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发现和命名地,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地处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冢子坝、九亩堰、大禾场、土地山和杨湾等10余处地点为一体的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屈家岭遗址面积约284万平方米,距今约5900—4200年,是研究探寻长江中游文明起源的重要大遗址。
实证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屈家岭遗址的发现,第一次揭开了长江流域特征鲜明的史前文化面纱。经过考古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屈家岭遗址所处史前文化时期是以水稻种植为主、以粟作为辅的农业经济结构。虽然屈家岭先民还保持着采集栎属、枣属、柿属、芡实和菱属等野生植物的习惯,但成熟的稻作农业已然成为支撑人群生活的主要物质基础。稻作农业在屈家岭遗址各史前阶段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粟和黍所占比重极小。遗址发现国内已知最早的高温黑釉陶,将我国高温黑釉技术提早了将近1000年。而残留物分析表明,遗址出土的陶杯与壶形器和先民的饮酒行为具有直接关联。此外,近年的考古工作,确认屈家岭南部台地存在以大型“宫殿式”建筑F38为代表的屈家岭文化高等级建筑区。建筑F38面积约510平方米,平面整体呈东北至西南向,自北向南分为四间,南端向西折出一间,依据建筑形制及特征,推测其为一处公共礼制性建筑。遗址还发现多组依势而建、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
遗址出土的大量史前稻作遗存、蛋壳彩陶和磨光黑陶,以及高等级建筑区和诸多水利系统等,不仅表明这里是长江中游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也说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同为中华文明的摇篮。
呈现江汉平原早期治水文明的壮美图景
近年来,考古队会同航测和水利学等领域的专家,对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和综合分析。经过系统勘探和多地点解剖,新发现多组水利系统。其中,对熊家岭、郑畈两处水利系统开展了详细的考古工作。
以熊家岭水利系统为例,该水利系统位于遗址的东北部,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溢洪道和灌溉渠系等,是已知构成要素最为齐备的史前水利系统。水坝坐落于青木垱河东—西向支流的河道上,土筑而成。其东侧为蓄水区,与自然岗地合拢面积约19万平方米;西侧为灌溉区,约8.5万平方米,植物考古的研究工作显示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溢洪道位于蓄水区的北部缺口处,出口北抵青木垱河中上游,呈南高北低的走势,将自然分布的基岩面用作溢洪道,展示出“因地制宜”的科学建设理念。
水坝分为早晚两期,晚期坝在早期坝的基础上加高加宽扩建而成。早期坝的迎水面上沉积出淤沙层,其上有包含细小烧土颗粒与炭化杂草种子的灰烬层。晚期坝叠压着灰烬层,表明作为晚期坝“起建面”的淤沙层上曾荒草丛生。先民在对其进行烧荒处理后扩建水坝,应发生在秋冬季的枯水期,符合“农闲时节兴修水利”的行为逻辑。早晚两期坝体堆积明显经过人工拍打、夯实或加固,局部位置显露出因拍打、夯实而形成的“痕迹面”。两期坝体的各层堆积中,绝大多数掺有禾本科植物根茎,应属原始的“加筋工艺”。此外,在早晚两期坝体堆积物中发现“草裹泥”的痕迹。而在熊家岭水利系统的溢洪道入口发现大范围自然分布的泥质页岩基岩面,基岩面的中部存在南北向沟状下切迹象,推测人为对基岩面进行了平整和加工,以便宣泄洪水。同时在溢洪道入口的基岩面上,发现一些明显往出口方向(南向北)倾斜的页岩板,应为宣泄洪水时水流冲击所致,是溢洪道使用的直接证据。
屈家岭遗址的治水范式,再现了江汉平原早期治水文明的壮美图景,水利系统集抗旱与调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等功能于一体,标志着史前先民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这不仅为史前单体聚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细节支撑,也是研究早期人地关系、社会组织等问题的重要考古依据。
展示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的路径与方式
考古工作表明,屈家岭遗址先后历经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史前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文化序列完整、文化发展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也反映了中华文明连续性这一突出特性。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的三个重要阶段,油子岭文化是屈家岭文化的主要源头,石家河文化则在屈家岭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距今5300年前后,勃兴于华中汉东地区的油子岭文化开启了快速扩张,北上随枣,南下洞庭,西进峡江,首次将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纳入统一的文化共同体。油子岭文化早期遗存主要分布于屈家岭,面积约38万平方米。至油子岭文化中晚期,发展形成以屈家岭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和冢子坝共四处地点为一体的大型遗址,确认了水利系统、墓葬区、居住区和陶器生产区等,分布范围约105万平方米,发展为长江中游规模最大的聚落。聚“族”而葬的墓地形态、先进的快轮制陶工艺和磨光黑陶生产技术,生动展示了油子岭文化的社会结构及发展高度。
距今5100年左右,屈家岭遗址所在的汉东地区率先从油子岭文化嬗变为屈家岭文化。至屈家岭文化时期,聚落规模急剧扩大,由105万平方米扩展至284万平方米,社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遗址发现大型水利系统、高等级建筑区、墓葬和铜矿石等遗存,探索到史前稻田的分布范围,出土已知最早的高温黑釉陶。庞大的聚落规模、缜密的水利系统、独特的建筑工艺、成片的高等级建筑,反映出屈家岭遗址作为“壕堰式”聚落的典型特征,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与大型城址同级的新型中心聚落形态,是展现该地区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
距今约4900年,屈家岭遗址迈入石家河文化时期,发现了铜矿石等重要遗存,为探索史前矿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线索。
总之,屈家岭遗址先后历经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史前文化的重要发展阶段,持续进行的考古工作,总体上较为清晰地展示了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的路径与方式。
(作者系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11月15日第8版
本期编辑:王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