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1月7日致电唐纳德·特朗普,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昭示我们,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一个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和国际社会期待。希望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对话沟通,妥善管控分歧,拓展互利合作,走出一条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之道,造福两国,惠及世界”。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面对变乱交织的世界,中美两国如何相处,攸关两国人民福祉和人类前途命运。中美关系需要继往开来向前行,需要为全世界打造新型大国关系的合作样板。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关键是要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这是中美关系一路走来的深刻经验总结,也是两国新时期的正确相处之道。
相互尊重是前提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美两国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没有文明导致的冲突,只有愚昧导致的冲突。文明多样性对于人类的意义和价值,不亚于生物多样性。人类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如果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中美两国要共同尊重“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要共同倡导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客观理性看待别国发展壮大和政策理念,努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发展道路是基于国情之上的国体、政体的选择。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是否能够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谁都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定为一尊,更不应该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强加于人。”国情决定道路,各美其美,没有唯一。中美作为国情不同的两个大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自选择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不把自己的意志和模式强加于对方。
政治上相互尊重,需要社会层面的充分接触,但接触不是为了改变对方,而是致力于夯实民意和社会基础,致力于在认知层面实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战略认知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如果把对方视为最主要竞争对手、最重大地缘政治挑战和步步紧逼的威胁,必然导致错误的政策、采取过激的行动、产生彼此都难以承受的后果。树立正确认知要从两国人民开始,“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都是伟大的人民”,中美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
和平共处是底线
人类历史上,确有国家因强成霸,但国强必霸不是历史铁律。中国数千年积累的历史智慧是“国霸必衰”,而不是“国强必霸”。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向齐宣王解答邦交之道时指出,“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是中国外交的底色,中华文明起源于内陆和农耕,是内敛、防御的文明。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
就今天的中美关系而言,两国不打交道是不行的,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要正确对待中美之间的差异,导致冲突的不是差异本身而是人们看待差异的态度。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朱熹有一首诗《咏红白莲》,前两句“红白莲花共一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所展现的深刻思想就是:包容差异便能够“美美与共”,池塘中有不同颜色的莲花才是最美的。中美关系要有效管控分歧,不能让分歧成为横亘在两国之间的鸿沟,而是要想办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桥梁。中美双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则底线,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多沟通、多对话、多商量,冷静处理分歧和意外。
世界大国之间不论是热战还是冷战,抑或“脱钩断链”,对整个国际社会而言都是危险且灾难性的。中美两国不仅要避免“擦枪走火”,还要为解决全球性冲突贡献力量。2024年10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3.2%。报告说,持续的乌克兰危机和中东冲突引发地缘政治动荡,同时对各国的经济政策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形成了负面影响。此外,许多发达经济体正转向采取更多保护主义措施,也危及经济增长。未来,中美关系如率先实现“自然舒展”,不仅对解决地缘冲突等传统安全问题有益,而且对解决难民危机、应对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有益,对整个世界的和平共处也有极大益处。
合作共赢是目标
中美双方的发展进步是对方的机遇而不是挑战,合作是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45年前,正是合作共赢的战略需求让中美正式打开了冰封数十年的交往大门,双方不仅实现了各自的高水平发展,同时促进了全球经济持续增长。两国贸易在45年间增长了200多倍,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超过7万家美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2024年4月23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最新《美国对华出口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商品出口市场和第六大服务出口市场。就2022年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总额而言,中国是美国3个州的最大出口市场、32个州的前三大出口市场以及43个州的前五大出口市场,仅对华出口就支撑了美国内93万个就业岗位。可以看到,中美两国都从数十年的深度合作中受益。
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不仅使两国人民受益,对国际社会同样如此。正如习近平主席强调的,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当今世界在气候变化、核不扩散、技术变革、可持续发展、共同现代化等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中美之间有巨大的合作空间。2024年5月14日,中国和美国举行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首次会议,双方围绕人工智能科技风险、全球数字治理等问题深入、专业、建设性地交换了意见。美方认为,在很多人工智能话题和应用上,双方当然观点不同,但是大家相信,就关键的人工智能风险进行沟通,能够让世界更加安全。
需要指出的是,新时期中美两国合作共赢的内涵外延都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第一,中国构建的全球伙伴关系,包括美国而非排斥美国。长期以来,西方国家构建全球盟友体系,其逻辑基础是二元对立、零和博弈,其基本特征是内部有等级,外部存在“假想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外交深化拓展平等、开放、合作的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全球伙伴关系比全球盟友体系更有生命力、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全球伙伴关系不是针对某一国,而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具体来说,全球伙伴关系不仅包括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包括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可见,在中国外交布局中,美国被视为伙伴,而非敌人。第二,就国际社会而言,“选边站队”对任何一国都不是好事。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选中国,还是选美国,不应成为单选题,因为怎么选都不是最优解;国际社会需要一个命运与共的世界,而不是两个平行世界。因此,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中美关系是稳定全局、应对变局的必答题,回答此题的不仅是中美两国,也包括世界各国。中美两国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不仅包括经贸关系,也包括国际社会希望中美关系持续向好的各国民意基础,“民意不可违”也是正确相处之道。
总之,应对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特别是应对“大国关系赤字”,格外需要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的分量极重,推进两国关系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战略智慧与定力,需要“愚公移山”,需要确保两国相处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11月15日第2版
本期编辑:王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