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读者朋友,“重庆碳讯”每半月为您提供双碳领域重要政策、金融、市场、行业、企业资讯,精选双碳领域招标采购信息,分享行业专家观点视角。欢迎您免费订阅,并诚邀成为“碳矩阵”生态伙伴合作单位,一起打造“共建、共享、共济、共赢”的双碳合作平台,协同推动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本期关注 TOP5
我国首部能源领域基础性、统领性法律诞生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能源法。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能源法共九章,依次为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共八十条。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领域缺少一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亟需填补这一立法空白。制定能源法,对于进一步夯实能源行业法治根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41109/bdc5a84f7a7f
4b0097c67438a0e5b5a4/c.html)
关注COP29丨丁薛祥出席“加强早期预警,共筑气候适应的未来”高级别会议并致辞
11月12日,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出席由中方主办的“加强早期预警,共筑气候适应的未来”高级别会议并致辞。
丁薛祥指出,中国高度重视气象早期预警国际合作,习近平主席就此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全球的影响日益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强全民早期预警,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越来越重要和紧迫。
会议发布了《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
(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11/conten
t_6986466.htm)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10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要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410/t202
41030_1394119.html)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的通知
11月11日,为加快提升重点工业产品碳排放管理水平,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实施《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明确工作目标,提出逐步完善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规则和标准体系,推动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制定出台200项重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应用场景得到显著拓展。
(工信部:https://www.miit.gov.cn/jgsj/jns/wjfb/art/2024/art_
c916dc95334247f6bcac8f76c7e3ebdf.html)
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亮点成效丨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向国内外介绍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效,生态环境部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 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并在2024年11月6日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年度报告》全面介绍了2023年以来各领域各部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措施和重点工作的成效,梳理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部署新要求,展示了中国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全国碳市场建设、政策体系和支撑保障以及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进展,并阐述了中方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9次缔约方大会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生态环境部:https://www.mee.gov.cn/ywgz/ydqhbh/wsqtkz/202
411/t20241106_1093618.shtml)
在线投稿:
https://www.wjx.top/vm/wFpalvW.aspx#
下载链接:
美编:杜金香
校对:杜金香
审核:李 强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图 片、音频、视频等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6799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