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还没赚到钱的人,用五个指标养活自己

文摘   2024-12-11 08:30   北京  

从2岁开始,每个10年,都是一条分界线,都给了我们一个灵魂考题。

12岁,你小学毕业,不再是宝宝。你面临的考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好学生?

22岁,你大学毕业,不再是学生。你面临的考题是:如何找到一个好工作?

32岁,我觉得,是“社会”这所大学,正式毕业的时候。从此开始,你不再是年轻人。

这个时候,你面临的考题是什么?

我觉得,是如何以「你自己」,而不是「公司员工」的身份,去跟这个世界做交易?

也就是:独立赚钱。

别误会,我说的这个「独立赚钱」,并不是单指「创业、开店、做自媒体」。很多打工人做到管理层,其实也是在以自己的身份,独立赚钱。

只不过,他是「代表公司」,以市场总监、客户总监的身份,用自己的脑子、自己的资源、自己的能力,去跟「世界上的其他公司」做交易。

这个,是他们和一些普通员工的,本质区别。

叫做:有没有核心的生产资料。

简单来说就是:普通员工,不是站在公司主动脉上的人。今天你一个短视频做得好不好、表格写得快不快、包括加不加班,根本影响不到公司的收益,换个人做,也还是一样,公司不会亏钱、也不会赚钱。

如果公司是大船,你就是锦上添花;如果公司是小船,那遇到风浪,就会先把你扔下去。

这个,才是普通员工感到焦虑,觉得自己赚得少、又害怕被淘汰后找不到工作的根本原因。

那么,要如何获得「能力、资源、人脉」等等这些核心生产资料?

这个不是你花钱能买到的、更不是上几节课能学到的,是在我们的职业生涯,对无数重要事情的选择中,积累出来的。3年一个坎、5年一道门、10年一个周期,差距慢慢被拉开。

但请相信,你从什么时候开始积累,都不晚。但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做完之后、能给你多少价值?怎么变现?

比如:网上有个很火的新技能,要不要学?老板让你做职责外的工作,要不要做?朋友推荐了个私活,该不该接?老同事拉你去创业,能不能干?

看完这篇文章,用以下的五个指标,去做决定。我可以100%保证,你之后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会比其他人,收获2-3倍以上的价值。并且,这个价值可以不断沉淀、像滚雪球一样,慢慢成为一个,能养活你一辈子的资产。


指标一:这件事的「变现价值量」够不够高?

这个词之前,要加个定语,叫「单位时间」的变现价值量。

简单来说,就是在同一个时间标准下,你能获得的回报。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短期利益吸引,认为能赚钱就成,先干着,谁还跟钱过不去但其实,你浪费掉的,不是时间,而是「未来的可能性」,是「机会成本」。

那么,如何分析一件事对我们的「单位时间变现价值量」?我觉得有三个维度,可以进行扫描。

第一,是从时间角度来判断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你做一件事情、一件能变现的事情,需要花费你多少时间。

假设你现在有两个单可以接,A单是做一张海报,200-300块钱;B单是做一个宣传视频,2000-3000块钱。如果你做这两件事的能力,都一般般,那应该选哪个?

一定是前者。

为什么,因为你只要通过一些很简单的海报设计工具、套模板,就可以把海报做出来,不夸张的说,用时不会超过20分钟。

但如果是一个视频,没有经验的话,可能做上1天,都不能让对方满意。

所以,如果以价值量来计算,前者就是10/分钟,而后者,可能不到1元。

第二,是从能力角度来判断

也就是你对什么事专业、有经验、有方法论,那你做这个事情,肯定就比别人快,所以同样的报价,你用的时间就更少、也更容易让别人满意,所以单位时间变现也就更高。

好比你是一个有20年经验的战略顾问,特别有结构化思维,而且懂商业、懂市场、懂客户需求,那你去帮一个创业者操盘,就会很省时间,处处打到点上,不会做无用的分析。从定位到产品、再到冷启动、搭建渠道,可能1-2个月就可以搞定,而且能帮他拿到结果、赚到很多钱。

但如果你之前是做活动策划的,你也知道各种办活动、做创意的点子,但你去做这个操盘,就很难成功。因为你之前做的只是一个环节,前面思考的事情,你都不清楚。那你要怎么做呢?先百度?再问别人?然后抄案例?往往会把自己扔进去。

所以当我们在网上,看到各种人说,做了什么事很赚钱的时候,不要立刻就去做这个事。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

否则,他们就会“教你”,你就是最好割的那颗韭菜。

第三,是从客户角度来判断

对个体商业而言,一个服务的价值,不是由你的想法决定的、不是由你要投入的成本决定的、甚至不是由市场决定的,而是由客户决定的。

比如说,你精通VI设计,做PPT做的超级好看,这个事值多少钱?

如果你的客户是一个小学老师,她明天要用你这个PPT,给班上的同学讲课。那在她心里,你这个服务最好就是免费,然后她跟你说谢谢。哪怕你只报价200块钱,她都会觉得:你这人怎么这么矫情,不就是画几页图么。

但如果你的客户是一个正在拉融资的创业者,用你的PPT来做路演。一场下来不仅显得他的项目、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所有项目重点都被你精心设计,深深打在投资者心里,最终赢得了上千万的融资。这个创业者,愿意分给你多少钱?

再放大一些,你的客户是雷军,让你做明年六月、小米YU7发售那天的宣讲PPT,会给你多少钱?

以上三个角度,不管从哪一个考虑,我们都必须做一件事:给自己的时间标价。

只有当你知道自己的时间值多少钱,不会轻易投入到低效甚至无意义的事情上。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上大学时,你想约一个女生出去看电影,只要她对你感觉还OK,大概率都能成功。

但在夜场,你想约一个大长腿妹子,哪怕就是出去吃顿饭,她也99%会拒绝。

这跟你帅不帅、选哪个饭店,都没有关系。而是因为,如果她不跟你吃这顿饭,可以再陪一个大哥,拿到几百、几千块钱的消费提成。

因为她的时间,有了定价。


指标二:这件事能不能提高你的「能力成长值」?

简单来说是:通过做这件事,能否学到新技能、获得新经验、收获新认知?

那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能学到的东西,一定和你自己未来要做的业务和生意,是匹配的。这个成长,才有价值。

举个例子:你现在的工作是社群运营,未来想自己创业做操盘手。那假设现在公司让你做一场活动,卖老板的课。哪怕没有奖金,你也应该做,因为你可以练习各种内容能力、运营能力、发售能力,然后从这其中收获反馈、迭代自己的打法,相当于用公司练手。

但如果同样背景下,有人让你帮他写个去政府领奖的发言稿,哪怕他给你200块钱,你也应该拒绝。因为这对你未来要走的路,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在这个能力成长值前面,也要加个定语。叫「长期」能力成长值,或者「终局」能力成长值。

因为:只有你能干一辈子的事,才能养你一辈子。

那什么样的事情,可以提高这个成长值呢?我觉得有两个指标。

第一,是锻炼长期能力

什么叫长期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积累带来长远回报,并且能应用在各种场景和行业上的能力。

  • 比如:写作能力、成交能力、策划能力、表达能力,就都属于长期能力,你在各行各业,都能用上;

  • 有些能力,属于重复性、低技术含量、不动脑子但做起来很麻烦,比如“填表格”,就不适合,这种能力,最快被AI替代

  • 有些能力,属于应用面太窄,就也不适合,比如“插花能力”。

  • 还有些能力,属于短期机制,会随着时间不停变化。就也不太适合,比如“某个特定平台的投流技巧”。

第二,是提升认知边界  

有的事情虽然看起来没有任何实际收益,甚至你还要亏本,如果它能让你接触到新的行业趋势、商业模式、信息差或方法论,就都值得做,因为它增加的是你的阅历、投资的是你的大脑。

比如我自己,是在一个私募基金公司。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前沿的科技技术:人形机器人、光电半导体、eVTOL、惯导双目、微球材料...

听起来,这只跟我的本职工作有关,不太能扩散到其他业务上。但我一直开玩笑说:虽然我没那个本事去「研究科技」,但我喜欢「吹牛逼」啊。

就像同样是AI这个话题,当我去跟一些企业客户聊「中国在AI的底层虽然不一定比得上美国,但我们有中国制造业的总地盘,我们的机会在工业人工智能,在灵巧手、在具身智能」的时候。我的人设,就更高。他们对我的心里评价,就要比我去聊「你知道吗?我用AI做了个视频,能让俩人亲嘴儿」,要高得多。

这个时候,我的产品,就可以卖得更贵。因为他们感觉,是请了一个「牛逼」的人,来给他们服务。

这对这个指标,我认为:无论是上班、做副业、还是单干创业,最好的状态,其实都一样,都可以总结成两句话。这两句话,你一定要记住。

  • 底层:找准一个长期能力,疯狂修炼

  • 顶层:根据趋势选择行业,伺机切换

那我自己来说,我刚开始上班,进的是一家英国的房地产咨询公司,做策划顾问;后来,我又去了一家国内500强的地产公司,做产品策划;现在,我又去了私募行业,负责品牌运营和创始人的内容策划。

看起来,我在不断的“转行”,但如果往底层看,其实我从来没有换过岗位,我始终在锻炼的能力,是一样的。

这个能力,几年前,叫策划能力。现在,叫操盘能力;未来,可能还会有别的称呼。

但这个,就是我要锚定的长期能力。

如果做一件事,对这个能力有成长,我就愿意做。


指标三:这件事能不能增强你的「资源人脉圈」?

这一点,很多人都不愿意做。

就是:我帮某个人做一件事,没有多少钱,但可以增加「信任和好感」。

为什么我觉得,这个东西,也有必要去做?这不是舔吗?不是被人利用吗?

因为:只有你能被别人利用,才说明你有自己的价值。

举个真实的例子。

我有个帮创业者做融资的朋友,经常做一些圈层活动,来维系客户、也做成交。但因为是自己创业,所以没有团队,一些零碎的工作,就找了以前公司的小朋友来帮忙。

这里面,就有两个工作。

小A,帮她做一张活动宣传海报、写一篇推文,一次给300块钱。

小B,帮她在活动现场拍照片、修图,发群里,一次给500块钱。

小A的态度是这样的:你已经不是我领导了,我凭啥给你好好弄,一共就给这么点钱,糊弄糊弄得了。

小B则是:每次活动都用心参与,保证每个客户都有单独特写,并且细心地拍下了活动物料中、想要宣传的主题、SLOGAN。以及,在现场对每个客户都微笑服务、忙前忙后、跟她们聊天,在场地里找背景,额外给她们拍单人照。

后来怎么样了呢?

这个小A,也确实还在合作。一次300块钱,自己干得苦大仇深,经常吐槽我这个朋友:小气、抠门、啥也不懂、就会使唤人。

而小B,已经有4-5个老板邀请他,去给自己的活动拍照。这其中一位做珠宝的姐姐,特别喜欢他,专门让他拍自己的产品,一天下来给了6000多块。还带他认识了一堆网红,介绍他给网红拍代理产品的模特照,又是一笔钱。

慢慢的,小B开始做自己的账号,就针对女性沙龙这个细分赛道,展示案例、接单。

这个,就是高质量的人脉、高价值的圈层,能给一个人的,高度稀缺的资源。

如果小B也从一开始,就只盯着这500的外快,所以不好好干,就也没有后面所有的故事。


指标四:这件事能不能为你带来「属于自己的粉丝」?

很多人听到「粉丝」这个词,都觉得特别扯、特别假、跟自己没关系。但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区。

对于想做个体商业的人而言,「粉丝」绝对不是那种明星的脑残粉,或者网红账号的百万关注,而是一群真正因为你的人设、你的观点、你的价值观,而认可你的人、一群你的支持者。

这种支持者,根本不需要特别多,不需要百万千万,在某个细分的垂类,有1000个就够了。

当你分享一个观点,这些人就是你的第一波传播者;每人转发一次,你就有了几千的基础传播。

当你开启一次直播,这些人就是你的第一波观众;每人都点一下预约,你的开播流量就能拉到2000以上。

当你推出一个产品,这些人就是你的首批用户。每个人付费100元,你的收入就是10万块。

这个,就是1000个铁粉的原则。

当你有了这样一批忠实的支持者,就具备了自我掌控性,也具备了可持续变现的基础。

所以当我们在做支持者的时候,其实是在做什么?

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积累信任和势能。

所以不管你在什么行业、做什么生意,都请你一定要,给自己做一个账号、去创作、去表达、去做一个对外发声的载体、做一个能积累粉丝的阵地。

这件事,永远都不会亏。

指标五:这件事能不能让你「进入心流」?

这个维度讨论的,说白了,就是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会不会开心?有没有成就感?会不会觉得享受?

人生高级的快感,一定不是多巴胺带来的,而是内啡肽带来的。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做这件事会觉得很开心,如果做成了、还会特别有成就感。

我最喜欢举的一个例子,就是「读书」和「写作」。

每次我在飞机上看书、在下班之后写公众号的时候,身边的小朋友总会问我:哥,你为啥这么卷,就不能歇会吗?老板又不会过来,看不到你用功啊。

我只能苦笑:因为读书这件事本身,就是我在「休息」。而创作这件事本身,就是我在「娱乐」。我是能从这其中,得到快乐的。这就和他会选择看一会美女、打一会游戏,没有区别。但却有人会觉得,你在卷、你在做给老板看、你在装逼。

这令人特别无奈。

所以,如果你做一件事,能让你进入心流,忘了时间的流逝,但这件事,就是你的身体在告诉你:你应该做、你适合做、你做了一定有结果。

心流,是最好的生产力。当你热爱一件事时,你就会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哪怕没人要求你,你也会精益求精;哪怕困难重重,你也能乐在其中。

这一点,可能是你和其他人最大的差异化。


32岁的你,丢了一个东西,要向22岁的你,要回来

最后,还有一些话,送给你、送给我自己、送给每一个已经32岁、35岁、40岁,但不甘平凡、心怀梦想的职场人:

一个人最辛苦的时候,其实不在32岁之后,而是22岁、刚入社会的时候。

那时,我们没有工作经验、没有人脉圈层、没有独特能力,因此,也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资格……

但为什么22岁的时候,我们没有觉得很辛苦?

因为那时的我们,有亢奋的激情、蓬勃的理想、我们觉得自己未来都是最棒的!

是这些,稀释掉了这其中的苦。

但今天,我们30岁、40岁了,职场开始对我们有了偏见,招人不要、在职辞退,不过短短10几年,仿佛我们已经没有了价值。

但,并不是这样。

这只能说明,是我们在某个「职场」的价值,没有了。

我们在这个「行业」、在这个「市场」、在这个「世界」的价值,还有无限的可能。

你在一个行业里,深耕了10多年,有了自己的认知、自己做业务的经验、有了自己的圈层...

你年轻时没有的那些,在今天、在30多岁的今天,你都已经有了。

只是,你丢了一个东西,你要去找一下20岁的自己,把这个东西,给它拿回来。

那就是:年轻时的激情与理想。

那就是:相信自己「老子天下第一厉害」的信心。

那就是: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感谢您阅读我的文章。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您带来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如果您有所收获,欢迎分享给您身边其他有需要的小伙伴。点个在看、发个朋友圈,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营销公式研究院
点击关注、发送【666】,送你50张《超级个体商业变现锦囊》知识图卡,从心法到实操,助力你的变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