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佳思+ | 折纸作笺,拾起被遗忘的情愫

文摘   2024-11-23 20:50   湖北  

拾起

被遗忘的情愫

PICK UP 


Paper


“为追猎一只信筒


我捧着信横穿城市


这迷途的蝴蝶


在水泥森林里扑扇。”





□□□□□□


点   击

亲   


同学,这里有你的一封信!







一方邮票,一纸思念。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在信息化的汹涌浪潮之下,如今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于敲击键盘、轻轻发送的极致便捷,习惯于 “好的”“收到”的简短明快,习惯于用夸张的语气词填充尴尬与空洞,旧时提笔思量、字斟句酌的情怀一去不复返,书信握在手里的分量与人心的温度也难以寻回。书信,正在成为消亡的“文化遗址”,迷失在现代的水泥森林。


你是否知道武大的邮政室隐匿在哪个角落?


那方小小的空间里堆放着无数被人们遗忘的信件,落灰了的纸页写尽山水之外的思念与心绪。


你又能否想起,上一次笔落信笺,让墨与纸交织出内心的音韵时,是什么时候?


我们所淡忘的,或许不仅仅是那一纸信笺的表达方式,也是心的悸动与情的连绵。


岁月如长河不息,我们依旧向前。然而在此刻,我们愿稍作停留,重拾纸笔,重拾心中已被遗忘的情愫与感动。




一、寻笺 · 

访邮驿之所


在如诗如画的武大校园里,隐匿着许多邮政室。她们承载着无数思念与期盼,却隐于人群中,恍过了悠悠岁月。拂去年岁的面纱,用驻留的记忆做引,我们去见见老迈而深情的她们吧。


档案


文理学部梅园邮政室坐落于于梅园防空洞旁,可由武汉大学国内合作部左侧楼梯或梅园食堂下行抵达。邮政室的外墙,爬山虎肆意地攀爬其上,如同灵动的绿色精灵在舞动。层叠的绿叶,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生命的光泽,微风拂过,沙沙作响,低语着岁月的故事。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意,为邮政室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抬步,便踩入了一串诗的梦境。黑黝黝的隧道仿若时光长廊,从隧道一端的楼梯往上走,便可以看见写着“武汉大学邮政室”的绿色牌匾,步入其中,能嗅到信封和报纸的味道,让人感觉很幸福,仿佛被时光轻抚。


文理学部梅园邮政室


工学部邮政室位于工学部学生七舍背面、羽毛球场前,可通过导航到自强超市(第8连锁店)到达。在武大的角落里,这座邮政室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守望。蓝色的牌匾已然褪色,从破损之处诉说着岁月的痕迹。那曾经鲜亮的蓝色,如今已被时光打磨得黯淡。它不那么古朴,只是简陋,白色的瓷砖地板反射出冰冷,而冷清简陋的空间却因为信件的存在而变得温热。


工学部邮政室


信部邮政室位于信息学部快递服务中心大门旁,可通过导航至信息学部快递服务中心到达。她静静安守着一方天地,与一旁热闹的快递服务中心相比,邮政室显得格外安静,甚至有些许人烟稀少。信部的邮政室并入了学生宿舍的快递服务中心,似乎比起先前的邮政室年轻不少。只希望没有捱过漫长岁月的她可以不要走进被遗忘的黑夜。


信息学部邮政室




















初识了校园的各个邮政室后,现在,让我们悄然踏入其中一间邮政室——文理学部梅园邮政室,去亲身感受她,挖掘那些在琐碎的寄收工作背后的故事。



文理学部 梅园邮政室


我们来到梅园邮政室,对这里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访谈。我们希望通过和与信件距离最近的他们交流,了解他们如何理解大家对书信的淡忘。


杜慈是我们当天的受访者,她从2011年开始就在武大的邮政室工作,她先后做过分拣报纸、收信寄信、期刊订阅等工作,随着许多工作人员的退休或者调离,她的工作任务变得更繁重,邮政室也变得更加冷清。但她说她并不会觉得自己每日重复的工作很无聊,相反,她挺喜欢自己一个人呆在这种安静的环境下工作。



我们特意询问了她关于无人认领的信件的情况,她说文理学部的邮政室是武大最大的邮政室,许多未写明具体地址的信件都会被送到这里,又加上许多同学不知道邮政室的具体位置,这里无人认领的信件数量高达百分之六七十,她也十分希望这些信件能被大家取走,让那些遥远的人们想说的话被听见,想传达的情感被感受。我们还了解到,现在来邮政室寄信收信的人和以前相比少了许多在过去,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大家都更习惯于通信,而现在,书信已经不再是远距离联系的重要工具,也因此,邮政室也已经不再承接私人的寄信事宜,而只负责对公的寄信服务。



邮政室一隅


从访谈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家在与书信渐行渐远。


.


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客观原因更快捷的沟通方式的普及,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以及社交媒体等电子通信工具的纷纷涌现。这使得信息的传递仿若插上了飞翼,我们的情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即时传达,我们的思念可以用表情包和电话便捷地传递。在这数字化的时代浪潮里,人们仿若拥有了一种神奇的魔力,瞬间即可与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展开交流,我们不再需要也不再那么愿意等待,等待一封信被送达,等待我们的笔迹被看见。无论是文字对话、语音传讯,或是视频通话,一切操作均可在短短几秒内“高效”地完成。在效率和实用性面前,曾经作为人们传递情感与信息的重要载体的书信变得没落。   


而从主观因素来看,我们与他人交流的心境也变得不同。


.


这首先源于我们个人心态与习惯的改变。写信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构思、书写的过程,而现在的我们往往缺乏这样的耐心。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更倾向于快速、即时的交流方式,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信息和回应。我们的习惯逐渐被电子通信所塑造。从学生时代开始,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等就成为了主要的交流工具。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习惯更是根深蒂固,使得我们很少再去考虑使用传统的书信方式进行沟通。


不仅如此,我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当今时代,我们的情感表达更加直接和简洁。书信中所蕴含的细腻、含蓄的情感表达似乎与现代社会的氛围有些不相契合。我们更习惯用简短的文字、情感强烈的表情符号来抒发自己的感受,而非耗费大量的时间去撰写一封饱含深情的书信。


与此同时,新的表达方式更契合我们对外展露自我的需求。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促使我们的情感表达愈发公开化与多元化。我们能够借助发布动态、发表评论等途径来公开广泛地传达自身的情感与思绪,不必再如写信那般,仅仅针对特定的对象展开私密的交流。


从前慢,而今时短。浮躁的社会氛围下,我们或许希望快一点,更快一点,可以迅速地结交朋友寻找搭子,可以迅速地传达信息……我们与慢慢的书信渐行渐远,笔下已多时写不出“爱”字,但键盘里却可以毫不费力地打出“宝宝”“亲爱的”,语言在通货膨胀,爱却不知身在何方


但在学校的角落里,依然有着收发一封封信件的工作人员,依然有同学在小红书上发着寻找武大邮政室的求助帖,依然有人在重拾信件里的这份美好和感动……我们重新去思考,书信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二、折纸 · 

寄锦书于云外


在去探寻书信的意义时,我们组织了一个小小的写信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重拾书信带给我们的感受。


我们邀请了若干同学,请他们亲自为亲人和朋友们撰写信件,并引导他们将这些信件投入学校的邮筒,寄出他们的一份情感。



活动圆满落幕之后,我们对在场的同学进行了采访,捕捉他们的心声。采访结果显示,许多同学对书信产生了新的认知并对此进行了反思




过客(化名)


我带着一丝新奇来参加这次写信的活动,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当我在纸页上一笔一划地给友人写信时,我回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在琐碎的日常之外,那些我想诉说的情感和困惑,它们可能被黑夜埋没,却在文字间被看见。我想我会愿意继续把书信作为传达情感的载体,去向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传达我说不出口但愿诉诸于笔下的情感。





夜莺(化名)


这次的写信活动确实让我有了很多新的思考。我平常在QQ和微信这些社交软件上,和朋友用各种表情包和热梗就能顺利地进行交流。可当我想要在信里用书面的语言表达一些细腻的情感和复杂的想法时,我却发现我不知道该怎么去表达。比如我想表达强烈的语气时,在微信上我可以打出好几行的“哈哈哈”,或者连续发送一连串表情包,但在写信时,我不知道该怎么恰当地表达这种感受了。夸张一点说,我甚至感觉我现在的表达退化到了不如我小学作文水平的地步。这让我有些焦虑,我意识到我的表达已经越来越单一和浅薄了,恐怕我真的需要好好思考一下怎么重拾表达能力了。



当我们聆听同学们对书信那或怀念或感慨的感受时,思绪不禁飘向远方。这个时代,我们似乎习惯了电子信息的瞬间传递,却在不经意间遗失了一些珍贵的东西。书信,正等待着我们重新拾起。




三、拾信 · 

思复鱼书之故


或许有人会困惑,书信这一几乎已被时代所抛弃的交流方式,我们为何还要再次拾起呢?


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往往用浅薄的流行语、热梗、表情符号来交流,而我们需要更深刻的情感联结。在表面的玩笑和轻松下,我们内心的世界需要被听见,那些无人问津的情感的流放之处不应该成为孤岛。写信让我们静下心来,去展现真实的自己和真切的情感。见字如面,展信如晤。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人们感到疲惫和焦虑,重拾书信可以让我们放慢脚步,享受一种慢生活的节奏。写信的过程是一种放松和沉思的过程,它让我们有时间也有心情去感受。在一个洒满阳光的下午或是阴云密布的晚上,一纸一笔,只是写写生活的小小感受,似乎也成一种慰藉,遥寄远方,不亦乐乎。



书信里充斥着对过往的回忆,似乎自己就带着时光的怀旧味道。对于很多人来说,收到一封书信可能会勾勒出往事的模样。那些曾经的信件可能记录着青春、梦想和我们曾经所追求的一切,或酸或咸,或苦或甜。当我们偶然间翻出一封旧信时,那些熟悉的字迹和话语让我们蓦然回首,拾起藏在岁月沙漏里的记忆碎片,让我们可以用一种更丰富的视角看待我们的当下。


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重拾这笺信纸,不是为了跟从“文艺”“复古”的潮流。从本质上来说,写信只是一种方式,关于爱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拾起不只是信纸与笔,还有那些深刻的感情,是说不出口的爱,或是来不及说给你听的告别,也是想和你分享的快乐与痛苦。


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后,我们才能正确看待重拾书信是进步还是倒退的议题。


重拾书信于情感表达而言是一种进步。书信可深入地传递情感与细节,这是现代媒介所欠缺的。书信亦能映照历史与文化,推动语言和文化传承。但另一方面,书信写作耗时,传递迟缓,易损坏丢失,不利于久存,且有损于环境。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从效率和实用性的角度来评价重拾书信的行为。书信所带来的情感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等是不可忽视的。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平衡,既要追求效率和实用性,也要注重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











四、传情 · 

共赏千里婵娟


如今,我们倡导“重拾书信”,并非是要倒退回全然以书信进行交流的往昔,而是要找回那份书写与等待的仪式感,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和表达,重拾书信中所蕴含的深思和真情。



我们可以依据个人情况与需求,在一次单次的、有意为之的举动中“重拾书信”。

我们可以在某个特定时刻,例如,于特殊的节日、纪念日或者重要的场合,给心中重要的人写一封信笺,倾吐自己的情感与祝福。书信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将真挚的情感传递给远方的人,得到慰藉和温暖。


我们可以借由书信,用勇敢拆开生活的礼物。在现实生活里,许多人由于害羞、难为情抑或缺少机会,难以直接吐露心中爱意。此时,信件延时的特点反而能让我们更加自由勇敢地表达。写信之时,我们可用最诚挚的话语向亲人、朋友、爱人等传达我们的爱意与感激。真心与真情,吐露于言辞,让薄薄的信纸变得厚重。


我们可以书信,视作一次个人试图打破语言通货膨胀的尝试。当下,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语言渐趋廉价与随意。每日,我们都会接收海量的信息,然而其中诸多皆是毫无意义的赘语或者浮夸的表述。我们可以不计代价地发送消息,而明信片有框线局限,信纸有长短厚薄,邮票亦有面值大小,这长长短短、大大小小中,爱的密度变得可视。这样,我们对待语言的态度也就变得更加慎重,因为我们的语言不再是“一触即发”,而要经过书写、折叠、徙倚,终,寄向远方。

我们可以让书信,成为探讨爱的载体。通过书信,我们得以思索与探究爱为何物、爱之法门以及爱的意义。我们既能分享自身对爱的理解与感悟,又能从对方的回信里获取崭新的启迪。书信让我们离爱更近,也让信件两端的我们因为这份爱而靠得更近。“当我写信时,我会想起你,当你读信时,也会想起我吧。好神奇,携带着爱的文字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


若我们愿意的话,我们也可以重拾书信这一习惯,与特定之人保持定期的书信来往,让书信成为一种长久的交流方式。参加书信的漫游与漂流活动,在随机的情感波动间延展自己的生活,以笔相交,以字会友。





匆匆赶路时,

你可曾瞥见路口转角一处

曾经安放过无数思念的地方?


纷繁日常中,

你是否也困于

忙碌却空虚的无风之地?


字符敲击下,

你可能也直面过

方块字的词不达意和言不由衷……


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拿起笔,

找一张信纸,

让心绪在笔尖缓缓流淌。


折纸作笺,遥寄思念;


鲜活而丰盈,

自由也热烈。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媒体运营中心倾情出品

策划:谌思铭

文字:喻思绮&周嘉彤

采访:周嘉彤&谭囡囡

封面&编辑排版:孙宁帜

感谢接受采访的人士

感谢参与指导的叶扬森&刘白羽

审核:胡栩健

投稿邮箱:whumy_bangtui@163.com

☝☝☝☝☝☝☝☝☝☝

长按关注【马跃珞珈】

以梦为马心跃珞珈

马跃珞珈
嘿!你终于来了!这里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学生会官方公众号【马跃珞珈】——以梦为马,心跃珞珈【马跃珞珈】竭诚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