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春秋时代的长期战争,让各诸侯国的版图不断发生变化,剧烈的社会变动影响到贵族、平民各个阶层,一个新兴的以仕进为目的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他们有因为家道衰落从顶层贵族阶层跌下来的士人和接受了私学教育、掌握了一定知识技能的平民共同组成。他们秉承学而优则仕的认识,穿梭于各国之间,成为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取得兼并战争的胜利,是战国时期各国君主的共同目标。
士阶层的崛起给国君们的诉求提供了人才保障,随之,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变革应运而生,并以不可遏制的燎原之势在各国蔓延开来。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陷了大片韩国领土,韩国地方长官不但不降,反而将土地送给了赵国,战火在秦、赵两国之间就此点燃。
在赵国将军廉颇的坚决防守下,双方相持了三年。但随着战争的发展,秦国成功地使用了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派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而秦国则暗中启用白起为上将军。赵军大败,40万人降秦,白起将他们全部活埋,仅仅释放了240个年幼的战俘。
就在这场古代战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也是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后,赵国从此一蹶不振,其他诸侯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秦统一中国的脚步。
列国变法
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因长期战争而剧烈变动,新兴仕人和平民在政治中崭露头角。
魏国李悝、楚国吴起及秦国商鞅推行的改革,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深刻影响国家发展。
这些变革预示着中央集权、新经济体制与法律制度的形成,最终秦国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新阶段。
战国时期人才崛起与社会变革
春秋时代的长期战争和剧烈的社会变动,导致贵族阶层的衰落和新兴士人的崛起。
这些士人和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平民,凭借学而优则仕的认识,穿梭于各国之间,成为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促使各国君主寻求人才以壮大实力,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变革。
魏国的习射令和李悝的变法,以及齐国的稷下学宫,都是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体现,反映了战国时期人才对国家强盛的重要作用。
战国时期求贤若渴的故事
燕昭王用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展示了他对人才的诚挚追求,以及通过卑词厚礼招揽人才的策略。战国时期,各国国君为了增强实力,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吸引贤才,使得人才在诸侯国间频繁流动。
吴起的仕途变迁与变法影响
吴起,出身富裕却未致力于家业,遍游各国以求官职,因家产耗尽未遂。后因不满嘲笑,杀害多人逃至鲁国,以杀妻之计取得鲁国将军职位,首战大胜齐军。
虽有才学,却因守丧未归而遭鲁穆公疏远,最终离开鲁国,投奔魏国。在魏国,吴起目睹并见证了李悝的变法过程,这一变革对魏国强盛及后世影响深远。
李悝变法及其对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影响
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强调奖励耕战,发展农业生产,实行授田制,指导农户精耕细作,增加粮食产量。他制定的平底法,保证了粮食价格稳定,防止了粮食投机活动,从而保障了农民收入。
此外,他还废除了世袭贵族制度,促进了个体经济的发展。这些措施使得魏国的农业生产得到显著提高,增强了国家实力。
吴起军事改革与魏国强盛
通过严格的选拔标准和激励机制,吴起成功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常备军,极大提升了魏国的军事实力,使其在战国时期诸侯国中独树一帜。
吴起的军事思想,结合了儒家的仁德思想与兵家的战略智慧,强调内修文德与外治武备的平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吴起的仕途变迁与战国变法
魏武侯时期,吴起虽才华卓著,却因出身外邦而被排挤,未能担任相国。后被公叔痤取代,公叔痤心存顾忌,设计让魏武侯对吴起产生疑虑。
吴起无奈离开魏国,前往楚国寻求发展机会。楚悼王时,楚国急需改革,吴起得以施展才华,进行变法。同时期,战国各国亦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体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开放与变革需求。
秦始皇时期出土简牍与战国户籍制度探讨
2002年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江边一口水井中出土了秦始皇时期的三万多枚简牍,其中两枚竹简详细记载了年龄、姓名、相貌及爵位等信息,揭示了战国时期基本户籍制度的概况。
战国时期,为保障耕战基础劳动力和兵源,魏国及其他各国推行郡县制,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通过户籍直接控制地方和征兵征税,实现国家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此外,还介绍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在荆州东南5公里的楚国济南故城遗址进行考古勘察工作的进展,探讨了楚国济南城的规模和楚悼王时吴起变法的历史背景。
吴起变法及其后果
吴起在楚国推行改革,对官场进行整顿,削减冗员,禁止不正之风,对贵族采取严厉措施,剥夺其特权。
改革促进了边远地区开发,增强了楚国实力。但因触动贵族利益,遭到激烈反对,楚悼王去世后,吴起被旧贵族杀害,改革随之夭折。
战国变法运动及其影响
变法人物通常没有本土根基,依赖国君支持推行改革,改革目标之一是削弱世卿世禄制度,对抗原有贵族权力。
吴起和商鞅等人物的改革实践展现了严刑峻法和军功爵制的威力,但最终因触犯既得利益集团而遭遇不幸。
商鞅在秦国的改革不仅吸收了魏国法律经验,还创新了赏罚制度,激励军民,但也导致了残酷的法律执行和连坐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商鞅本人亦因改革而牺牲。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极大改变了社会结构,建立了后世国家机器、经济结构和法律制度的基础,直至辛亥革命前,中央集权制度持续统治中国。
长平之战是这场变革中决定性的战役之一,赵国的失败标志着秦国统一中国步伐的不可阻挡。
附观看视频:
END
线下彩蛋
回复:中国通史
点击卡片关注有惊喜
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不从事商业活动,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