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 | 大型纪录片《中国》第二季第四集【市井】

文摘   2024-11-25 06:09   中国  


《一个工具屋》,一个不一样的空间------里面装满工具、资源的工具箱。一件不留地分享给大家,希望您能喜欢,也能获取到有价值的资源。


第二季

《中国》



有人说,戏如人生,但其实,又有谁的人生不是一出戏呢?元朝初年的某个午后,行院里排练着一出名叫陈母教子的戏。这出戏讲的是宋朝的一段真实故事,陈家的三个儿子在母亲鞭策下,全都当了状元。


自从有了科举,中状元就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当然也是这部戏的作者关汉卿的梦想。汗青是他的字,但后世只能这么称呼他他的名伴随着他的人生细节都淹没在历史中,真伪难辨。


他很可能是一个生在金朝末年的汉人,少年时南下的蒙古铁骑攻进他的国家,战争与杀戮并没有浇灭他作为读书人所保有的期待。圣贤书总是有用的。但是等他成年后,科举却停止了,金榜题名,竟然治国平天下的梦想彻底与他们这一代无缘了。


不仅仅如此,整个国家秩序都在重建,而重建需要多久,并没有人知道。只能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了。于是,戏剧成为关汉卿新的人生。剧中人就是他的颠倒梦想。他心中的喜怒哀乐,忠孝仁义,他的恨,他的爱,都投射进了每一个即将登场的粉墨人生里。



据说关汉卿出生在今天的山西运城,那里曾经属于金朝。年轻时因为家族传承,他可能曾在清朝太医院任职。但很快,或许因为战乱,或许因为性格,他开始了四处漂泊。


关汉卿很有才,有人评价他风流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总之,他是一个看上去很好玩的人,但好玩儿似乎并不是对一个文人的褒奖。他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观,一定程度上有点像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同样身处朝代更迭之间的纷扰乱世,同样对清朝政府缺乏认同,无可奈何之下,只能任性妄为,张狂不驯,用一种与时代不合作的姿态保持洁身自好。


相比千年前的魏晋风度,关汉卿似乎又多了几分自嘲,几分戏谑。他说自己是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自比花花公子,这份带着叛逆的无奈又有谁人知晓呢?


或许每一个狂放纵情、无所顾忌的外表下都隐藏着一颗极度孤单和悲伤的心。虽然生于金朝,但因为今朝重儒。关汉卿在父亲教育下,系统学习了儒学,这是他身为汉人的精神基础。学而优则仕,是一千多年来儒生们的人生道路。如孟子所说,这好比农夫耕田一般的天经地义。




Foure

第四集 市井


元朝初期,关汉卿通过戏剧《陈母教子》等作品,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其作品深受儒家伦理影响,探讨科举制度及社会公正。


特别是《窦娥冤》一剧,深刻揭露了元代社会的黑暗与不公,以及对女性的压迫。该剧成功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公正、平等的渴望。


此外,元朝戏剧界呈现多元化,女性艺术家在幕后和台上发挥重要作用,尽管面临社会性别歧视。



戏如人生:关汉卿与《陈母教子》

在一个元朝初年的午后,行院里排练着关汉卿创作的《陈母教子》,此剧基于宋朝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个家庭如何在母亲的激励下培养出三位状元。

对于关汉卿来说,尽管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战争未能阻挡他对知识和科举的渴望。然而,科举的中断使他的治国理想化为泡影。

在这样的背景下,戏剧成为了他表达情感和理想的平台。通过剧中人物的故事,关汉卿折射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他的人生经历和创作体现了他在混乱时期寻求自我价值和认同的努力,以及对儒学的深入理解和坚守。



儒学复兴与科举制度变革

北方蒙古人灭金导致科举停考,儒生地位下降,生活陷入迷茫;南方南宋时期,儒学复兴,科举制度更加完善,形成了新的文化高峰。


宋代学术交流与理学思想的发展

在南宋时期,学术界经历了一场类似于东方文艺复兴的繁荣,学者们在民间自由交流,推动了理学思想的发展和个人品德的培养。

这一时期的学术讨论和传播深化了对宇宙万物本质的理解,并强调了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和行为准则的规范化。通过公开辩论和教育活动,促进了思想的多元化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儒家的‘三不朽’理念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品德、成就和言论,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和谐。



戏剧之路:关汉卿与他的告白

关汉卿选择戏剧作为其面对世界的告白方式,受金国文化背景影响,结合儒学教养与少数民族氛围的激发,创作出大量作品。

其中以科举为题材的作品探讨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复杂情感。关汉卿及其创作伙伴通过戏剧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问题,表达了对公正与英雄主义的向往。


元代戏剧与历史:关汉卿及其影响

元代是中国戏剧艺术的重要发展期,尤其是以关汉卿为代表的剧作家,利用戏剧这个平台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关汉卿的作品深受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通过戏剧传达了惩恶扬善的价值观,并借助历史题材寄托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此外,当时的戏剧界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同的剧作家和戏剧团体通过各自的作品探讨人性、社会和历史,共同推进了元代戏剧艺术的发展。



杂剧与女性:一场关于文化与性别解放的革命

在历史的某个时期,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潮流,它吸收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并得以广泛传播。在这个过程中,女性艺术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不仅在幕后辛勤工作,还在舞台上用他们的才情创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角色。

尽管身处一个男权社会,她们的地位低下且常遭忽视,但在戏剧的世界里,她们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解放和表达。一位剧作家通过其作品让女性角色获得了力量和自由,展现了对这些被边缘化群体深切的同情和支持。



古代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与挑战

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父系文化和男权主义主导了一般历史叙述,女性常处于被忽视或压迫的地位。尽管存在对身份平等和权利平等的追求,这种追求往往仅限于男性,而女性则难以获得相应的认可和权利。

元朝建立后,尽管实行了一些包容性的政策,包括接纳汉族的文化和制度建议,社会上仍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和身份差异,尤其是蒙古贵族享有极大的特权,导致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巨大鸿沟。

此外,非法买卖人口和对弱势群体的剥削现象屡见不鲜,引起了对正义和公平的深刻反思。关汉卿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批判,通过戏剧形式探讨了女性的权利和命运,以及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更广泛社会公正和平等的渴望。



关汉卿与《窦娥冤》:挑战传统,催生元朝悲剧杰作

在元朝的文化宽松环境下,剧作家关汉卿汲取民间传说及现实生活素材,创作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悲剧《窦娥冤》。

该剧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公,而且通过主角窦娥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窦娥的形象,一个遭受巨大冤屈却始终保持坚韧与善良的女性,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经典。

她的故事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有力控诉,也是对人性尊严与正义追求的深切呼唤。该剧的成功演出,不仅令观众深受触动,也为后世文学作品树立了标杆,证明了悲剧形式在艺术表达上的无限可能。



窦娥悲剧:女性抗争与社会现实

在一个被多方面力量欺压的社会里,一位女性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和苦难。

首先,她的父亲为了家族的利益将她卖为童养媳;然后,是婆家的逼迫迫使她改嫁;接下来,一个无赖企图通过诬告来占有她;再者,官方由于自身的腐败和昏庸未能给予她公正对待;最终,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即使成为了鬼魂,她也无法得到应有的伸张。

这一切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以及权力结构的腐败。


戏曲界的传奇:超越性别的艺术演绎

一位能同时出色饰演男女角色、并深得文人尊重的戏曲演员,在其演艺生涯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位演员不仅外貌出众,杂剧表演技巧也冠绝一时,能够将各种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

人们津津乐道于他与钱塘道士之间的神秘关系,以及他如何通过戏剧探索真实与虚构的边界。此外,还提到了两位在明代文官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官员,他们展现了不同的忠诚和道德观。



附观看视频:



END

线

中国

点击卡片关注有惊喜


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不从事商业活动,侵联删!

一个工具屋
小屋里竟是大资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