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豪: 语文教学的三种境界

教育   2024-10-27 08:21   福建  

我们助力统编教材的教与学,服务广大统编教材的使用者欢迎分享本文,统编教材普及和推广任重道远。但,有您!

吴忠豪:语文教学的三种境界

吴忠豪


编者按:去年暑假,陈艳梅校长亲自率队带领学校8位老师参加全国第一届跟着名家学语文五磨教学法种子教师实战培训会。回到学校后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经过半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明显教学效果。2024年3月3日,广西桂林兴安县第一小学举行龙年新春第一场课程培训会。著名语文教学专家吴忠豪教授亲临现场指导。吴忠豪教授通过现场听课、师生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课程实施效果。高度肯定兴安一小的语文教学改革,对五磨教学法的实践与完善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指导意见。

 

老师们下午好!这是我新学期到的第一个学校,也是新学期参加的第一次研讨活动。刘(发建)老师、陈(艳梅)校长领着一批改革的先锋队,在艰苦探索中国语文课程改革之路,勇气、魄力、智慧都是可圈可点的。这个活动学到很多,很感动,为大家鼓掌以表示敬意。


我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到现在第49个年头了,号称半个世纪!我做了24年教研员,又做了25年大学教师,这种经历是很难复制的。大学里,我上的课程、带的研究生也属于语文课程与教学专业,所以从事的一直是这个领域的专业研究。最有幸的是我和很多名师交朋友。第一代名师有袁瑢、霍懋征、斯霞老师,第二代名师有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等,都是享誉全国的名师。第三代名师薛法根、窦桂梅、王崧舟、孙双金等从年龄上看都属于我学生辈的,交往就更加密切。我向这些名师学习,和他们一起切磋,一起研究,让我对课程改革的方向有更加清晰地认识。我的不少观点、认识都是受到这些名师的影响。这些年我一直在观察、思考语文课程的改革之路!


对五磨教学法我想做以下几点评价。

一、五磨课堂从以老师讲为主,转向以学生学为主,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转变!这么多年来语文课一直是老师讲为主。今天有好几节展示课都是以学生学为主的课堂。这是我们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二、从教学内容来看,传统的语文课老师备课解读文本,写出教学设计,然后到课堂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感悟老师的感悟。今天上的几节课,都是学生自己读书,读了以后,交流,摘录。交流学生自己的读书体会、学习感悟,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转变。


三,从教学目标看,原来语文课以落实知识点为目标,聚焦知识点展开教学。五磨课堂指向语言经验的积累,提高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能力。学生读课文,自己发现好的精彩的句子,洞悉遣词造句的方法,让孩子摘抄金句。语文课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其实是积累语言经验。这是我们语文教育内容认识的一个重大转变。


四、从教学设计看,原来老师们都感觉语文课越上越难、越上越烦、越上越复杂。有的老师教了一辈子语文,到后来居然不知道语文到底怎么教。刚才听老师们的交流,反馈用五磨法上语文课,学生更加投入,学得更加有效。老师的评价是语文教起来容易了,不那么难了。


我总结语文课程改革有这几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难教了,但教学效果提高了。第二种境界是难度提高,但是学习效率并没有提高,这种改革可能就是瞎折腾。最理想的改革是效率提高,教学难度降低了。这是最高境界。语文改革应该追求的就是这样大道至简的境界。按照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去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去探索我们改革要走的路。大道至简,小道至繁,邪道至玄。老师如果感到语文课越改越难、越改越玄,可能走的是邪道。语文课程改革好像确实有这样一种现象,概念越搞越玄,效果却并未见得有多少提高。


我们首先要认清孩子们的语文到底怎么学的,语文改革这条路到底怎么走才是大道,才是正道。刘发建老师提倡五磨教学法,走的是正道。当然,它还需要改进,还可以完善,但这条路是走对的!和课程标准提倡的“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完全吻合!所以,这条路可以继续去探索,花力气去把它搞得更完善,更有推广价值!


语文教师队伍在学校各门学科中是实力最强的。语文老师工作责任心、投入程度一般都比其他学科的老师要高,大一点。课改的积极性也很高。但为什么这么多年“高耗低效”的现象一直难以解脱,这样的怪圈一直缠绕着我们语文学科?有人甚至提出“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


原因何在?根据我的研究,关键不在语文老师,问题的症结是语文课程设计有问题。


现行课程标准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重新认定,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的语文教学并没有做出积极回应。


语文课教什么?我们是抓语文要素,教语文知识,学习的方法、策略。确实,这些都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学了以后对学生语文成绩提高有没有价值?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价值,但是效率很低。什么原因?因为儿童母语学习关键在实践,在实践当中学习语文。上海同济大学一个德语教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语言是用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外语是这样,其实母语更是这样。我们举个例子:学习讲故事?语文老师一般指导学生学习讲故事的方法:首先讲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讨论得清清楚楚。接着梳理故事的经过,故事开始怎么样,接下来又怎么样,高潮是什么,一步一步梳理清楚。第三,要抓住关键情节,把它讲具体、讲生动,才能让人听得更加入耳。讨论哪些是关键的情节,怎么去讲好,讨论得清清楚楚。最后故事要讲得生动,讲得吸引人,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加上体态语。一节课上完,孩子知道、明白了讲故事的方法,但他会不会讲故事?还是不会。讲故事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自己去讲。老师教学生讲故事方法,并不能代替学生讲故事的实践。


学生讲好故事的关键是多实践。不会讲怎么办?先读熟故事再来讲,讲得疙疙瘩瘩不流利怎么办?再讲一遍,讲两遍。这是不是讲故事最好的学习途径?但是语文课却把重点放在方法指导上。最后留下几分钟时间,请一两个优等生来讲一讲。其实这些学生你不教他也会讲;那些不会讲、讲不好的学生,要学会讲故事,就必须让他自己去多实践。


教材中提到加快阅读速度的方法:第一,集中注意力;第二,不要停顿;第三,要带着问题读;第四,抓关键词。一二三四条,明白了没有?明白了。学生阅读速度会不会加快了?不会。这不是知识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阅读技能不熟练!这不是靠明白方法就可以加快速度的。老师们反思一下,语文课是不是因为把重点放在概念性的方法指导上,挤压了学生大量读书、大量写作的时间。语文课指导再多的知识,再多的方法,缺少学生亲身实践,语文也是学不会,也学不好的。


建国以来语文教学一直纠缠在教哪些知识、方法的指导上。20世纪80年代,那时语文教材教30个读写方法。阅读方法15个,写作方法15个。现在语文教材,教130多个语文要素,知识点翻了两番多,大家思考一下,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没有明显提高?没有。什么原因?语文不是这样学的。语文不是一门知识性学科,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老师教会的,光搞懂一些学理是不行的,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个观点。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要让孩子坐在驾驶位上学开车。现在是老师开车,学生在旁边看。老师分析怎么拐弯,怎么加速,这样学习学生永远学不会开车。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早在17世纪就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学习要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据我观察,国外许多国家的母语教学都是以学生的实践为主。中国的语文课程,走的是一条知识中心的路。我们老师教得很辛苦,可是学生语文能力始终难以提高,“高耗低效”就这样产生了。这路走得不对,学生语文不是这样学的,所以再花力气,也是南辕北辙。


语文是实践性课程,课标制定组的专家提出将语文学习任务群作为教学呈现的主要方式,强调的就是变老师教为学生学,变落实语文要素为完成学习任务,变分析课文为学生的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改变教师大量分析、讲解的教学模式。但学习任务群这条路很难走,课程标准发布快满两年了,学习任务群到现在还难以在课堂里落地。不要说一线老师感到困难,教材也编不出来。学习任务群是体现语文课程实践性的一种思路,但是把语文学习任务群当成语文教学内容呈现的主要形式,这可能是有问题的。学习任务群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而学习任务群只是体现实践性的一种路径,整本书阅读,写作,综合性的学习活动,都是体现语文实践性的路径。现在要探索的是用最简便的方法能够操作的方法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刘发建老师提出了“五磨教学法”,是非常好的思路,可以为语文课程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的路径,这个就有价值。现在对一线老师来说,可能更要去研究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到底怎么上成一门实践性课程。


为什么语文课“高耗低效”的现象一直难以改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语文课阅读目标定位有问题。阅读课占了语文课程四分之三的时间。但阅读目标定位有问题。现代语文教学混淆了读懂文本和解读文本这两者的关系。学生可以读懂《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新学期教材发下去,学生最喜欢读的是语文书。为什么语文书会吸引他,因为可以读懂。可是学生一上语文课,他就不喜欢了。为什么?因为语文老师教的是怎么去分析这些读得懂的文章,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策略。抓主要内容、概括中心思想,梳理文章的脉络层次,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作者的写作风格等等。这些学生当然不懂,可教了以后学生是不是自己会分析文章了呢?其实还是不会。三年级教了,教不会;四年级教了,还是不会,一直教到六年级,学生会分析文章了吧?其实还是不会,初中老师继续分析。为什么语文老师这么累?因为我们在教学生学不会的一种本领,你再怎么教他也学不会。


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习阅读的目标是什么?成为一个熟练的阅读者,培养他的阅读兴趣,养成读书习惯,这是我们小学和初中语文教师的义不容辞的天职。至于文本解读,这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读懂文本是两码事。我们错把这样一种文本分析的方法(当然对成人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读书方法)当作教学目标,其实语文老师没有参考书的话,分析文本是不是也不容易?


请看著名作家莫言对语文课的评价:“还有一个不能不说令学生们头疼、令作家们哭笑不得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文本分析。这一招据说是从苏联学来的,不是我们自己发明的。这种方式,违背一般人的阅读心理,或者说违背人们的审美习惯。” 其实苏联的语文课也不是这样教的,我们是在苏联的基础上搞得比他们还要复杂,难度还要高。


那么怎么成为熟练的阅读者?怎么能够爱上读书?首先需要大量积累语词,看到文字符号,他能够认识;碰到词语,他能理解;碰到句子,他能够读出。语词障碍越少,阅读能力就越强。词语没有障碍,句子能够读懂,这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


第二是知识背景。读文章有时候词都认识,句子也通了,但知识背景跟不上,就读不懂。老师们读经济学著作,读哲学著作,是不是感到很费劲,什么原因?因为缺少知识背景的支持。知识背景越广阔,理解能力就越强,阅读障碍就越少。


第三是解码技能。碰到文字符号立刻转码为意义的理解。读英语大家都有这个体会。我有亲身体会,职称考试读一篇短短的文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借助字典才大致读懂。有几个题目做不出来,问女儿这个问题怎么做?她大致扫了一遍,一分钟不到就问我哪里不懂?这就是解码技能的差异。这种技能怎么提高?教一些方法、策略有用吗?没用,只有靠大量地阅读实践!所以成为熟练的阅读者,最好的途径是什么?是读书。语文课把阅读方法策略、写作方法策略作为重点,花很多时间去教给孩子,其实对孩子的熟练阅读技能形成远不如增加学生读书写作时间来得有效。


熟练的阅读技能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养成?苏联教育家经过实验认为,达到流利的朗读需要200小时以上,熟练的默读需要2000小时,才达到半自动化。按照义务教育九年计算,每年读书222个小时,每学期需要111个小时,每周5.5个小时,大致每天一个小时左右。所以学生要每天读书才能成为一个熟练的阅读者,每天都有读书机会,才能够养成读书习惯。学生要爱上读书,最好的途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孩子每天自己读书。


一些发达国家的母语课程,每天都有读书时间。美国是这样,英国也是这样。再来看俄罗斯二年级的文学教材,编了250篇文章。这么多文章,老师没法一篇篇讲的。都说我们学苏联,可苏联不是我们这样子,苏联的文学课也是学生自己读书。


现在大家习惯了语文老师上课就是分析课文,大多数老师不能从讲课文这个怪圈里跳出来,传统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语文教师一定要牢记:阅读能力是学生自己读出来的。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最近《语文建设》发表我的一篇文章 《刍议语言经验积累》,提到课文中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不是里面的方法策略,而是课文中词句语料和作者运用语言的经验。


大家知道ChatGPT,AI智能机器人有强大的写作功能,智能机器人怎么会写文章的?主要是靠大量数据的输入,数据储存越多,写作能力越强大。输入的不是语法知识,不是修辞,不是写作方法策略,而是运用语言的数据材料,数据积累越丰富,学习能力越强,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也就越强。和李昌镐下围棋的机器人阿尔法狗。原来李昌镐还有赢棋的可能,现在人类根本没法与机器人比。机器人怎么学会下围棋的?大量围棋的案例数据储存进去以后,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它就产生自己的学习结果。这给母语语文提供了很多启示,语文怎么学才更加有效?我坚信积累语言经验,大量输入语言经验,对孩子的语文学习最有效。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传统语文教学怎么教?就是多读多背。它不教什么主语、谓语、定语,不教学习方法之类,就是让孩子读、背,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能够阅读,会写文章了。李白不懂这是比喻句,这是明喻、暗喻,但是他会用。多读多背这种方法流传了2000多年,为什么没有发生改变?因为它符合儿童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可惜的是现代语文教学抛弃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走了另外一条路,以知识、方法、策略指导为重点。其实老祖宗留下经验对孩子母语学习更加有效。AI智能机器人的学习过程,对人类语言学习很有启发。


语言经验积累越多,孩子的语文能力就越强,这成正比。五磨教学法走的这条路是走对的。因为把语言经验积累作为语文课主要目标,这样语文课又简单又有效,符合小学生母语学习的规律。符合学习规律是最硬的道理。


下面讨论一个案例。一位老师上《四季之美》,第一段“春天最美是黎明”,让孩子品读: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写了天空,写了彩云;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色彩,讨论哪些是写色彩;接下去讨论用了哪些词语写出景物的变化?一点一点泛着……染着……微微飘着;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接下去用这个方法去品读课文。10分钟指导品读方法,接下去品读课文8分钟,选择春夏秋一个季节自己品读,然后交流。品读方法学生好像知道了,但不一定正确,品读春天用这个方法,品读冬天就不能用,写法不一样。语文老师自以为教的品读方法很有用,其实对大部分孩子没什么用。最后老师设计了一个表达练习,写南京的一处美景。学生写完交流,我发现课文中这些优美的句子、用词、一些好的写作方法,在自己的文章里基本没有体现,课文中这么优美的语言,作者运用语言的经验,学生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学这样的课文,把品读的方法作为重点指导,学生留下的是一堆没啥用处的概念,我觉得很失败。


那么像这样的文章怎么学?我觉得就用“五磨教学法”。读熟课文后,画出你最欣赏的词语句子,再交流为什么欣赏。我欣赏这一句,这位同学和我划得不一样,看谁找的句子质量更高,更有品位。这样的交流是思维碰撞,是相互切磋,互相学习提高的过程。接下去很重要的环节是摘录。摘录句子不能一个字一个字抄,要整句读,整句抄。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经验的内化,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如果这样摘录后再让孩子仿写南京的美景,你一定会发现这篇文章学完后对孩子语言的质量提高起到的作用。孩子也会有成就感。这个句子我以前不会写,现在会写;这个词语我原来不会用,现在会用了。他有了成就感,才能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语文课教学知识方法,学生留下的是一堆抽象的概念。如果改一种思路,重点指向课文语言经验积累,学生留下的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精彩的描写。你说哪一个更有价值?小学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候你输进去什么,它就反馈出来什么。儿童学语言主要方式是模仿学习,即使模仿错了也没关系,他写着写着就通了。如果不写,他永远不会去用这些语言。


所以语文课指向课文语言经验的积累,是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年纪越小,价值越高。到高年段,品读文章、写作的方法,可以稍微渗透一点,还是应该以语言经验积累作为我们语文课主要的目标指向。


这么多年来阅读课为什么越教越难,效率却难以提高?第一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知识课,没有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第二是阅读目标越位,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把重点放在读书习惯培养上,让学生成为熟练的阅读者。第三语文课过度强调知识点的教学,忽视语言经验。

 

( 3月3日吴忠豪教授在“五磨教学法”(桂林兴安)种子教师培训活动中的专题报告点评)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下载资料如链接失效,加各年级的教研群进行交流

添加时备注年级,加小编微信:82306388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统编教材编辑整理

统编教材

欢迎读者分享本文给更多需要的同行者
统编教材普及推广任重道远。但,有您!
统编教材 · 与您同行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



统编教材
研究统编教材教学,助力统编教材的教与学。汇集统编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资料和方法,服务广大使用统编教材的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