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月底了。今天的内容是九月新书选。从过去一两个月出版的新书中,选出了10本我感兴趣的。
选书一向的原则是:不过于小众,但也不会口水,类别上尽量丰富多元,但大体是我的趣味。
看下有没有你想看的?
👇
插播:不止读书营优惠期最后2天,到9月30日截止。
有兴趣可以点击这里查看具体的介绍。下面是100元优惠券,可以直接领取使用。
下面是正文
👇
01《身后无遗物》
一本散文集,作者是伊藤比吕美。上次推荐老太太写的书,就有人推荐她的《闭经记》。
这本书写的是《闭经记》之后的生活,人生从50多岁进入到60多岁。和写《暮色将尽》时候的阿西尔相比,伊藤比吕美其实还不算暮年,但是生活确实展现出新的挑战,死亡、孤独、衰老,每一个都是新的课题。
散文的好处就是它的日常,让读者可以更亲切的了解另一个人的世界。
02《事件》
安妮·埃尔诺是我这几年提到次数很多的作家,从《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的故事》开始,她的书我都陆续找来看了,也写过不少文章。
最近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出了几本安妮·埃尔诺,《事件》是其中一本。这本书很薄,写的是她年轻时堕胎的记忆。
同时出版的还有《空衣橱》《被冻住的女人》《迷失》《外部日记》和《真正的归宿》。喜欢安妮·埃尔诺的可以看起来了。
03《不信之书》
这本书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詹姆斯·伍德的小说作品,出版于2004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知识分子,写不出博士论文,没什么赚钱的途径,婚姻生活濒临破碎……虽然是讲知识分子的生活,但是很容易看进去,因为语言是真的好,技术没话说。
04《智人之上》
尤瓦尔·赫拉利的新书。
作者化繁为简的能力还是很厉害,传播学的视角很熟悉,问题意识很强。这本书大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讲的是历史,从信息和网络的角度,重新回溯人类的发展;第二个部分则是关乎未来,对于AI会将人类推向何方,做出了一些警告。
之后会来写一下长文。
05《日常的启示:在巴黎知吃思》
之前,推荐过栾颖新的第一本书《那个苹果也很好》。那本书写的是她在巴黎读博士的日常生活,比如因为语言问题造成的误会,比如她的小厨房,她去周围市场的经验。是一本看看看着会不自觉扬起嘴角的书。
这本新书依然写的是巴黎。占比重比较大的是在巴黎的吃。另外也有关于绘本的阅读,和关于日常生活的思索。一本很不错的散文集。
06《在地狱阅览室里》
波拉尼奥的文集。收录了他从1976年至2003年间所撰写的报刊专栏、讲演文稿和其他文章。
其中有许多书评,演讲和散文,总之是一个虚构之外的波拉尼奥。如果你喜欢他的作品,这本书或许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他真实的生活轨迹、文学理念、个人情感尽在其中”。
07《钢琴课》
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最新长篇小说。很长,野心十足。小说通过主人公的一生,串起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涉及美苏冷战、撒切尔上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工党当选、英国脱欧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08《人类新史》
近代以来的历史叙事,总是有一种进步史观,从渔猎到农耕,从城市到国家,这种线性叙事早已根植于我们的头脑之中,那么,这本书就是要来晃动一下,质疑质疑,果然如此吗?
作者之一是之前写出《毫无意义的工作》的大卫·格雷伯,另外一位是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大卫·温格罗。
09《本雅明书信集》
如题,就是本雅明的书信集。收录了本雅明信件300多封。在这本书信集中,本雅明谈到了文学、思潮、创作、社交、旅行、工作和生活。
乔治·斯坦纳说:即使是这些信中较为随意和一时乐观的内容,也笼罩着巨大的悲伤。它们是在欧洲陷入噩梦时寄出的...... 然而,就其本身而言,这是一本令人欢欣鼓舞的书。它颂扬了智力激情的灵丹妙药——人类的思想和神经系统即使在或特别是在面对个人的逆境和悲伤时,也有能力投身于抽象的投机兴趣之中。
另,这本书是由金晓宇翻译的。
10《胎记》
这是一本散文集。作者苏南出生于1990年,在湖北的一个乡村长大。
她的父亲和母亲过早的结合,过早的生下她。父亲的抱负总是在慌不择路中走向接连的失败,母亲的怨恨从始至终没有停止。
这本书中有很多家庭内部的隐疾,被压抑的,不被讲述的伤痕。她的写作中有一种贫穷和“重男轻女”结合在一起的双重挤压,一种巨大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