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观众、自媒体都在炮轰麦琳,觉得被她整破防了,甚至很多观众打电话抵制李行亮的商演,理由竟然是不想成为麦琳的“血包”,这究竟是观众“入戏太深”还是不想看到麦琳身上自己的影子?
01
一档《再见爱人4》“夫妻离婚真人秀”节目,何以变成了社会热点话题,就在于3对嘉宾的人设,也是当下婚姻矛盾的3种典型类型。杨子黄圣依代表的“大男子爹味婚姻”、葛夕刘爽是一对网红由以前的“势均力敌”因男方投资失误变成了“女强男弱”,麦琳李行亮是经济上的“男强女弱”、情感上的“女强男弱”、麦琳是不挣钱的家庭主妇,也是“普通人”人设,可她在婚姻中却想处于情感高位,老想李行亮来哄她、提供“情绪价值”,这种反差让观众“爱恨交加”,他们纷纷站到李行亮一边,为他鸣不平,希望他离开麦琳找到一位更尊重他、理解他的爱人,可让观众意想不到的是,麦琳处处扫兴、不满、发脾气让李行亮无助,一度情绪崩溃他却不愿意离开她,两人“床头打架床尾和”,观众觉得被节目欺骗、上当受骗,把情绪发泄到麦琳身上,然后抵制李行亮,认为他们在传达“畸形的婚姻观”。
我倒不觉得他们在传达“畸形婚姻观”,应该是他们“本色出演”,他们来参加这档节目就不是为了“离婚”而是找找婚姻中的问题,李行亮需要借助节目提升自己的名气,麦琳一切以李行亮的事业为重,这可能是很多观众不喜欢她丧失了个人主体,这也是很多家庭主妇不快乐的原因,因为她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丈身上,于是,在情感上就变成了“客体共生关系”,但她自己不自知。她用付出,为丈夫、孩子好来引起关注,但她的付出未必是对方需要的,当她停止付出她会失去价值的依托因此会加倍付出,一旦得不到情感上的回报,她会失落,不满甚至变成情绪上的愤怒攻击,这会让对方觉得莫名其妙,于是就变成了“你追我逃”的关系。麦琳并不像网上的恶评,说她多么的坏,她曾经也是一位开朗的姑娘,遇到李行亮,她愿意支持他的音乐,去摆地摊挣钱,跟他一起北漂吃了不少苦,说明她并不是单纯看重物质,李行亮现在有钱了收入完全由她掌管,可她为何还不满足,还不快乐,这是观众不理解的点。
她是害怕自己没价值,而她的价值不是在外面找一份工作,而在于她的观念,是认为从爱的人身上得到爱的回报这就是她的价值。这种“投资式的爱”会让自己、他人都不快乐,因为你会过于在意细枝末节,从他人一句话、一个言行来进行评判,然后上升成爱不爱的核心问题,从而怀疑婚姻的价值,让两人陷入“情绪的漩涡”中。
02
麦琳为何能成为节目的“顶流”,盖过扬子黄圣依等明星,就在于她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她就是很多被困在情绪里,有了物质上的满足,但依然不快乐,被“浪漫爱情”规训的都市小妇人。
她的音乐人丈夫李行亮,本来被很多“普男”寄予了希望,从一个“孤儿”、北漂逆袭成音乐明星,有了不菲的收入、北京大平层,两个孩子还有保姆,他应该享受被尊重、有品质的生活,可他还是困在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捆绑式情感关系”里,这是很多网友对他怒其不争的原因,也反映出男性的情感焦虑。他有经济能力解绑,但他心理能力、精神力量都很弱,他在心理上依然是一位“孤儿”,需要一个家,麦琳给他的安全感,而妈妈式“指责、控制式的爱”又让两人痛苦。他们的症状并不是婚姻带来的,而是两个本来心理有“创伤”的人,在婚姻中的情感互动中触发出来了,两人的情感互动模式与他们原生家庭、从小的形成习惯有关,这因此不是换一个人就能解决,而是要认识到内在的问题,去觉察、成长,改变情感相处相处模式。
“有毒的婚姻关系”往往是“有毒的原生家庭关系”的延续,如何才能打破这种有毒的关系,不再在其子女身上重演?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是一部有关疗愈情感创伤类很实用的书,书中不仅有大量案例、觉察自己的理论,也有实践的方法。
作者苏珊·福沃德是国际知名心理治疗师,她还著有《情感勒索》等畅销作品。麦琳的不快乐,与她早期情感被忽视、没有得到父母关注、认可有很大关系。她是不是来自“有毒的家庭”,这不太好说,因为所有的父母都有不足之处,我们自己也在教育小孩子上面犯过错误,多少也给孩子造成过伤害,但不能说我们是“有毒的父母”。那么,如何判断父母的行为是否“有毒”、孩子是否中毒呢?苏珊·福沃德认为很多家长,他们的负面行为模式是持续存在的,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这些就是伤害型父母了。他们表现出对子女的伤害可以用“有毒”来形容。这些父母加之于孩子的情感伤害,就像化学毒素一样蔓延至孩子整个身心,而孩子遭受的痛苦也会随着成长不断加深。这一界定中的“持续性”和“反复性”也有例外,比如性虐待和身体虐待的伤害太过巨大,往往一次就足以给孩子造成重创。不论小时候的经历如何不同,是常常挨打还是遭受言语、身体上的虐待,中毒子女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大多惊人相似:自尊心受损已经由此引发的自我毁灭式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感到毫无价值,不讨人喜欢而且一无是处;中毒的子女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因为父母的虐待而自责。他们在成年后,会继续背负着身为不称职子女的罪恶感,很难建立起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要判断你的父母是否有毒,或者曾经有毒,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很多人都与父母关系紧张,但不足以说明父母在情感上对子女造成了伤害。苏珊·福沃德在书中列举了7种“有毒的家庭模式”类型,分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称职的父母、操控型的父母、酗酒型的父母、身体虐待型父母、言语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体虐待型、言语虐待型、性虐待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也很好界定,他们对给孩子造成身体、心灵上明显的伤害,我们着重讲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称职的父母和操控型的有毒父母类型,这些家庭模式要普遍,但觉察和界定却有难度,对子女造成的伤害相对要隐蔽一些。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有毒的家庭模式类型中,作者举了28岁桑迪的例子:桑迪是一位28岁的棕发女郎。她一直想和丈夫要一个孩子,然而两年了都没有怀上。丈夫一直对桑迪很好,桑迪却因怀孕失败对丈夫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她很沮丧,更对自己充满自责。她常常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权利活在这个世界上而黯然伤神。在与桑迪的交谈,作者了解到桑迪家庭信仰天主教,父母从小对她非常严厉。桑迪发育早,12岁就引起男孩注意,父亲为此十分恼火,第一次与男孩约会就被父亲辱骂“将会下地狱”。她15岁不慎怀孕,父母知道后简直气疯了。桑迪想堕胎乞求父母在流产同意书上签字,却遭到了他们的拒绝。最后桑迪只好以死相逼。这段痛苦的回忆让桑迪感到羞愧。她一直想重新获得父母的爱,但父母却总是旧事重提,并把桑迪今天怀孕失败归因于过去的流产行为。苏珊·福沃德说桑迪使她感触最深的是,除了她父母的行为给她造成的痛苦之外,她还在竭力为父母开脱责任。桑迪一直在为父母的行为辩护,她试图想说服自己是咎由自取,而父母坚定的宗教观则在加大她的自责。桑迪意识不到父母对她的残酷,她甚至用“否认”童年遭遇的方式来美化父母,并且合理化父母的行为。桑迪坚信“父母是完美的”,这也是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伤害的子女的共同特征,他们会通过否认来进行自我欺骗,但心中的愤怒却不会消失,于是就很容易把不满转移至自己和配偶身上,就像桑迪对丈夫产生严重不满、对自己充满自责。34岁的莱斯是一家体育用品店的老板。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除了工作什么都不会做。他的婚姻完了,是因为他的妻子厌倦了和一个机器人一起生活,所以离开了他。同样的事情又发生在他新任女友身上。他恨透了这样的结局找到了咨询师。
《再见爱人4》里的李行亮他虽然从事音乐,在歌词里描写的很浪漫,但他在生活并不擅长表达情感,这也是让麦琳“抓狂”的地方,一个从小缺乏认可,缺乏言语鼓励的女孩,她就需要很多言语上的爱。这个案例里的莱斯也是不会表达情感,因为他只能在工作中找到一点自信。从小,他的父亲几乎就是“缺失的”,父亲经常出差,母亲身体不好,他很小就要承担由父母担当的责任,做个“小大人”,照顾弟弟,他没有时间玩耍,也无法摆脱忧虑。既然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回应,他便学着否认自己的需求。他的存在就是为了照顾别人,至于自己则无关紧要。这些被“剥夺了童年”的孩子,他们被迫与父母交换情感角色,他们所背负的负罪感和责任感会一路跟随他们步入成年阶段。在父母期望的驱使下,小莱斯很早就明白,自己品行的好坏基本上是由对家人付出的多少来衡量。成年后,来自父母的外部需求转化为他内在的需要,他获得自我价值感的方式就是工作。他们没有合适的榜样去学习如何爱别人和接受别人的爱,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也没有吸取到任何的情感滋养,于是,索性关闭了自己的情感之门。让孩子做个孩子,作者认为当家长把责任强加在孩子身上,家庭中各个成员的角色就变得模糊、扭曲甚至颠倒了。这就是“不称职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因为他们在孩子的情感发展关键阶段,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孩子的自我认同感难以建立起来。父母“不作为”或者“不称职”对子女产生的毒副作用不像身体虐待、言语虐待、性侵害那些容易觉察和界定,身体虐待、言语伤害等打骂都是“有所为”,而不称职的父母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恰恰是疏漏。还有一类喜欢“操控型”的父母则是属于“有所为”,他们会以“这都是为你好”控制孩子,不许孩子走到街道上,不许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去掌握和承担失败的风险,孩子总会觉得无助和不满足。这类父母与前面讲到的“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他们都有基于对自己生活的不满,以及对遭到遗弃的恐惧。这些父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同样也受这样“有毒的养育方式”影响,然后又把这种模式复制在子女身上,以至于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有毒家庭体系。
因为所写内容容易“擦枪走火”,曼话空间已经几次封号,请关注小号!
血与火的战斗,叙利亚再次爆发内战第二大城市阿勒颇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