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心理科普 | 孩子总是不耐烦,是怎么回事?

政务   2024-10-24 21:20   上海  












许多家长都遇见过孩子不耐烦的场景:每当家长试图交流时,孩子便显露出不耐的神色,面对复杂事务更是难以持之以恒。尽管家长们渴望纠正孩子的这一情绪状态,却常感力不从心,因为孩子对于纠正过程同样显得缺乏耐心。

不耐烦,这一情绪状态通常表现为对某事或某人的厌倦、缺乏耐心,甚至在面对细微之事时也易于显露急躁与不满。这种情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诸多复杂的因素,既可能是源自外界的刺激,也可能是身体或心理不适的反映。只有我们深入了解孩子为何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时,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他们改善这一行为。






当孩子身体不适且难以用言语表达时,他们往往会通过哭闹来传达需求。特别是婴幼儿,他们可能因饥饿、环境不适(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噪音干扰)、衣物穿着不当或消化不良导致的胃肠道不适等而感到不耐烦。这种不耐烦情绪与特定的情境紧密相连,一旦孩子得到适当的照顾和满足,这种情绪便会自然消散。因此,这种不耐烦表现实际上是孩子们正常的一种表达方式,家长只需调整和优化照料方式,便能有效缓解孩子的不适。

对于婴儿而言,营养不良或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也可能引发神经传导功能紊乱,进而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如果孩子频繁且不分场合地展现出不耐烦,特别是晚上哭闹不止、睡眠质量不佳,家长应予以高度重视。建议及时前往专科门诊进行评估与诊断,以便准确查明原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此外,低龄孩子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情绪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而表现出不耐烦。在此阶段,家长应充分理解和接纳孩子的独特性,避免盲目与其他孩子进行攀比。通过耐心引导与关爱,帮助孩子逐步建立稳定的情绪调节机制,促进其健康成长。



从心理层面分析,我们需要区分孩子的不耐烦情绪是源于心理障碍还是一般性的情绪波动。一部分孩子可能患有心理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或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等,这些障碍在行为上常表现为不分场合与情境的不耐烦,具体体现为暴躁、易怒、冲动,甚至可能伴随攻击性行为,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学业成绩不佳。对于这类孩子,专科门诊的就诊是必要的,通常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行为训练来纠正。

另一方面,有些孩子的不耐烦情绪可能与当前面临的压力或情绪状态有关。这些孩子可能正处于学业、生活或人际关系的重压之下,如升学考试阶段、经历挫折、遭遇生活变故、人际关系变动,甚至是面对难以承受的重大心理创伤。此时,他们的情绪除了不耐烦外,还可能伴有紧张、不安、恐惧、愤怒、担忧、抑郁和无力感等。对于这类孩子,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支持与理解,帮助他们应对和克服当前的困难。



家庭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家庭氛围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家庭氛围的不和谐,特别是父母间的频繁争吵,无疑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负面影响。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往往无法获得平和、有效的言语交流,而是更多地目睹和体验到家庭成员用情绪代替语言来发泄的情景。家长若长期处于情绪焦虑、缺乏耐心的状态,表现为喋喋不休的唠叨、暴躁易怒,甚至偶尔出现打骂孩子的行为,长期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孩子很可能会逐渐习得并内化这些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

当家长对孩子表现出过于严厉、控制和挑剔的态度时,孩子往往缺乏在家庭中的自主权和个人空间。这种环境下,孩子可能会积累大量的负面情绪,进而表现出不耐烦的行为。

家长若过于宠溺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其所有需求,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逐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知,即认为自己的所有愿望都能立即且无条件地得到满足。一旦孩子面临无法满足其即时需求的情境,孩子就会因受挫沮丧而表现出烦躁。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为他们包办一切事务,这种做法虽然在短期内看似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长期下来,孩子的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挫折承受力等关键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导致他们的心理年龄滞后于生理年龄。当孩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时候会产生自我怀疑和挫败感,从而出现烦躁、愤怒。

家长如果因为忙于工作或其他事务而忽视了孩子的成长,并且很少陪伴孩子,在这种长期的疏离和缺乏沟通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感到被忽视、不被重视,甚至会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由于缺乏亲子间的有效沟通,孩子可能会变得不愿意与家长交流,对家长的话语表现出回避、敷衍甚至不耐烦的态度。

针对上述情况引发的孩子情绪问题,家长确实需要调整自己的教养方式,并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有些孩子因专注于文化课学习而缺乏体育锻炼,可能会导致身体发展不协调,进而产生掌控感丧失的问题。这种掌控感的丧失可能会让孩子在面对挑战或任务时感到焦虑或不安,从而采用不耐烦或回避的态度来应对。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过度依赖电子产品都可能对孩子的情绪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更容易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

当家长发现孩子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和行为时,不应简单地责备或忽视,而应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分析背后的原因。只有了解了孩子的真实需求和困扰,家长才能有的放矢地提供帮助和支持。改善孩子的情绪与行为。



-END-


● 遇见你 豫见喜事,黄浦区“凤祥喜事”结婚登记分中心正式启用

 重阳特辑丨爱在重阳,黄浦社区多彩活动传递浓浓敬老情!

● 焕星计划 | 点燃“双基金”模式新引擎,激发社区治理再创新

 桌边有食惠丨黄浦区社区长者食堂一周菜单(10.21-10.27)来啦,请查收~


黄浦民政
上海市黄浦区民政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