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做一张海报就想交差?

文化   2024-10-11 18:27   北京  

文|王可(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又到重阳,很多媒体按惯例会做一张海报。


海报可以有,但是,如果只做一张海报“交差”,似乎有点敷衍。


除了节日慰问、义诊这样常规“豆腐块”,看看还有哪些选题和思路……

 01 
知痛点

新京报

新京报2024重阳节策划推出暗访报道,剥离温情,直击真实。在老龄化社会呼啸而来的当下,类似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层出不穷,深度挖掘“发热床垫”的警示报道,跳出传统选题局限,在众多重阳节同题报道中独树一帜。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安徽时评

这是一个个人的故事,但也是“时代的故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婚恋价值观的变化,有些人群将面临无子女、无人监护的问题,意定监护的需求或将越来越大。意定监护让老人“我的晚年我做主”有了新希望,但找到自己满意的监护人,或许远比想象的要复杂。


安徽时评在《他们,愿将余生托付“外人”》中,将不少家庭不愿直面的残酷现实铺展开来,知痛点,才能更快找到答案。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人民网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文旅消费持续升温,老年群体也纷纷加入旅游大军,“银发旅游”市场持续火热。与此同时,“银发族”的出游体验也备受关注。


人民网在重阳节发布“银发游”侵权乱象报道,提醒“银发族”,最美夕阳红的旅行途中也有“闹心事儿”。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扬子晚报

融媒时代,智能手机是人人标配,但对老龄人群来说,想便捷使用却要费一番周章。


扬子晚报在《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机打电话,这位电工想了个好办法!》中,给这一痛点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解决思路。“好好教老年人学会用手机,我们都该耐心一点。”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02 
有帮助

北京晚报

对很多老人来说,吃饭不仅是头等大事,更是一件难事。特别是高龄失能、行动不便的老人,想吃口热乎饭不容易。


北京晚报重阳节开展了一场“舌尖上”的养老大调研,走访北京各区有代表性的“老年餐桌”,记录老人的称赞与批评,总结“老年餐桌”的经验与难点。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大河报

“老”,可以视作我们人生中一个新的阶段:不再年轻。“老”也可以理解为“非常”,用河南话说,即“恁”,这个人、这件事儿“老有意思”,即“恁有意思”,意味着你我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不那么的千篇一律、索然无味。


大河报重阳之际推出“老有意思啦”频道,专注解读养老政策、测评适老好物、探访老年友好区域、分享全新养老方式,对区域性的养老话题,提供了更直观的解决方式。


 03 
树典型

扬子晚报

近日,一段92岁老人在哈萨克斯坦实弹打靶打出10发97环成绩的视频,引发了众多网友的惊叹。


扬子晚报记者在重阳节之际采访到了视频中的“大女主”,给读者生动展现了一次“别人家的奶奶”。重阳节不再只是鲜花、告白,“硬核奶奶”同样值得期待。92岁奶奶实弹打靶10发97环!她的隐藏身份竟是……



央视网

上个月,一个特殊的游乐园在安徽宿州毛郢孜村“开业”:只接收60岁以上的游客,门票免费,游乐项目是抓鸡、打弹弓、抽陀螺,奖品是牛奶、鸡蛋......一则题为“我开了一个老年游乐园”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老孩子”们快乐的模样,收获了百万点赞,毛郢孜村的老人们也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目前,中度老龄化社会已提前到来。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之上,我们更要追求“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得明白老年人需要什么。


央视网的重阳节报道,把镜头转向了老年人身旁的年轻人,带领读者一起看看,他为老年人做了些什么:他把“村口情报站”变成“老年游乐园”


△点击图片阅读原文



校对 | 张彦君





精彩推荐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