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瓯江畔的一处重要驿站,现在是全国十大最美乡村!温州人的休闲后花园!

旅行   2025-02-04 14:00   浙江  

城,是岁月的沉淀;镇,是文明的集聚。浙江这片土地,散落着一个又一个古城古镇古村落,宛若一颗颗闪耀的明珠,串起数千年的历史文明。

本期文化浙江大讲堂

带您走进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

为您讲述

《诗路明珠:千年古村驿头赋  


瓯江,从山中来,到大海去,绵延八百里,奔流不息,多少文人墨客曾徜徉于瓯江山水之间。在这里,瓯江帆影、百舸争流与两岸青山、古街古村相掩映,给游人以美的享受。

驿头便是瓯江畔充满诗情画意的千年古村之一。

沿瓯江上行,温州市区往西,大约二三十公里便到了驿头村。南枕驿头山,北与永嘉桥头镇隔江相望,西与丽水青田相邻,瓯江绕村而过,一面临江,三面环山,驿头村即在江畔山脚相交的小平原上。这里水、陆交通便捷,在宋代时就已经形成规模村落,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据《温州邮电志》记载:“宋代温州驿道分西北、东北、南向三路,西北路到白沙驿可抵青田。”另有《光绪永嘉县志》载:“宋时,白沙驿在西北,路接括苍界”。由此可见,早在北宋时期,白沙驿就已经存在,称之为“殷川驿阳”,同时,这里是温州城区通往中原地带的最大驿站,是古时南北交通的要道,“驿头”之名也由此得来。

古时,驿站是专门接待过境来往官员和驿传人员的地方,因此驿头不同于一般的村落,有着很深的文化积淀,历代留下丰富的人文古迹。

“因极想驿山泉石之胜,不获如早年驾扁舟相访,坐流云亭,登放鹤楼,与翁痛饮联吟”,明代内阁首辅张璁曾多次到访驿头古村,沉醉于这里的山水风光,在诗画山水间,与友人一觞一咏。

张璁和驿头村的故事,还得从程氏家族说起,张璁和程氏程智是同窗也是亲家,如今的驿头村,有四千人居住,百分之九十五是“二程”程颐、程颢的后人。

2007年程氏宗谱重修,在重修序中这样写道,“吾族鼻祖大中公乃伊川夫子之四世孙,宝庆二年司铎于瓯,后遂家焉。世经人繁诗书继美,迄今凡三十世矣。”

程颐四世孙程懈来到温州,担任永嘉学正,程氏一脉便在瓯江之畔落地生根。二程在政治上主张"以大公无私(理)治天下",因为他说"理者,礼之谓也"。在教育上二程以"明理"作为教育目的,强调"读书将以穷理"。因此在驿头,程懈传承儒家“洛”学的文化经典,为永嘉学派的兴起奠定了重要基础。

千百年来,程氏一族践行着二程的祖训,遂有世德之美,为东瓯之望族,历代书香延续、文脉相承,人才辈出。

驿头程氏至十一世祖程韬时,已是明代宪宗成化年间。程韬与兄弟程奕勤俭持家,广置田园,不仅富甲一方,而且乐善好施。成化十六年,兄弟二人捐粟一千八百斛,相当于现在的60吨左右,帮助赈灾,受到了朝廷表彰:建旌门以表彰程韬,立石以表彰程奕。圣旨走水路而来,顺着瓯江,至白沙驿站上岸,登岸后至圣旨亭,一路皆由青石板铺就。

如今,旌门已经不在,那立石尚存,它竖立在圣旨亭正中央,上题“圣旨旌表程奕尚义之石”的大字,其字迹虽历数百年仍清晰可辨。正如同程氏一族的训诫,历经千年仍深入人心。

时光悠悠,1994年,驿头村来了个大人物——时任非洲加蓬外交和合作部部长的让·平。在驿头,这里的人们都叫他程让·平。因为他的父亲程志平是土生土长的驿头人。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程志平作为第一代走出国门的华侨,几经辗转到了非洲加蓬。他将先进的捕鱼技术带到当地,同时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终于事业有成,成为非洲加蓬著名的富商。由于待人诚恳,讲信用,他在当地很有威望,曾两度当选为爱丁布埃州议会会长,还娶了当地酋长的女儿,1942年生下儿子让·平。

去国怀乡半世纪,程志平自1928年出国经商,直到1985年去世,再也没有回过中国——这,成为程志平终生的遗憾,也成了让·平无法化解的“中国情结”。1994年,时任加蓬外交和合作部部长的让·平第一次回到了驿头,此后,让·平多次来到驿头,感受家乡的温度。他曾说,父亲常常教诲,这里是他的家,是他的根。

如今,驿头村的村口便是一座中非友谊门,这座门楼,不仅讲述着程志平程让平父子俩的家乡情怀,更诉说着村子里走出的上万的华侨对家乡的眷恋。而这份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也离不开先祖们的教导。

一条碧溪穿村而过,古屋与新房次第出现,还有矴步、古树、古桥⋯⋯清新宁静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202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乡村”。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驿头驿阳村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打卡,品味那份属于古老乡村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引来广大学生前来开展研学活动。

这里还有一条建于宋元时期的金山古道:北起鹿城区山福镇和平村(现统称山福镇驿头驿阳村,由原岙底村、和平村、平山村合并而成),南至藤桥镇林路村,往西通向黄公尖,全长约3公里,宽2米。这条古道不仅是是连接村与村之间生活、交流和发展的一条纽带,更是一条有着深厚宗教文化背景的古道,鹿城著名古刹——金山寺就坐落于驿头大岙底大鹏山金山岭,因此古往今来亦是香客进寺烧香拜佛的必经之路。古道虽经历过翻修重建,但大部分仍依然保持明清时期的风貌,其中五百级卵石砌成的石阶完好如初。 

相关阅读:温州这条以千年古村和古刹闻名的风光古道,你可曾去过?





温州古道平台提供下列服务:
国内旅游  户外拓展  景区合作
广告推广  古道建设   航拍视频
联系电话:小金18958781758(同微信)
民宿预订、合作:15167801758(同微信)
 【阅读原文】,预订民宿!
你若喜欢,为温州古道点个在看 


温州古道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