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泥”中有我,大学生化身乌壶“守艺人”

政务   2024-11-18 16:35   湖北  

“老师傅,请问您从事这个手工制作乌壶多少年了?”“如今还有年轻人来学这门手艺吗?”……


11月16日,在杨林乌壶黑陶文化交流基地来了一群带着问号的大学生,他们是长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新生。他们带着对杨林乌壶非遗文化的崇拜和探索,从潜江来到了汉川市杨林乌壶黑陶文化传承基地,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深度非遗体验活动。

杨林乌壶技艺传承人张开金老师带同学们参观了乌壶文化馆、作品展示厅、制作区、烧窑区和体验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乌壶的起源、传承、制作材料以及制作技法。

在介绍乌壶制作技法时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

张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揉泥拉坯

同学们边听边看

不禁感叹道

一坨泥巴瞬间变圆成了一个壶体

真是神奇呀

随后,张老师为同学们分发了陶泥,讲解了需要特别注意的步骤,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动手做起来。经过揉泥、拉坯、塑形、创作……大家互相交流分享初次做壶的体会,现场气氛非常活跃。

同学们纷纷感慨:

第一次尝试这么传统的手工艺,觉得好有成就感。虽然开始的时候觉得有点难度,但慢慢地就掌握了技巧,最后做出来的乌壶作品简直像艺术品一样,太喜欢了!

“此次活动让我了解到了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文化,感觉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传统的大门。”学生彭慧雯说道。


传承非遗不能故步自封,关键还是在于让更多人爱上非遗。


张开金表示,在体验项目的基础上,他还将乌壶技艺融合现代设计语言与色彩审美,跳脱出单纯的传统风土,从而让产品与年轻人的审美、兴趣更贴近。从小咪壶、提梁壶到十二生肖和复古摆件等各类创新产品,为非遗技艺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在杨林乌壶非遗文化交流基地,非遗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让非遗回归生活,让手工技艺活力再现。传承人不止是在做壶,而是带领年轻一代体验非遗文化,让他们不只是“看客”,而是去探访、去触摸、去体验,真正连接起过去与现在,让厚重的历史轻快地穿越到当下,住进年轻人的心中。

“下一代有机会去接触和学习非遗技艺,这就是传承的意义。”张开金说。



来源:汉川融媒通讯员 姚磊 张衡

编辑:余雄斌

制作:张靖康

审核:李盛兰

终审:李洵

出品:汉川市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 ★

看汉川官方视频号上线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居民“唱主角”“幸福感”升级

汉川美文 | 光阴的故事

汉川“马拉松”来了

汉川美文 | 蝴蝶灯

目前有8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看汉川
汉川市融媒体中心主流媒体公众平台。投稿邮箱:hcsrmt@163.com 商务合作:13607292247,0712-83870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