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致富证券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香港致富集团经济研究院院长肇越在新经济学家智库内部研讨会上的发言资料图
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体系化的经济学“科普” 带你读懂纷繁当下
董彬
当经济学在中国成为一门“显学”,中国的经济学研究就走出了象牙之塔。现如今,某种程度上,经济学的科学性在向着让位于社会的通俗性和潮流性的方向发展。“网红经济学家”或者经济学家的“网红化“,在不断吸引关注、博取流量的同时,也让大量不准确的、甚至错误的经济学知识充斥在社会上,这些“观点”不仅向大众输出着错误的观念,更有甚者,会干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那么何谓“经济研究”的“科学性”?肇越教授的这本书正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事实上,经济学,作为一门有着严谨研究体系和学术规范的学科,远非“显学”那么简单,这本身就是经济学“科学性”的一种体现。当然,严肃科学并非意味着高高在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科学”,就是大众通常理解的“科普”。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通俗”与“科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普通人接触专业知识的门槛,但是很多不准确的类比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大众的基础认知,这往往成为错误观点泛滥的根源所在。但是,这并非是“通俗”与“科普”的错误,应该说,这突显出无论是专家讲授还是普通人获取知识的最初,都需要建立体系化的底层逻辑,这就如同坚实的地基之上,才能建起万丈高楼。
或者,简单来说,真正的经济学科普,并非只需要用大多数人能听得懂、可接受的语言讲述经济现象和背后的规律、传递观点,更关键的是,要将真实数据与逻辑融汇在观点的表述中,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在《还原:经济研究的科学性》这本随笔集中,肇越教授结合全球与中国经济发展当中的高关注度热点问题,运用严谨的数据与分析,为读者从一个个侧面中展开了经济学研究的真实图景。
《还原:经济研究的科学性》资料图。
“概念、数据、逻辑、历史”——本书中,肇越教授用简单的八个字,精准概括了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这也是他多年经济研究的“真谛”。在我看来,这更像“四把钥匙”,环环相扣、丝丝入理。在经济学研究中,没有数据与事实的观点,一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刻意寻找的相关与因果关系,甚至会引发对内生性变化的误解;仅凭“字面模糊意思”来解释的专业名词,往往模糊了本质概念和规则的本来面目。将经济学真正作为一门严谨科学对待,就会发现,那些曾经认为的“理所应当”,事实上存在诸多“不合常理”。如果说“概念”是在解决热点问题“是什么”的话,那么在“数据”观察中分析得到的“逻辑”就是在系统解答“为什么”,而“历史”的反复验证与回溯更是在告诉我们发展脉络会“怎么样”。真正的科学,有一定门槛,但并非高深莫测,运用肇越教授所传授的研究“八字真言”,就能够心无旁骛地抵达真理的彼岸。
经济增长,这是从经济学家到任何一个国家都在持续追求的目标,这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圣杯”。什么样的经济增速是最优的?是越快就越好吗?其实,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优的经济增速,就是保持在“潜在增长率”附近。可这却是一个无法直接精准测量与计算的数据。那么,到底对于一个经济体来说,“潜在增长率”究竟是多少?在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上,不同的经济学家通过各种方式给出了观测与计算方法。肇越教授在书中,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专门阐述。他提出:“潜在经济增长率”是判定经济增速变化性质的核心变量。根据国际经验比较研究,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潜在经济增长率常常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现代经济体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工业化阶段、资本化阶段、技术化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所处阶段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自哪一生产要素。一个国家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再到资本化、技术化的不同阶段,是劳动力、机器设备以及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成为主导其中转变的“催化剂”。通过追踪全球主要国家在较长时间维度当中的经济增速变化,他发现,在一国进入工业化阶段后,其潜在经济增长率大约在10%左右,也是所有发展阶段当中增速最快的时期,这也解释了美国、曾经的“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等众多国家历史上曾经经历的高速增长时期究竟来源于何处。而在此之后,处在资本化阶段和技术化阶段的国家普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则分别位于5%-6%、1%-2%左右的水平。这在全球范围的经济发展中,都具有普遍适用性。换句话说,各类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驱动作用的强弱变化,也带来潜在经济增长率的随之变化,进而实现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更迭。在此其中,包括就业、薪酬、企业利润率、投资回报率等各类公众熟知的经济指标也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的趋势性变化。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够基本确定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应的经济制度、资源配置机制如何匹配,便也有迹可循。任何超前与滞后的政策措施,都会由于“不匹配”和“不协调”带来一系列现实问题。事实上,经济中无论是周期性问题还是结构性矛盾,都离不开对本质规律的清晰把握。也正因如此,值得思考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各类经济现象中暴露出的问题,是否也存在内在的千丝万缕联系?不同的政策工具应当如何“合力”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研究出发,就会衍生出有关经济的结构性和周期性的探讨,在这当中具有重要影响、且一国可以主观上进行调控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是本书的另一个重点关注。针对这两个工具的作用效果,肇越教授有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如果把经济增长视为一辆向前行驶的汽车,那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就分别是这辆车的油门和刹车,在需要刺激增长的时候,需要踩油门、松刹车;在治理经济过热的时候,需要收油门、踩刹车。这也就对应着国家财政与货币政策相应的扩张与紧缩手段,二者使用要配合使用,不可偏废,更不可等同。能够进行跨周期调节的财政政策,能够在整体经济低迷时期先行投入,而不必过度关注短期回报,能够直接激发需求,而在此阶段,单一的货币政策却无法创造新的贷款需求,因此需要“协同发力”。这就带来一个重要启示:在某种程度上,预算平衡需要跨周期综合看待,而非简单以自然年为衡量标准。而在实际经济政策制订中,这也关乎对债务规模、货币供应量、房地产与金融市场规模等的相应判断依据。在本书中,肇越教授通过对多个国家在不同阶段相关情况的对比分析,为读者提供了理性的观察角度,理清了其中的勾稽关系,这是书中不容错过的精彩章节。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有关章节中,通过对美国、日本多年数据、特别是重要历史时期情况的分析,他敏锐地观察到,随着房地产和金融市场规模的不断增长,在实际情况中,“均衡”需要兼顾考虑商品、金融、劳动力等多个市场的综合情况,这就提示读者在看待经济增速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判断通货膨胀程度与成因等问题时,这些因素也需要纳入考虑范畴,予以重视。
本书放眼全球,也立足中国当下重要关切。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影响力的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正逐渐成为广泛关注的议题。对于这个议题,中国人民银行一直提出“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这背后的深层逻辑有哪些考虑?又应如何“稳慎扎实推进”?肇越教授给出了一系列建议。本书的相关章节中,他着重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演进过程,特别对美元、德国马克、日元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得失进行了重点阐释。通过对比分析,他强调了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面临外部和内部压力时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他建议人民币国际化的首要目标,是首先成为欧元、日元这样在国际间取得一定程度认可并被接受的国际货币,也就是“先区域化、后国际化”。此外,具有一定规模的国内资本市场(国债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和离岸市场,以及黄金储备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既能防范风险、又能推动发展的重要手段与支撑。而在现实当中,我们也观察到,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从增持黄金到在多个重大经贸合作中推动的本币结算,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些思路的生动体现。
我没有将这本书定义为专业著作,并非因为这本书不够“专业”,相反,本书内容的专业性正体现在哪怕是熟读经济金融系统教材的读者,都会在本书中找寻到认知问题的新观点与角度。我将其定义为“高阶科普”的原因在于,本书以短短超过100页的容量,涵盖了众多热点问题的精辟论述,许多文章的成文时间虽然在十年之前,但当下读来依旧极具借鉴意义。这也正体现出真正有价值的观点与研究,是如何跨越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
中国经济学界对于什么是经济学家,一直没有一个公认的、科学的评价和识别体系。或许,想要在中国建立这个评价体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作为一位严谨的研究者,肇越教授当之无愧是一位“宝藏级”经济学家。这本节选自他跨越十多年研究的精彩随笔,将会重新带你构建经济学思维的底层逻辑,拨开云雾见真知。不愧本书的书名——《还原:经济研究的科学性》。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