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的四个错误认识

情感   2024-12-01 20:42  

                                             

若论哪个国家,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最大,那就是美国;若论哪个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受国人关注,那就是美国;若论哪个国家,被误解最多,尤其是被国人误解最多,恐怕还是美国。

因此,纠正对美国最典型的四个错误认知,对当下的我们越发显得意义重大。


一、是宗教的,而非世俗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国充斥着肤浅的快餐文化、急功近利的商品经济、娱乐至死的文化产品,是一个非常世俗的国家。人们追逐“美国梦”,就只是在追求“财富和成功”的功利梦。
事实上,美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宗教国家。从建国前100多年到今天,基督教,特别是清教精神,就一直主导着美国的社会价值观。
正如著名学者钱满素在“美国文明经典译丛”的序言中所说,现代美国的创富精神、知识结构乃至管理体系,全都源自美国特有的“清教伦理”:将财富和道德的追求联于上帝;重视实用和亲力亲为的工匠精神;平等而充满活力的人际关系;以教会为依托,协调各种资源的组织能力……
《逃离英格兰:温斯罗普传》《新英格兰遗产:美国自我的清教起源》等著作,直接将“美国梦”追溯到了17世纪初的清教移民,尤其是新英格兰的第一任总督温斯罗普。
是温斯罗普率领1000多名清教徒逃离英格兰,从荒野中建立了波士顿,并吸引数万清教徒移民北美。他们来到北美,不仅是追求财富自由,更是怀着“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圣徒情怀,要在这块“美地”上开始敬虔的新生活。
此外,温斯罗普根据《圣经》提出了“山巅之城”的构想,确立了“美国梦”的内涵,后来被肯尼迪、里根等人多次引用:“我们要在基督这块磐石上,建成一座山巅之城,传递上帝的亮光,救赎堕落的欧洲,照亮整个世界……”
换言之,基督教会早在美国建国前100多年,就奠定了北美十三州的圣约宪制、有限政府、私人持枪、平民教育等政治传统。并且,他们对美国经济、政治、观念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二、是共和的,而非民主的
很多人将美国视为“民主灯塔”,以为美国的立国精神、政治追求就是民主。但其实,这同样是一个误解。制定宪法的大多数代表,甚至对“民主”深恶痛绝。
宪法起草人麦迪逊说:“民主是由一副由动乱和争斗组成的眼镜,从来与生命权和财产权相左,通常在暴乱中丧命。”
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甚至说:“民主最不稳定、最波动、最短命。历史上的所有民主都会消耗、谋杀自己,并且很快倒退到独裁。”
制宪会议的代表们,汲取了雅典、罗马、伦敦和耶路撒冷的政治智慧,最终建立起一个杂糅了多种政体的“共和制”——总统制是模仿罗马的执政官;参议院照搬了元老院,众议院模仿古希腊公民大会;最高法院则类似拥有否决权的护民官。最终构成了一个三权分立的政体。
托克维尔曾警告“民主容易变成多数人的暴政”。然而即便在今天的大众民主时代,美国的共和体制仍在抵制民主的危害,捍卫人权和法治。比如,为了避免成本高、动荡大的寡头式民主,总统一直由间接选举产生。


三、是国父们,而非国父
很多人将华盛顿视为“美国国父”。华盛顿,不仅“领导民众推翻旧政权,赶跑侵略者,并建立一个新国家”,而且战争结束后立即放弃军权,拒绝登基称王;担任两任总统之后,拒绝继续连任。这样伟大的人,的确配得上“国父”这一头衔。
然而,美国民众心目中的国父,其实是个复数——“Founding Fathers”,就是制定1787年联邦宪法的各州代表,包括亚当斯、杰斐逊、富兰克林、汉密尔顿等100多位耀眼的政治家、实业家和思想家。
正如《脆弱的联合 : 汉密尔顿 、杰斐逊和麦迪逊》所描述的——美国工商业立国的发展路线,是汉密尔顿奠定的;美国宪法和建立中央政府的精神,是麦迪逊推动的;美国保护人民基本权利的精神,则是杰斐逊捍卫的;而具有清教精神的富兰克林,更是被视为“第一个美国人”。
尽管后来因治国理念爆发了党争,但国父们仍然坚持公开的竞争、艰难的妥协,使国家维持着“脆弱的联合”,实现了“既要公民自由,又要国家强大”的紧张平衡。
可以说,美国的诸位国父,是人类历史上一群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且道德高洁的伟大群像。


四、是“分裂”的,而非统一的
很多人常以东方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理解美国联邦与50个州的关系。
但其实,美国从来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而是一个“地方自治”的国家。美国国父们基于分权制衡的考虑,在宪法中设置了联邦与各州的“纵向分权”。联邦政府掌管着军队、外交、发行货币、联邦法院等全国政治。
而各“州”(state),一直都是独立的国家,拥有真实的自治权力,包括自己的州宪、刑法、财政等等。
联邦政府无权干涉各州的自主事务,美国总统也无权号令州长。比如,奥巴马总统就曾因为插手亚利桑那州的移民政策,招致共和党女州长的公开斥责。而美国乡镇的地方法规、基础建设,都是由居民议会自主建立、私人联合。这种自下而上的地方自治,可以追溯到建国前。而1787年联邦宪法,是经过北美十三州逐个批准后才正式生效的。
各州只是基于宪法原则自愿加入“美国”,理论上都可以脱离联邦。比如,菲律宾和夏威夷都曾受美国“托管”,但是在二战后,菲律宾投票脱离美国,夏威夷自愿成为美国第50个州。换言之,先有个人和地方,才有美国;自治在前,联邦在后。
正如《处女地》一书所揭示的,美国19世纪的西部大开发,一直是私人主导的。而这又使北方获得更大的力量,打赢了内战,维护了联邦。
可见,不存在一个整体的、“铁板一块”的美国。真实的美国是自由人的联合。著名学者刘军宁说:“印象中,美国是世俗的、科学的、进步的、民主的。事实上,美国是宗教的、道德的、传统的、共和的。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无论是抨击美国,还是赞赏美国,无论是关心社会转型的人,还是正在竭力“融入美国”的新移民,绝大多数人对美国的了解,都只停留在道听途说、媒体渲染和影视作品。
因此理解真实的美国,更加必要且紧迫。但由于种种原因,市面上介绍美国的著作多是国人的二手解读,或是陷入概念丛林,且缺乏系统性。
为此,诚挚推荐“美国学”研究权威钱满素教授主编的“美国文明经典译丛六书”(独家):
《新英格兰遗产:美国自我的清教起源》、《半片面包 : 美国权利法案争议始末》、《逃离英格兰:温斯罗普传》、《脆弱的联合 : 汉密尔顿 、杰斐逊和麦迪逊》、《处女地:作为象征和神话的美国西部》、《无尽的纷争》。美国学者从美国建国前直到内战后,从政治、信仰、经济等视角系统梳理,帮助你立体、深度、鲜活地认识美国 。



往期精选

普京暗示特朗普“不安全”用意何在?美国的文化战争与政治极化

为何社会的怨气、戾气越来越重

汉娜书房
让我们的声音被听见,用观念影响视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