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处洛水之阳
三面环山,两河穿过
被誉为是天下之中
自夏朝至宋朝
中华龙脉汇聚在这里
汉魏故城遗址
北魏都城的永宁寺塔
北魏石窟佛像
水泉、巩义和龙门
都见证着这座辉煌古都——洛阳
是鼎盛国力的直观体现
而在窟内近距离感受这份气派
是我们对石窟的最佳体验方式
本次行程,古都学会张建伟老师
带你看遍洛阳,深度游览石窟
去汉魏故都遗址寻找千年文明!
北魏迁都洛阳后,由中原兴起的修建塔寺、开窟造像、广泛地为皇帝或自己的亲人们做功德的崇佛热潮,迅速风靡北方各地。
从北方现有的大大小小的石窟群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就开凿在北魏建都洛阳的时代。龙门石窟、巩义石窟等作为洛阳地区石窟寺的代表,吸收了中原地区深厚的汉文化,造型风格也受南北文化交流的影响,出现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瘦削型的佛像,被称为“中原风格”。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洛阳市以东约15公里,长、宽均达10公里,可以说是近代以前世界范围内所见最大的城市。公元25年,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在此定都,这之后三国时期的曹魏、西晋以及北魏等6个朝代的40多位帝王以此为王都。
汉魏洛阳城的城市规模在北魏时达到最大,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面积近100平方公里,是西汉长安城的2.6倍、隋唐长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8.2倍。
在遗址之上即将建成开放的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将系统展示汉魏故城遗址60年来的重要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及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将成为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又一个窗口。
空前绝后的摩天高塔——永宁寺塔
永宁寺遗址位于北魏宫城西南侧,北魏洛阳城南北中轴线铜驼街西侧。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
寺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为灵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永宁寺遗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土台﹐当地俗称木宁寺或木塔寺﹐清代误定为陵冢﹐树“汉质帝静陵”碑﹐至今碑石犹存。
时间:11月19日-24日
集合地:洛阳市
解散地:郑州东站
活动人数:10人成行,20人封团
*此行程为10-20人团,10人成团。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如报名人数未满成团人数,组织方可能取消活动或增加费用,如果未成团取消活动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一人,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成团后,客服会第一时间通知已报名学友,请在客服通知成行后再购买大交通。
行前预习
龙门石窟(国1)
巩县石窟寺,因所在山体叫大力山,又称大力山石窟。现存洞窟5个,摩崖佛像3身,佛像大小共计7743个,碑刻题记200余块。
第三窟又有“飞天”一对,下方均以弧形忍冬纹相托,飞天造型瘦俏灵秀,体态轻盈,清癯的面庞和修长的十指都隐现出南朝士人的清羸之风。而后掠的飘带和衣裙下摆上举张扬的幅度甚大,加强了飞动的节奏感。形象平面上阴刻的衣褶线条流畅简约,也增添了飞天凌空神游的动感,被誉为最动人的石刻飞天。
汉魏洛阳故城永宁寺遗址(国1)
永宁寺遗址位于北魏宫城西南侧,北魏洛阳城南北中轴线铜驼街西侧。它是一座以佛塔为中心的佛寺﹐是专供皇帝﹑太后礼佛的场所。
寺建于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为灵太后胡氏所建﹐永熙三年(534)被大火焚毁。永宁寺遗址中央﹐迄今尚存塔基遗迹﹐为高大的土台﹐当地俗称木宁寺或木塔寺﹐清代误定为陵冢﹐树“汉质帝静陵”碑﹐至今碑石犹存。
遗址出土有大量佛教泥塑残像﹐还有石雕﹑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佛教泥塑残像有大小两种﹐大像较少﹐有佛和菩萨造像。小像出土约300馀件﹐多为贴置墙壁上的“影塑”﹐包括飞天﹑菩萨﹑比丘以及世俗供养人像﹐有高冠大履褒衣博带的上层人物及其侍从﹑文吏和武士等。
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的洛阳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专题性博物馆——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曾名洛阳古墓博物馆),其面积之大、风格之别致、收集古墓年代之久、类型及数量之多均属世界首位,是中国一大绝观。
馆中分为历代典型墓葬、北魏帝王陵、壁画馆三大展区。其中的壁画涉及西汉、东汉、魏晋、唐宋和金元等多个朝代,这些壁画形象清晰、细腻,题材内容宽广,涵盖天文、地理、人事、神灵,堪称一部用图像写就的中国历史,已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