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川美文 | 二河的过早

政务   2024-11-14 18:01   湖北  


二河的过早


1985年,母亲从应城回到二河。为谋个生计,卖起了鸡公饺。这是一种油炸的大饺子。做法很简单:先抹点菜油在一个洋瓷盘子上,把头天晚上发好的面团,揪一小块,铺在盘子上,用手擀成一个直径约七八寸的圆形薄片,再放上馅料——主要是苕粉丝,对折包好,丢到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即可取食。等着过早的人,用旧书页纸一包,就拿走了。母亲性子直爽,饺子包得大,发的时间久。且随揪随做的,现出油锅,因此,香脆可口,吃的人多。




在镇上,她也以做鸡公饺闻名。有时,应顾客要求,她还会将饺子皮戳破,让油吃入,炸得更脆些。(这样耗油)。镇上有个很有影响力的人,叫熊八娃,得了重病,但过早还是喜欢吃鸡公饺。他咧开镶着金牙的嘴,说:“焦!好吃!”



过早,大概是二河街上的人对早餐的特有说法。“过”字准确、传神,既强调必须,又不太正式。只是“过”一下,比吃早饭简单多了。一般来说,生活在街上的居民,不吃正式的早饭。只有村里面要下地干活的农家,才会在早上生火,炒菜做饭,扎扎实实地吃一顿。因为下地干活要消耗体力。




别看过早不算正餐,但花样之多,口味之全,却也不逊于正餐。鸡公饺子之外,还有团子、豆皮、粑子、油条、欢喜坨、苕窝子、藕窝子……这些早点样式,多是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才兴起的,小巧、花样多、也很可口。但传统而主流的二河早点,我以为有三样:锅盔、热干面和糊汤粉。



锅盔,其实是烧饼的一种。但即使山东、河北等北方以面食闻名的地方的烧饼,都远没有锅盔好吃!为什么?因为锅盔粘的芝麻多,香!



做锅盔是一个很有技术的活儿。一般需要两个人配合着做:和面配料的,是白案师傅;烘烤的,是红案师傅。



一个废旧油桶,揭去上盖,里面用耐火的泥土糊成肚大口小的空膛,这就是炉子了。在案板上,白案师傅将醒好的面团擀成长长的一条,抹点酱,铺上葱花,卷成长条,压一压,用刀切成豆腐块大小,一块一块的整齐排列在案板上,再刷一遍甜浆,待用。



此时,红案师傅便会用水把手沾湿,拿起一块来,在一个盛满白芝麻的小铝盆里,轻轻一粘,芝麻就上了面团。这时,等候在一旁的顾客就会央告:多粘点芝麻!多粘点芝麻!也有个别大气的,“加钱!”做个双面芝麻锅盔。



只见红案师傅三下两下将“豆腐块”抻宽拉长,呈鞋底样,托在手掌心,利索地抬臂,俯身,将面食迅速贴进炉膛内壁上。大约也不过三两分钟,师傅便用一把专用钳子从炉膛里将体积增大近一倍的锅盔取了出来,递给站在一旁的食客手上。热锅盔,外焦里嫩,松软适宜,拿着似乎有点烫手,入口却好吃之极!



八十年代中期,在二河老街上做锅盔的并不多。一则确是个技术活,二来需要两人搭手。有一个胡姓本家(我喊“爹爹”)的锅盔摊子在十字街西北角上。我一般都是吃他家的锅盔。



热干面刚兴起来时,老人们说,这就是碱水面啊?!是的。热干面的主料是面条,但和普通面条稍有不同。在做面条时,加入少许碱水。这样做出的热干面才劲道,有嚼劲。待水开时,将面条抖散下入沸水锅中,趁面条还有点硬心,快速捞出,沥干晾凉。淋上香油、芝麻酱和一点儿醋。爽滑香浓,美!


清代《汉口竹枝词》记载:“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切面,即热干面。可见在汉口等大地方,热干面是久负盛名的早点品种,但在二河镇上,我的印象中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才有的。



最早的摊点在十字街西南的一个供销社的商场里,有热干面,有豆浆,开业时,吃的人接踵摩肩,热闹得很!


我家对门的刘凤海,是个精明人。前几年摆点小摊点,都没有成气候。八九十年代搞了一台设备,轧制热干面。几年下来,起房子、生二胎,光景弄的很好。他赶上了热干面生意最“火”的好时候。



糊汤粉是我的最爱。不过,做法却说不出来。米粉怎么能做得那么又细又白,没有亲见过,也就无所得知了。


如果从口味上分析一下,其奥妙或许在于:粉细如丝,入口滑嫩,极寡淡;糊汤却浓稠咸香,味微辛辣。主食和汤的味道对比强烈却相辅相成,形成鲜明而刺激的味蕾体验。这正因为这口汤,糊汤粉,泡油条,就锅盔,甚至泡点炒米,都很相宜。



有时候,生病了容易厌食,但一碗糊汤粉,却能吃个干净!糊汤粉的味道,都在胡椒上,开胃!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早点供应,有个体的,也有供销社食堂的。进入九十年代后,基本上就都是个体经营了。因此,摊点越来越多,种类也更丰富,有些名目都叫不出名字来。



离开家乡十多年,去年国庆节回去,正平哥带我过早,专门吃了锅盔和糊汤粉。糊汤粉的味道依旧,锅盔却改良了许多。一是里面加了肉馅,是为肉锅盔;二是做成了荷叶形,芝麻也放得狠些。味道怎么样呢?我能吃掉一整个!


另外,老百姓做生意的品牌宣传意识,也似乎比过去增强了很多。譬如,卖糊汤粉摊点的招牌上,写着“二河糊汤粉”,难道不是糊汤粉不是二河的吗?



做早点,其实是很辛苦的。起早贪黑不说,起风下雨,天寒地冻,也都要出摊子。那些年,母亲总是起的很早。天还不到麻蒙亮,就挑担出门了。



在八十年代江汉平原的一个普通小镇上,就业机会有限。做早点,技术门槛低,投入成本小,只要人勤快,能吃苦,就算是有个养家糊口的营生了。


我在干一读高中时,有一次某个学生上课偷玩,老师说,你妈妈做几个团子卖,供你读书。你不好好读,好意思!骂得太狠了。




时隔二十多年后,故乡的亲人都说,你写写二河的早点吧!还热心地列出了清单:要写锅盔、要写糊汤粉、要写苕窝子、要写团子、要写巴子、要写……是啊,是都应该写一写。



但无论如何妙笔生花,也难以尽写出珍藏在每个人心底的独特味道。因为,早点里,有我们梦魂难忘的童年记忆;早点里,有我们相思蛊惑的家乡滋味;早点里,更有勤劳而艰辛的底层百姓的生活味道。


作者简介


胡子曰,汉川市田二河镇人,现居南京。经济学博士、博士后,曾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任职十多年。现退居高校,教书育人,书斋兀坐,笔墨自娱。


出品:汉川市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 ★

看汉川官方视频号上线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孝感市委书记胡玖明来汉川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汉川村官马超:走出党建引领富民强村的新路子

汉川美文 | 平原上的河流

巧唱“发展经” 走实“振兴路”

目前有8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你还不来吗?

看汉川
汉川市融媒体中心主流媒体公众平台。投稿邮箱:hcsrmt@163.com 商务合作:13607292247,0712-838708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