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山川间皆染金黄。
一江秋水,如碧练横陈,两岸红叶,似锦绣铺展。
秋风轻拂,带起片片落叶,仿佛在低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刻,我踏着这秋日的韵律,不禁想起了那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杜甫,字子美,唐代诗坛的巨擘,其诗篇如璀璨星辰,照耀古今。
他的诗句,或激昂慷慨,或深沉悲凉,皆能触动人心。
每当我读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深感杜甫那豪情壮志;
读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又为其忧国忧民之心所动容。
然而,在这众多的名篇佳作中,《登高》一诗却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史上最难超越的巅峰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一诗,开篇便以“风急天高猿啸哀”引领全篇,描绘出一幅萧瑟秋景。
秋风凛冽,天高云淡,猿猴啼叫,声声哀怨,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接下来,“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又将读者引入了一个清新明净的世界。
水中小洲清晰可见,沙滩洁白如雪,鸟儿在空中盘旋飞舞,这画面与上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显得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诗,是《登高》中的经典之笔。
落叶纷飞,如同诗人的愁绪,无边无际;长江滚滚,如同历史的洪流,永不停息。
诗人在此处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诗,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凄凉推向了极致。
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着萧瑟的秋景,不禁悲从中来,而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这使得他更加感到人生的无常与无奈。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依然坚持着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结尾两句,
诗人用“繁霜鬓”来形容自己的老态龙钟,用“潦倒”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艰难。
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他停下了手中的酒杯,却没有停下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
这种精神,正是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独特之处。
对于《登高》一诗,历代文人墨客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明代诗评家胡应麟曾言:“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清代诗人杨伦也在《杜诗镜铨》中评价道:“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这些评价,都足以说明《登高》一诗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史上最难超越的一首诗,被评为‘七律之冠’”,这样的赞誉并非空穴来风。
此刻,我站在江边,望着那滚滚东去的江水,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
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像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瑰宝。
而《登高》一诗,更是这瑰宝中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信仰。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民心未死,国脉尚存,四万万人民的中华民族决无甘心居人下之理。今日不达,尚有来日;及身不达,尚有子孙。”
每日推荐
7岁神童随口吟出一首诗,短短28字,竟点破人生大道理,成千古名篇
苏轼劝80岁好友戒色,写下一首诗流传千古,男人读了笑,女人看后脸红!
你若喜欢,点关注,别忘了再点个在看/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