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陆之争下篇:“无极”和“太极”究竟哪个在先?

乐活   2024-10-28 17:09   湖南  



陆九渊与朱熹的第二轮交锋


从二人各自的第一封书信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他们各自的主张。


朱熹认为把“无极”和“太极”结合在一起才能够理解本体,陆九渊则认为“太极”就已经是本体了,加个“无极”在前面反而让人容易误解。这是二人的立场之所在,后来的书信辩论不过是问题的继续延伸而已。


陆九渊在第二封信中坚持认为把“无极”搭在“太极”之上是“老氏之学”,“太极”已经是最根本、最高的东西了,何必还要画蛇添足,又加个“无极”呢?要是“太极”是万物之“理”的话,那么“理”便是“中”的意思,所谓的“理”就是“中道”、不偏不倚。“中”字里已经含有“至”的意思了,他说:


“中即至理,何尝不兼至义?”


同时他又反过来说朱熹把“无极”解释成“无形”,实际上是把“极”字当成“形”字来理解。朱熹把本体说成无形状、无方所、无声无臭,反而弄得神神秘秘,类似禅宗了。


朱熹立即回信辩驳,他说周敦颐的“有无”跟老子的“有无”并不是一回事:


“老子言有无,以有无为二,周子之言有无,以有无为一,正如南北水火之相反。”


因为老子把“无”视为本体,把“有”视为本体派生之物,所以才说“有生于无”;周敦颐则仅仅是把“无”视为本体的一个属性,认为“无”跟“有”只是本体的两个方面。在前面的信中他就反问过陆九渊——


“周子之所谓‘无’,是果虚空断灭,都无生物之理邪?”


其次,“中”跟“极”绝不是一个意思,虽然它们都是用来说明“理”的概念。但是


“‘极’是名此理之至极,‘中’是状此理之不偏。”


“至极”跟“不偏”并不是一样的意思,二者不可等同。同时他又澄清自己的观点,说陆九渊以“中”释“极”,他自己却不曾以“形”释“极”,他一直认为“极”是“至极”的意思,即“老兄自以‘中’训‘极’,熹未尝以‘形’训‘极’也。”


朱熹认为禅宗对“太极”的认识非常肤浅,只把它当做“昭昭灵灵能作用”的东西,而儒者则认它为“天地万物本然之理”,并不一样。而且“理”是客观的,难道因为禅宗认识了它,我们就不能对它再进行认识了吗?


陆九渊,号象山


“无极”“太极”之辩的落幕


在第二次书信交锋上,双方的观点已经表达无遗了。


朱熹的回信在淳熙十六年正月寄达象山精舍,那时陆九渊因借兵之役而出山。回来后才看到朱熹的信,见上面有写“各尊所闻”、“无复可望于必同也”的表态,知道朱熹寻求求同存异,因而也就打消了要说服他的愿望,没再回信。


一直到七月,陆九渊去荆门赴任的时候才给朱熹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各尊所闻,各行所知”的失望。朱熹在八月回信道歉,说:“首春之书,词气粗率,既发即知悔之,然已不及。”之后,“无极、太极之辩”也就随之落幕了。古人的谦和有礼,君子之辩,可见一斑。


集合朱陆五封书信,可以把他们各自关于“无极”“太极”的论点简单归纳为两条:


一、陆九渊认为“无极而太极”的说法有道教成分,类似于无中生有,是以“无极”为“太极”的本体;朱熹认为“无极”“太极”只是为了说明“理”,周敦颐所说的“无极”跟道教的“无极”不是一个意思。他虽然援道入儒,但已经改变了道教的思想;


二、陆九渊认为“太极”就是本体,它是“中”的意思;朱熹认为“太极”是“至极”的意思,只是用来说明“理”,但它本身还不是“理”。本体是矛盾的,它“无形而有理”。


朱陆虽然往来争执,但有几个观点他们其实是统一的:


首先他们都不承认无中能生有,在“太极”之前不能有一个“无极”,他们都反对“自无极而太极”;


其次,他们都承认太极有“中”的意思,一个认为“太极”就是“中”,另一个认为“太极”不单是“中”;


最后,其实他们都是道统的传人,都信奉儒家学说而排斥道教、禅宗。


朱陆之辩只是同一个道统思想内的辩论。


朱熹


“无极而太极”究竟是什么意思?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里说:“我们太容易倾向于拿我们的思想方式去改铸古代的哲学家。”有一些范畴和原则是后人提出来的,古代哲学家们并没有接触到它们,但是后人常常把从古人那里推导出来的思想也算给了古人,朱熹对待周敦颐的思想类似于此。


周敦颐从来就没有说过“理”,“理”直到他的弟子二程才提出来。朱熹用“无形而有理”来诠释“无极而太极”,但这不一定是周敦颐的意思,至于他的意思究竟是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因为他说得实在太少。


《太极图》的第一幅只是一个空无的圆圈,这说明“无极”和“太极”其实是同一个东西,“无极而太极”说明的正是二者的这种同一性。


“极”含有“尽头”的意思,因此我们常说“无穷极”。朱熹认为“极”是“名此理之至极”,而“太极”就是“举天下之至极,无以加此者”。因此,“太极”在朱熹的解释中含有本源论的意味,他把“太极”视为在发生论上最初、最高的东西。陆象山则认为“极”和“中”、“至”是一个意思,所谓“极者,中也”。说“无极”也就是“无中”,而“太极”便是“至中”。


如果采用朱熹对“极”的解释,那么“无极而太极”就含有辩证思维。“无极”是没有“穷极”,“太极”是最初、最高的“穷极”。前者空洞无物,后者万物皆备。它们看似完全相反,却又是同一个意思——当我们说“某样东西高远到最高的、没法再高的穷极”时,跟说“某样东西高到没有穷极”有着等价的含义,“最”就是“无”,“无”就是“最”。


“无极”和“太极”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两个相反的东西,但它们却“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其实是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个事物就是本体,就是“道”。


如果把“无极”说成没有任何一个“极”在其中的无穷极,把“太极”理解为高出所有“极”之上,最高远的穷极,那么“无极”和“太极”都只是片面的表述了那个本体,只有在它们统一时,所表述的本体才具有意义。


这个本体朱熹把它称为“理”,“理”是高于万物的最高穷极,万物的起源追溯到“理”时就到了尽头,但这个尽头又是没有尽头。朱熹常常说一开一合,天地之久犹如旦暮,在开端之前肯定还有事物,就如同今日之昼的前面是昨日之夜一样。所以“理”即是万物的起源又不是万物的起源,既是最高远的穷极又没有穷极。


弟子问朱熹“自开辟以来,至今未万年,不知已前如何?”他说:“已前亦须如此一番明白来。”说明他认为宇宙是没有开端的,在开辟之前仍然有存在;弟子又问:“天地会坏否?”他说“不会坏。只是相将来人无道极了,便一齐打合,混沌一番,人物都尽,又重新起。”这种把“最”视为“无”的循环思想是从邵雍那继承来的。


“无极”和“太极”只是“理”的两个方面,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单独入手,都无法认识“理”。所以朱熹说:“盖恐人将‘太极’做一个有形象底物看,故又说‘无极’,言只是此理也。”其实“无极”和“太极”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事物,它们只是用来说明“理”的两个范畴而已。


“太极”说明“理”是高于一切本体,是在一切“极”之上的最高东西,就好像屋极是房屋的最顶端一样。“理”便是道学中的最高范畴。“无极”则用来名状“理”的性质,“理”是最初的东西,只有“气”与它相伴,万物的形与质尚未产生,因而都是无,最显著的特点是“无形”,所以“理”是“形而上者”。“理”乃是无形、无状、无象、无声、无嗅、无物的本体,“理”没有任何东西,它所能有的只是自己。


朱熹认为《太极图说》里的“无极而太极”是用来形容“理”的,因此他说:“上一圈即是太极,但挑出在上。”如果像朱震版的《太极图》那样,在上一圈的旁边配有“阴静”的文字,那么这个图就不是“太极”了,因此朱熹版的《太极图》更符合《太极图说》。


周敦颐


《太极图说》非道教读物,而是道学纲要


与朱熹不同,陆象山说“极”是“中”的意思。陆象山认为朱熹把“极”理解成了“形”,因而说“无形而有理”(其实朱熹把“极”理解为“穷极”,“至极”。之所以单举“无形”来说,是为了突出“理”的形而上特点),这是道教老子的说法。在《太极图说》里,“无极而太极”是“无中而生太极”的意思。


从朱陆之辩中可以看出朱熹是理解矛盾的,而且认为周敦颐是援道入儒;陆象山则更讲究文字释义,弃大同而求小异。朱熹看出了“有”与“无”这两个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发现它们并不是绝对的对立,相反,二者互相包含对方的规定在其中,无中含有,有中含无。真正的无不是纯粹的空洞无物,真正的有也不是完全的充塞实有。因此他反问陆象山:


“周子之所谓‘无’,是果虚空断灭,都无生物之理邪?”


说周敦颐与陈抟、穆俢有学术渊源,就认定他的思想是道教思想,这种逻辑推论是糊涂的。墨子也与孔门有渊源,张载、二程也是出入释老,最终才走向道统,但墨子激烈地抨击儒家,张程也无情的批判释老,这是众所皆知的事实。


朱熹认为周敦颐说的“无极”是为了表述“理”是没有形状、没有方位的实在本体。“理”乃是如此绝妙的东西,是“无”的“有”,又是“有”的“无”,是“无”跟“有”的统一。你说它一切皆兼有,但它又没有形状、没有方位;你说它空洞无物,但它又确确实实存在于万物之中。这与“无中生有”并不是一回事。


       

野鹤易学堂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博大精深。得其精者可以参天量地,粗通亦可趋吉避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