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叨叨叨#
哈喽,终于等到你了~
欢迎加入
带你领略中德两国职教行业精彩内容
自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24年1月启动了第一轮“双高计划”(即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验收工作起,“新双高”建设就成为高职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主要建设目标也逐渐聚焦到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上。新一轮的申报方案也呼之欲出。且不管教育部如何设计“新双高”的建设思路,职业教育都要回归到其本真上来,都要面向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回答好习近平总书记“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的命题,重塑职业教育发展新体制,构建适应、匹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良好生态。
众所周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当前被广为关注的“一体两翼”也好、“五金建设”也罢,都是这个复杂系统中的构成因素,只是创新推进“新双高”建设的任务载体,即便是分为不同的“赛道”,也只是创新推进“新双高”建设的路径和服务面向,并非职业教育的全部。当然,“新双高”建设更要着力破解上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防止可能陷入不少高职院校出现的“重成果轻建设”“成果为王”等误区。
我国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灵枢》有云:“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借用中医对生命复杂系统的理论认识,我以为,在通往“新双高”的路上,高职院校应把握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五脏不安”对症下药,先治好自身的“虚”症,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实实在在搞好质量、能力、特色建设,主动适应时代之变、积极顺应时代之需、高效回应时代之问。
01.
治专业建设之虚
增强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因产业而生、随产业而兴,应始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然而,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不够,主要表现为:专业设置缺乏前瞻性、针对性与规划性,游离于办学定位;专业开设存在扎堆、重叠的情况,未能凸显自身办学特色;专业群对接的产业链环节不准确、目标价值链层次不合理;过度追求当前的热门行业,缺乏科学论证,脱离办学实际;专业数字化改造远滞后于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需求;专业组群逻辑不清晰,存在融合壁垒,难以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专业课程结构体系缺乏灵活性、衔接性,与实际应用脱节;等等。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果舞不好专业建设这一龙头,高质量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通往“新双高”的路上,高职院校务必要围绕如何增强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治专业建设之“虚”。
一是抓好专业组群。一揽子建立专业布局结构调控机制、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招生就业与专业设置联动机制,切实锚定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打破传统的“学科化”范式下的专业组群模式,实现跨领域、跨学科、重交互、重协同的组群逻辑,优化资源整合与配置,优化教学组织形态,发挥群聚协同效应。
二是贴近产业发展。紧随技术、市场和行业发展步伐,以当前热点与长远发展结合、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贯通、学历专业与职业培训互补为思路,动态拓展专业方向,淘汰一批落后专业,更新改造传统专业,增设和超前布局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专业,推动专业建设向培养高技能人才转型升级。三是适配岗位变化。科学分析产业、职业、岗位、专业的关系,优化设置或重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让课程设置紧贴行业企业实际,让新用场景与能力结构相对应,确保教学内容深度融入对人才能力素养的需求,增强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有序性、连贯性,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02.
治价值塑造之虚
增强立德树人的达成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然而,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价值塑造虚化的问题,至少表现为:未能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技能培养、实习实训等环节,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将思政元素标签化地外嵌于专业课程中,让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呈现“水油不相融”;为数不少的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育人意识不强,育人角度把握不准,育人能力不足;不少院校对工匠精神的认识普遍庸俗化、表浅化,人才培养目标对工匠精神规定性不足;“三全育人”工作缺乏创新和活力,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系统、协调、动态的长效运行机制;等等。对高职院校而言,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如果价值塑造不到位,高质量发展就失去了“立身之本”。
在通往“新双高”的路上,高职院校务必要围绕如何增强立德树人的达成度,治价值塑造之“虚”。
一是优化育人格局。着眼于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有效统筹全方位育人要素和资源,创新协同工作机制,建构“大思政”工作模式,着力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互嵌,彰显特色优势,打造“三全育人”新格局。
二是重构思政体系。充分利用新一代技术手段与方法,加快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构建多维一体的全方位融合的思政育人体系,聚焦精准化育人,创新场景表达方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性、交互性、联结性、开放性、多维性等,形成“数字思政”“全景育人”等新形态,强化数字化赋能立德树人工作效能。
三是强化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及规格要求,作为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重要部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改革专业教学内容设计,创新评价体系,全方位营造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的志向,为大国工匠“育苗”。
03.
治教学过程之虚
增强培养目标的有效度
教学过程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中间变量,直接决定了能否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高职院校在落实职业教育新理念、将培养目标贯穿于培养过程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至少表现为: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教学标准制定、课程设计、教材研发、资源建设等依然由学校主导,企业参与还止于表面;教学与生产融合不够,教学内容未能及时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规范等,滞后于工作岗位需求变化;在教材建设、课程开设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脱节,未能精准匹配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存在重形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重眼前轻未来的尴尬状况,融合逻辑有待优化;等等。对高职院校而言,如果教学过程管理缺位或异化,高质量发展必将成为“海市蜃楼”。
在通往“新双高”的路上,高职院校务必要围绕如何增强培养目标的有效度,治教学过程之“虚”。
一是创新培养模式。以新经济、新技术、新职业下的岗位需求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重构人才培养目标,实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厚植在产业发展里,吸纳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汇聚产教优质资源,广泛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促进招工招生一体化,实现开放式人才培养。
二是打造优质资源。以课程体系为载体,围绕重点领域专业课程,聚焦行业企业技术前沿,建立校企协同教材开发机制,动态更新课程标准,序化知识能力要素,重组教学模块,重构教学内容,合作共建易于更新、便于组合、形态多样的教材,促进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相互融通,大力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库建设。
三是重建教学场景。有效运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技术,处理好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关系,把教学场景与生产场景相融合,构建“传统课堂+虚拟课堂+企业课堂”的教学场景,建立数智赋能的新型教学关系,并精准开展过程评价、增值评价,促进职业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融合发展。
04.
治教师队伍之虚
增强智力底座的支撑度
师资队伍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品质与人才培养质量。事实上,伴随着高职教育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其弱势及瓶颈已显而易见地体现在师资队伍建设这个“智力底座”上,呈现内虚之象,主要表现为:多数教师没有正确处理好“职业性”与“高教性”的关系,对职业教育理念创新认知不充分;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依然不高,教育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高职院校教师补充渠道较单一,普遍来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整体不高,借助数字化智能技术有效开展互动式教学的能力不足;“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完善,校企双向流动困难,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等等。对高职院校而言,如果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高质量发展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在通往“新双高”的路上,高职院校务必要围绕如何增强人力资源的支撑度,治师资队伍之“虚”。
一是深化人才引进。以院校特色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改革学校教师招聘制度,建立校企人员互兼互聘机制,以兼职服务、项目合作、联合攻关等多种形式柔性引进企业高水平技术人员、一线技能人才到校任教,设立产业教授特聘岗、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吸引大国工匠、技能大师、技艺传承人等兼职任教。
二是健全培养机制。制定师资队伍成长发展规划,建立整体设计、分段培养、开放一体的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实施分层分类培养,贯通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针对课程改革、教材更新需求,有计划选派教师到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的生产、管理、研发一线实岗兼职,全覆盖开展数智技术应用和教学能力培训。
三是变革评价体系。针对高职教育特点,树立正确的引导方向,建立分级分类的考核机制、与业绩匹配的激励机制,建构过程性、结果性、发展性相统一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着力优化教师发展环境,对师资队伍进行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全方位的评价,促进专业化发展,打造技艺精湛的良匠金师。
05.
治产教融合之虚
增强服务发展的贡献度
产教融合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举措,被视作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然而,产教融合在现实中存在着较突出的“合而不融”问题,对服务各方发展的贡献度较弱,主要表现为:诸多院校热衷于追求企业的业内地位,存在“重名轻实”的形式化合作;众多校企合作“重量轻质”,往往停留在协议层面,缺乏深层次合作机制;很多高职院校“重教轻产”,未能将生产实践与专业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对接,与市场脱节;校企双方对合作目标和职责不明确,资源投入及配置不合理,缺乏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大部分院校在具体执行层面缺乏因地制宜地创新体制机制以破解产教融合“两张皮”困局的勇气;等等。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如果不能走产教深度融合之路,高质量发展就失去了“助推器”。
在通往“新双高”的路上,高职院校务必要围绕如何增强服务发展的贡献度,治产教融合之“虚”。
一是选择适宜模式。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综合考虑所设专业、所对应产业、所处产业链环节等方面的差异,确定拟服务的目标价值链,因地制宜地选择单点聚焦、多点联动、全链共生、矩阵协同等产教融合模式,因势利导地结成产教融合共同体,着力破解产教利益不平衡、供需两侧不适应的难题。
二是塑造发展形态。以区域发展战略为引领,把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和高质量产业体系、高品质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开放的、多边共创共享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生态,实现“产教城”融合发展,形成职业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城市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是提升融合成效。充分利用现有政策框架,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内部管理和监督体系,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探索切实有效的合作机制,激发行业企业深入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整合输出产教融合服务,有效激发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学成效、科研创新的影响以及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来源: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声明: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学习分享,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
加入我们
更新换代计划
公众号
| 中德职教产教融合联盟
中德职教资讯集中展示平台
联盟简介:联盟是由德国政府正式批准并注册的非盈利性组织,由德国行会、应用技术大学、职业院校、企业牵头,联合中国职业院校、在华中德两国企业、科研院所和专业协(学)会等自愿参加的多元化、跨区域、非营利性的产教联合体。
联盟使命:促进中德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的产教融合合作,为中德两国产业合作和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促进产教融合职业教育项目的实施。
联系电话:010-5721 7092
移动电话:18600298198
邮 箱:lena@de-cn.com
中德职业技术教育网
| www.sgaee.com
中德职教合作信息交互平台
中德职业技术教育网(简称中德职教网)是由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主办的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信息交互平台,协助中德两国职业院校在中德职业技术教育网建立德文及中文官方网站,提供供需合作信息发布平台,弥补中德两国职业教育深度合作信息不对等的顽疾。
联系电话:010-5752 8046
移动电话:18511631946
邮 箱:lainey@de-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