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为落实“双新”课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银川市阅海第二中学于近期开展了以“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的各学科“携手”互助课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特邀银川市教科所各学科教研员到校观课指导。
化 学
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一课,谭秋鸿老师首先详细的讲解了制取原理,随后展示了实验装置,并逐一介绍了各部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就实验装置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苏瑞老师展示的课是《燃料的燃烧》,苏瑞老师以奥运火炬的设计为线索,引发了同学们对燃烧条件的猜想。大家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探究,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燃烧需要的条件,并学会了如何通过控制条件来调节燃烧的程度,建立了燃烧模型和控火模型,并应用于火炬的设计中。
在评课议课环节中,两位授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表现进行了反思,总结了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同时,全体化学组教师从多角度切入进行评课、议课,老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银川市教科所教科研主任尉忠老师进行点评,尉老师指出在集体备课环节教师们要反复研磨,课堂设计中渗透对学生化学学科思维的培养,确保“双新”的落实和“核心知识”的建构。尉老师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向全体化学教师提出了教学、管理和成长的建议及希望。
最后,银川九中党委委员、银川市阅海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莫妮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强调了化学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议大家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活动中,仝爽老师带来了一节题为《远古的呼唤》的精彩课程。本节课围绕一场体现原始人生活的情景剧展开,通过紧凑有序的课程设计和清晰的知识点梳理,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并为后续的制作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仝老师巧妙地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课堂,通过对比观察不同面具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远古时期文化的理解。其中,剧本杀环节更是成为学生们的最爱,通过明确的问题指向和紧凑的节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使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课后,全体艺术组教师从多角度切入进行评课、议课。
银川市教研员郭红霞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深入总结与评价。郭老师对仝老师的教学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她在《远古的呼唤》这节课中展现出了深厚的教学技巧和专业素养,成功地引导学生理解了课程内容,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她指出,基于新课程标准,本节课的课程设计可以更加注重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理念,从文化根基、文化自信入手,让整节课在文化素养更高的前提下更具艺术特点。郭老师的点评与建议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最后,银川九中党委委员、银川市阅海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莫妮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性发言。她强调,美育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中占据重要地位,希望学生能在学校快乐地学习,对学校充满期待。同时,她鼓励各学科教师深挖自己领域内的文化元素,通过系列性的情景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提升能力和素养。
心理学科
课堂上,马老师通过视频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不好笑”的玩笑带来的尴尬与伤害,引发反思。她通过提问鼓励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并设计角色独白环节,从“被开玩笑者”“开玩笑者”和“旁观者”三个视角让学生体验不同情境。高潮环节“时光回忆录”让学生回忆自身经历并尝试用更友善的行为应对。课程生动,互动性强,引导学生提升情感管理与心理认知能力。
02
专业反馈助成长
银川阅海中学李思蓉老师认为课程紧扣学生实际,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认识到玩笑中的责任。银川市心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暨银川九中教育集团心理教研组长张云刚老师建议简化课程引入部分,并更关注学生情绪处理,同时优化问题设置以贴近学生感受。
银川市教科所心理教研员马丽老师指出:课程结构清晰、目标明确,但建议更好利用案例,增加学生对角色感受与行动的探讨,并将“时光回忆录”作为课后延续活动。
银川九中党委委员、银川市阅海第二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莫妮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价值观引导,将其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