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1月7日,新三板上市企业杭州市临安区兆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兆丰小贷”)发布公告称,全国股转公司向公司出函,同意公司股票自2025年1月8日起终止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 兆丰小贷自2015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至今已有9年多时间。记者关注到,兆丰小贷近年来经营压力上升,盈利出现大幅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6.22万元,同比下降42.05%,净利润仅5.04万元,同比下降99.75%,两项指标降幅在新三板小贷公司中均排首位;发放贷款及垫款规模降至2.85亿元。 当前,小贷公司行业普遍面临着较大生存压力,行业的两级分化也越发明显。行业人士指出,下阶段实力强、合规性好的小贷公司更具发展空间。资料显示:兆丰小贷成立于2008年12月,是浙江省临安市首家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目前注册资本3亿元。该公司于2014年底启动新三板挂牌筹备,2015年8月成功挂牌新三板,是杭州首家挂牌新三板小贷公司。 2025年1月6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公告显示,近期,杭州市临安区兆丰小额货款股份有限公司向我司提交了终止股票挂牌的申请。根据规定,我司现决定自2025年1月8日起终止其股票挂牌。兆丰小贷公司正式“挥别”新三板。 对于退市原因,兆丰小贷曾公告表示,因自身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需要拟申请股票在全国股转系统终止挂牌。此外,该公司在提示性公告中称,终止挂牌是基于当前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实际经营状况,结合自身战略发展整体规划的需要所作的慎重考虑。 记者梳理发现,兆丰小贷上市后的次年营收、净利润双双实现了近10%的增长。不过,自2017年开始,兆丰小贷的盈利水平就开始走下坡路,经营压力与日俱增。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3年期间,兆丰小贷仅有2022年净利润的同比增速为正。2022年,该公司总营收规模约为5321.42万元,同比增长24.03%;归母净利润约为3084.79万元,同比增长19.48%。不过,2023年,兆丰小贷的净利润再度同比下滑,同比下降13.94%至2654.89万元。 2024年前三季度,兆丰小贷实现营业收入1846.22万元,同比下降42.05%;净利润仅5.04万元,同比下降99.75%。对此,财报解释称,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减少原因是报告期内贷款利息收入减少和计提的贷款风险准备金的增加。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兆丰小贷的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452.85万元,主要原因为报告期新增贷款减少且存量贷款收回增多,使得利息收入减少。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兆丰小贷发放贷款及垫款金额为2.85亿元,较上年期末减少4494.6万元,降幅为13.6%。这使得该公司贷款金额占的总资产的比重从上年期末的81.3%下降至71.82%。 同期末,兆丰小贷的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1223.77万元,增幅达 2620.78%,原因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企业及个人流动资金贷款逾期形成不良,贷款质量下降,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增加。 资产质量方面,据梳理,2019年至2022年,兆丰小贷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465.5万元、1522.7万元、1670.7万元、1450.3万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28%、5.67%、5.33%、3.58%。可以看出兆丰小贷2022年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均有所压降。2023年,兆丰小贷未披露相关指标数据。 2024年半年报披露,截至去年上半年末,兆丰小贷的不良贷款余额达3386.4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398.98万元增长142.07%;不良贷款率11.16%,较上年同期的3.7%增加7.46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激增,兆丰小贷身陷诸多司法诉讼案件中。记者关注到,2020年以来,兆丰小贷的司法案件增长明显,多为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和破产申请清算案件。据财报披露,截至2024年6月30日,该公司涉及诉讼的贷款合计995.63万元,涉及4家企业和多名自然借款人。 兆丰小贷表示,终止挂牌后,公司将持续加强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积极推动公司主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公司和股东利益最大化。兆丰小贷称,公司终止挂牌的原因除了降低运营成本外,还与当前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前景以及自身战略发展整体规划有关。 记者梳理发现,自2014年全国首家小贷公司挂牌新三板以来,共有46家小贷机构在新三板挂牌。如今兆丰小贷退市,目前仍在新三板挂牌的小额贷款公司仅剩11家,为义乌棒杰小贷、浙江海博小贷、海南信源小贷、海宁鸿丰小贷、海宁宏达小贷等。 据统计,这11家小贷公司近期的业绩“成绩单”大多也并不好看。 具体来看,目前已披露2024年三季报的12家新三板小贷机构中,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仅有海博小贷、宏达小贷、鸿丰小贷三家,其余小贷公司的营收水平则均在4000万元以下。 净利润方面,上述六家小贷机构去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在3000万元以上的也同样仅有海博小贷、宏达小贷、鸿丰小贷三家,其余小贷公司的盈利水平则均在2000万元以下。 从同比增速来看,去年前三季度,仅有1家小贷公司的营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剩余11家小贷公司的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兆丰小贷营收、净利润的降幅均排在首位。 在业内专家看来,新三板上市小贷机构业绩分化,反映出小贷行业竞争激烈的现状。基于经济下行压力增加,企业及个人流动资金贷款逾期形成不良,贷后管理压力上升等,小贷机构采取主动收缩策略已成为一种趋势。 据人民银行公布的2024年三季度小额贷款公司统计数据报告,截至2024年9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为5385家,贷款余额7514亿元,在三季度减少了167亿元。小贷公司的规模和机构数量持续减少。 监管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愈发趋严。2024年8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相较于2020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的4方面28条内容来说,《征求意见稿》内容更加全面,条款更加细化,更具有监管约束性与震慑力。 虽然小贷行业洗牌加速,但在不少行业人士看来小贷公司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和助农、小微业务。 如2024年9月,泰安市泰山区泰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公告称注册资本拟由4亿元增加至10亿元;2024年7月,杭州余杭金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获批完成增资工作,注册资本增加至5亿元;2024年3月,山东国晟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加至16.16亿元。国晟小贷是山东省第一家获批的全国性网络小贷公司,落户青岛。 有行业人士表示,当前小贷行业两级分化,市场正在逐渐整合出清,未来竞争将更为激烈。小贷机构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合理选择主营赛道,从“风控”“创新”“场景”等方面进行业务和场景拓展,推动产品创新,提高自身风控能力。消费日报财经是《消费日报》社打造的财经新媒体平台
对于本公众号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
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侵权必究
投稿、爆料电话:15210062950
邮箱:xfrbcjqmt@163.com
如有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账号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后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