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咨碳管家视角
自今年国家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了三轮项目申报,我们对今年节能降碳领域申报工作进行了复盘,发现企业在申报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现将常见问题梳理如下:
项目成熟度低。我们在协助很多区县进行项目策划梳理时,发现有较多项目尚处于设想阶段,没有建设方案,未纳入企业投资计划,还达不到办理审批(核准、备案)、环评、节能、用地、规划等手续的条件。还有部分项目仅办理了审批(核准、备案),但能评、环评等手续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落实。
项目合规性问题重视不够。如存在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且形成一定工程实物量,但因为一些客观因素,未履行能评、环评、施工许可等手续,导致现场核查时项目的基本建设程序逻辑关系存在问题;另外部分未开工项目虽已取得能评、环评等前期手续,但忽略能评2年,环评5年的有效期。
项目储备不充分。有的项目部分内容比较符合节能降碳方向,也有一定节能降碳效果,但是由于申报企业未做前期储备,短时间内无法精准策划项目建设内容、测算节能降碳效果,也来不及办理备案手续变更,同时叠加申报窗口期较短等因素,导致项目未能及时申报。
项目申报方向把握不准。有的项目存在部分建设内容符合一个投向领域,而另一部分建设内容符合另一个投向领域以及不符合支持方向的情况。部分工业领域项目在申报节能降碳或用能设备更新方向时,包装了大量环保设施设备的改造等资金不支持的内容。还有部分项目仅仅是生产线技术改造,也申报了节能降碳方向,虽然也有一定的节能降碳效果,但是项目符合性较差。
项目资金拼盘未闭合。部分项目前期手续比较完善,建设内容也比较符合支持方向,但是项目资金来源并未完全落实,存在资金缺口。如项目总投资1亿元,申报材料只提供了企业银行余额5000万元,已完成投资发票2000万元,还有3000万元的缺口无法提供资金证明。
供稿:项目咨询一部
撰稿:王午昱
美编:杜金香
审核:李 强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6799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