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留下2首诗,只用一首击败李白和杜甫,被称为“孤篇盖全唐”
文摘
文化
2024-10-24 06:26
福建
于烟雨朦胧间,相思绘就了一幅幅旖旎画卷。李白轻吟“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道尽了隔山隔水难相见的哀愁;李商隐则叹“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相思成灰,情深不寿;而秦观笔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虽言距离非阻,却也难掩那份渴望相依的深切相思。在这缠绵悱恻中,欧阳修以笔为媒,云雨之词,含蓄间藏着大胆,克制之下,是千年不灭的香艳与深情。
在那遥远的江南,春水悠悠,烟波浩渺,夜幕低垂时,一轮明月缓缓升起,照亮了江面,是离愁别绪的温床,是相思成灾的故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徐志摩曾说:“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张若虚,唐朝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王闿运《湘绮楼论唐诗》有“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之誉;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赞其“以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一切赞誉,皆因他那首《春江花月夜》,一首被公认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他的名字或许不如李白、杜甫般如雷贯耳,但他的《春江花月夜》一诗,力压全唐,名垂千古。全诗以“春”、“江”、“花”、“月”、“夜”五种物象结合,浑然天成,动静结合,展现一副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开篇即以宏大的场景。将春江、潮水、大海、明月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壮阔而宁静的画面,预示着宇宙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月光如水,波光粼粼,照亮了无边的春江,仿佛每一处都有明月的影子,象征着思念无处不在,无远弗届。“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流曲折,绕过芬芳的草地,月光洒在花林上,如同细碎的冰粒,既写出了月夜的静谧,又隐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空中的霜气仿佛静止不动,汀洲上的白沙在月光下几乎隐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空灵之感。“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里,诗人由眼前的景象引发了对宇宙、人生的哲思,江天一色,纤尘不染,孤月高悬。让人不禁思考:是谁第一个在江边看到了月亮?月亮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照耀着人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生代代相传,无穷无尽,而江月却年复一年,看似不变。诗人以江月的永恒反衬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与释然。“不知江月待何人”,或许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而“但见长江送流水”,则是对过往岁月的无奈告别。“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白云悠悠,青枫浦边,离愁别绪难以言喻。
诗人以“扁舟子”和“明月楼”为象征,勾勒出两地相思的情景,既是对游子漂泊的同情,也是对思妇守望的怜悯。“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月光徘徊在思妇的妆镜台上,似乎也在为她的离愁所困,无论帘子如何卷起,月光依旧固执地洒在捣衣砧上,如同思妇心中挥之不去的思念。“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此刻,虽然相隔万里,无法互通音讯,但愿月光能化作使者,照耀到你身边。然而,鸿雁虽飞,却难以穿越这道光的屏障;鱼龙虽跃,也只能在水面留下波纹,无法传递这份深情。“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昨夜梦中,潭水边落花飘零,预示着春天已过大半,而游子仍未归家。江水带着春天流逝,月亮也从东边缓缓西斜,时间的无情与离别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令人心生悲凉。“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月已西斜,沉入海雾之中,碣石与潇湘之间,路途遥远。不知道有多少人能趁着月色归来,而那落月的余晖,却已化作满江的情思,摇曳在树梢之间,久久不散。戴望舒说过:“我夜坐听风,昼眠听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正如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以无尽的诗意,描绘了爱情的美好与哀愁,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彼此,温暖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