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党组书记、会长任鸿斌:以高质量贸易投资促进工作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时事   2024-11-08 06:31   北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以下称中国贸促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刻把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形势任务,找准以高质量贸易投资促进工作助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结合点,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深刻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全球创新版图重构。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时代要求。必须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积极营造保护和鼓励创新的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厚植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刻把握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当前,全球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出新特征,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出现泛政治化、泛安全化倾向,数字化、绿色化成为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大方向。只有努力掌握先进生产力质态,才能在世界经济分工格局和治理结构重塑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深刻把握对外开放这一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各国产业相互交融的今天,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生产要素资源、融入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必须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着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环境,拓展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等新增长点,支持外资企业参与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为指引统筹推进高水平“走出去”,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科技治理,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深刻把握企业这一根本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企业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中的主体,是引领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的关键力量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必须着力培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产业链控制力的一流企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家在资源要素配置中的创造性主动性,支持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大胆探索试错,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发展的良好环境。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恰逢其时、意义深远。新质生产力聚焦原创性科技创新,催生新动能新产业,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也是赢得未来国际竞争优势和主动权的关键。企业应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要求,通过技术创新、设备升级、科研合作、人才交流等,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对于外资企业而言,面对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前景,应用好自身优势,与中方伙伴加强在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持续扩大在华科技创新领域投资,共享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
深刻把握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具坚实基础。
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我国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3.3万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1.91%增至2.64%。“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深空探测项目成功实施,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取得重大原创成果,光伏、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领域实现换道超车,5G网络运用全球领先。
加速释放的市场潜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拓展需求空间。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增强,为形成应用场景优势奠定基础。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强的新产业持续壮大,移动支付、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巨量市场需求持续吸引全球的新技术新产品,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引力场。
日益紧密的国际科技合作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能。我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签署110多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与主要创新型经济体建立数个创新对话机制,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启动多个科技伙伴关系。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同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联合资助科研项目,参与200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参与60多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持续加大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谋划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组科学技术部,对科技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重构。以“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支持科学家大胆探索。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23家国家自创区和178家国家高新区成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随着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和各项利好措施陆续出台,广大企业抢抓机遇,探索生产经营新模式,带动企业发展新跃升。一方面,企业广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创造出“黑灯工厂”等智能化生产方式,以实践驱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成为培育、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企业积极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赛道,加大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创新成果迭代升级,聚焦新领域新赛道打造一流产品、服务和品牌。2023年中央企业、地方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达到2.18万亿元、0.73万亿元,占投资总额比重达35.2%、17.1%。2023年底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47家中外企业首发首展首秀62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立足职能、主动作为,为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贸促贡献
中国贸促会自1952年成立以来,为拉紧中外企业利益纽带、推动国际经贸往来、促进国家关系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未来,中国贸促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的致辞精神,织密服务企业网,扩大国际“朋友圈”,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贸促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助力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支持各地举办高质量涉外经贸活动,促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群发展,助力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拓展全国贸促系统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功能,有针对性地组织跨国公司“地方行”活动,搭建多元投资促进平台,推动更多高科技先导型外资项目落地,助力外资企业在华设立更多研发中心。
促进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依托世博会中国馆,加强与各国在太空探索、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交流互鉴。用好中美企业合作对接等项目,发挥多双边工商合作机制作用,促进中外创新要素和人才流动、技术共享和项目对接。搭建科研主体、经营主体、金融机构交流对话平台,促进培育前沿技术应用场景。完善对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服务。
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办好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增设先进制造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统筹全国贸促系统力量,开展“千团出海”行动,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赴海外参展洽谈,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支持企业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等进口,提升我国在全球高端装备产业链中的参与度。推进应用型智库建设,为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护航高新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聚焦新能源、先进制造、数字科技、智能汽车、绿色农业和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开展“合规强链”行动,帮助企业加强风险防控。培育国际一流调解和仲裁机构。用好中国贸促会企业跨境贸易投资法律综合支援平台,建立“中国独角兽企业国际法律服务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域外法律查明、海外权益保护等涉外法律服务,有效帮助企业定分止争。强化对科技企业商事认证信用评价等服务。
推动营造良好国际经贸环境。依托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工商界活动平台,聚焦绿色、数字等领域议题提出更多中国方案。深度参与联合国有关机构、国际商会等重要国际组织工作,推荐高新技术领域中方代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用好国际会议论坛、与境外工商界互访和例行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平台,广泛宣介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开放合作的重要成果。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11月8日第1版

本期编辑:董大伟

学习时报
《学习时报》1999年9月创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主办,面向全国,服务全党,以各级党政干部和广大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党唯一专门讲学习的报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