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时代:4个用消费升级赚钱的思维

文摘   2024-10-16 08:05   北京  

我看过很多关于消费降级主题的文章,讲经济下行的时候,哪些赛道特别赚钱。

他们的理论很简单:

经济下行了,大家都焦虑,所以卖课肯定赚钱,去做知识付费吧!

经济下行了,大家都更加重视身体,去做大健康吧、去卖保险吧!

经济下行了,大家更需要精神指引,去做国学吧、去做身心灵吧!

真特么扯淡。

我承认大逻辑上没问题,但扪心自问:一个行业,是能这么简单就选择、然后就去All in的?一个赛道里面有多少细节多少坑,这些都不讲,就说这个赛道好,你干就完了?

再者说:你连读者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不管他是夫妻店的老板、是开滴滴的、还是外卖小哥,都适合去卖大健康、身心灵、AI?

时代转换:不懂底层逻辑,是很难赚到钱的。

换句话说:没有脑子,选什么好赛道都没用。

所以这篇文章,不会推荐任何赛道」,而是分享4个在消费降级的时代,可以赚钱的商业思维。

消费升级的方式,去赚钱的思维。


用消费升级的方式,给客户更高的「心智体验」

在经济下行的时期,消费者反而更有购买「奢侈品」欲望。

为什么?

有一个词叫口红效应:说的是消费者在面对经济萧条时,更愿意购买价格较低中高端产品

这个心理机制很有趣,因为没办法花大钱进行消费(比如豪车、奢侈品等)。人们的内心会感到失落和空虚,需要新的欲望满足来填补内心。

我们的心智上,仍然有着很多美好的向往,只是不想花那么多钱而已。

那商家应该怎么做?

一句话:给用户一个「心中向往」,又有机会「触达」的梦想。

小米Su7,就是很好的例子。

大家都想买豪车,但在消费没有降级的时代,如果一个车企做了一个仿保时捷的车,多数人是不会买的,因为大家觉得那是山寨货,开出去丢人。

但今天的时代,不一样了。

花了20多万买了一个保时米,他会很开心地自嘲式凡尔赛:你看,我才花了这么点钱,服务体验啥的,比保时捷还更好。

这个就是「买得起的向往」。

消费降级,但需求永不降级;世间万物,一切皆可平替。

针对普适消费品,类似的例子也有很多。

我认识一家四川做高端蜂蜜的公司,每瓶蜂蜜的成本是 150 多元,售价为 288 元。这款蜂蜜的品质非常高,而且用户对品牌也有认知,基本能认同它「蜜中爱马仕」的定位。

但最近两年,这个产品的销量一直不太好,不是品质不行,而是大家不会花几百块钱买蜂蜜了。因此品牌方决定调整策略,对产品进行了重新定位。

他们的做法是:在保证蜂蜜中上品质和口感的前提下,减少一些非关键的附加成本,并适当降低了蜂蜜的浓度和含量,把「一瓶蜂蜜」做成了8个蜂蜜果冻杯」,然后装在一个精致好看的礼盒里。

这样下来,整个产品的成本只要不到40块钱,然后品牌方以68/盒的价格,以「高端礼品」而非「高端养生品」的新定位推向市场,主打「精致女性」这个画像,销量立刻大幅增长。

两三千的茅台、9块9的酱香拿铁,也是一个道理。

所以日本在经济下行期,一些高端品牌的小物件(比如化妆品、首饰等),都卖得非常火,而且持续了很多年,形成了几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心智消费的升级,就是在原来的红海里找蓝海。

同样一个高端产品,改了形式、变了定位、换了营销方式,用户仍然愿意买单,并且成为品牌的「移动广告」。

人的需求从未改变,更没有降级,永远都有等待被满足的需求。


用消费升级的方式,给客户更高的「情绪价值」

在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尊重是仅次于自我实现的第二级需求。

消费降级的时代,如果你的产品能给用户更高的尊重、更好的服务,就是在给他们提供情绪价值,他们就会买单。

  • 最常见的例子是海底捞:它的吸引力绝不在火锅是否好吃,而是它的服务。等位时的多元体验、帮忙照看孩子的细心、永远的微笑、各种惊喜小礼物、过生日的仪式感...从顾客进门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感受到舒适和尊贵,从而愿意再次光顾。

  • 同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心灵疗愈?就是因为经济下行的时候,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焦虑和压力,对情绪价值的需求越来越高。大家都喜欢花小钱大慰藉」,因此在线陪聊、倾听师这种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服务,也在某宝上销量惊人。而全球疗愈经济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7万亿美元。

  • 知识付费的市场,也是一样。曾经的老板,花了十几万上XX商学院,主打就是一个纯听课,到点来上课,下了课老师第一个走人,就是把你当个学生。而今天的知识付费,哪怕不到一万块钱的私董会,买了之后也得先给你拉个「专属服务群」,群里面7-8个人,随叫随到。

这些都是情绪价值。

之前看过一本书,对情绪价值是这样定义的:给孤独的人提供温暖,给受挫的人提供宽慰,给弱者提供勇气,给看似什么都不需要的强者、提供解压和忘忧。

以上每个情绪价值的背后,都隐藏着可以开发的商机。


用消费升级的方式,给客户更高的「效率」

人们往往愿意在两个地方花钱:一个是更好地「浪费时间」,一个是更好地「节省时间」。

升级心智体验情绪价值」的策略,就属于前者;那后者是什么呢?它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词,叫降本增效。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时间永远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对于多数人而言,能让他们「懒」的产品或服务,都具备很大的吸引力。

比如AI,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整理数据、写文章、画海报、做PPT、剪视频、做客服,这些事情以前都要很多时间,但对熟练使用AI的人,都是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情。

OK,那我们怎么用这个赚钱呢?

  • 第一步:考虑你有什么服务,能让客户出很少的钱,但可以大幅提高效率。或者用比之前更低的成本,去维持曾经的效率。

  • 第二步:必须确认,你这个服务可以复制、可以一鱼多吃。

  • 第三步:服务多个这样的客户。

我们就用AI,举个真实的例子。

有个文旅公司的老板,他的公司有1个文案、1个设计、1个剪辑,专门做品牌宣传的工作。这几个员工的工资是8000-10000不等,从市场来看其实并不高。但企业养人的总成本,一年要超过40万。

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他们3个人的工作,都只是维持了企业的品牌宣传,完全没有带来超过40万的收益。之前业务好的时候,老板没在意这些,现金流下来了,老板突然感觉,这个钱,花的不太值。

老板希望这三位员工能思考思考,怎么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公司带来利润。但每次提到这个事,这三位都不接话,反倒是在背地里振振有词:笑死,我几千块的工资,能干活就不错了,还要想怎么让公司赚钱?那是老板自己要去思考的事情。

这个时候,有个人找到这位老板,说我可以把这些工作都包了,一个月给我1万就行。老板有点诧异,但还是尝试合作了一下。

真实情况是:这个人完全干的过来,而且比之前3个员工加起来的效率还要高。因为...

  • 之前的海报,是设计师用PS做的,现在用AI+设计软件做了。

  • 以前的推文,是文案慢慢查资料写的,现在用AI智能体写了。

  • 以前的视频,是一帧帧剪辑的,现在用矩阵软件批量成片了。

合作了两个月,老板果断把上面三个人都开掉了。

原因很简单:成本从40万变成了12万、不用上社保公积金、而且还想不合作就随时不合作。

看起来老板很赚,但这个人也在赚钱。

为什么?因为他接了4个这样的合作。

在家办公、睡到自然醒、没有通勤,一个月4万、年入50个W,就这么简单。


用消费升级的方式,给客户更高的「财务回报」

最后一个,比较简单粗暴,就是「赚钱的欲望」。

这个东西,要看杠杆。就像炒股票,倍数越高越好。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烧香拜佛?

因为只要往功德箱里扔「五块钱」,就可以许一个「明年挣五百万」的愿望。

谁不愿意?

因此最近这两年,寺庙经济火了,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了近50%。各种转运珠、护身符也是供不应求。

所以这个商业逻辑就是:给客户提供一个,花点小钱就能赚回数倍的产品、服务、机会、甚至幻想

这个思维,好赚钱,但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割韭菜,随时暴雷。

  • 比如李某人,就是最好的例子。看起来他卖的是「AI课程」,但其实是通过疯狂的焦虑输出,销售「被淘汰的恐惧」和「赚大钱的欲望」。

  • 或者如果正在看我这篇文章的你,刚刚有没有一个想法,想知道我前面说的那个用AI在家办公,一年挣50万的人,到底怎么做的,能不能教教你?哪怕他的方法,我已经说完了,但你还是想知道细节,到底该怎么干?

这个,就是「赚钱的欲望」。

所以不管是卖课也好、卖服务也好,搞分销、搞加盟也罢,都是在卖这个欲望。而在这其中,能不能安全、持续地赚钱?其实锚定的都是三个核心因素。

第一,市面上有这么多人,为什么要选择你/你的产品?

这个,对应的是「个人品牌」。

第二,茫茫大海,我怎么能看得到你?知道你能帮到我?

这个,对应的是「内容传播」。

第三,我如何相信,你真的有能力帮我拿到结果/赚到钱?

这个,对应的是「超级案例」。

如果你想卖「教别人赚钱」或者「帮别人赚钱」的产品,就要把上面这三件事做好。

否则,你今天只是路人甲,走到一家公司门口说「我来教你赚钱吧」,那只会被人赶出去。



最后想说的是:

消费降级,并不意味着市场的萎缩和商机的减少,而是一次赚钱机会的重新分配。

而针对消费降级的营销方式,也绝不是给用户去销售「更加便宜」的东西,而是把「精英产品」卖给「大众」。让用户以更小的代价,收获跟以前一样、甚至超越之前的感受。

通过营销,让消费降级成为:用「消费升级」赚钱的机会。

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您带来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如果您有所收获,欢迎分享给您身边其他有需要的小伙伴。点个在看、发个朋友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营销公式研究院
点击关注、发送【666】,送你50张《超级个体商业变现锦囊》知识图卡,从心法到实操,助力你的变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