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留给政治的六个教训

情感   2024-12-05 21:41   天津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群居动物。人离不开政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因此对弥散在身边的政治,有一个清醒的认知,相当重要。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留下了无数政治教训。其中至少有六条,是我们认知政治的绝佳开始,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时时思考。


-1-

有效统治是必要的


16世纪初,马基雅维利写出了《君主论》,为分崩离析的意大利指明出路:一定要建立强有力的国家,而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是强有力国家的前提。
一个世纪以后,英国学者托马斯·霍布斯完成了《利维坦》,认为惟有依靠一个有效的国家,才能终结“人与人的战争状态”。


又差不多过了一个世纪,美国人由于受制于邦联体制的软弱无力,决定制定新宪法,他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所有这些思考,都在表示,凡人类群居的地方,就必有统治。


所以说,历史留给政治的第一条教训是:有效统治是人类社会的必需。有效统治的前提是国家建构。国家建构,一是建立起能垄断暴力的军队、一体化的官僚体系与有效的税收系统;一是国民普遍对国家的认同。

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以前已经完成了现代国家的建构,但对于索马里、阿富汗、南苏丹这样的落后国家,能否拥有一个有效的国家,仍然是它们今天面临的首要问题。



-2-

权力必须受到约束


国家固然是必需的,权力固然是必需的,但只要打开历史教科书,就能看到滥用权力带来的社会苦难。


事实上,权力不受约束不仅带来社会问题,对掌权者本身也未必有利。权力争夺常变成殊死搏斗。

▲凯撒遇刺 

公元395年到1453年的拜占庭帝国,共出现了107位皇帝,但仅有34位正常死亡,9位死于战争或事故,其余64位要么被迫退位,要么因被毒死或刺死等方式死于非命。
从思想上看,自英国的洛克以来,很多思想家都以不同方式阐述了约束权力的重要性。从实践上看,自英国1215年签署《大宪章》,到美国1787年制定宪法,政治制度设计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约束权力。这都表示,必须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所以说历史留给政治的第二个教训是:权力必须受到约束。

▲1787年宪法

迄今为止,人类约束权力主要有三项发明:一是用宪法法治来约束权力;二是用民主投票来约束权力;三是用分权制衡来约束权力。从具体操作来看,发达国家花了很长时间才逐渐摸索出这一套政治发明。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套制度绝不是靠简单移植就能成功的,而是需要一个自我建设和集体学习过程。



-3-

好制度使坏人变好,坏制度使好人变坏


如果一个职位上的政治家,制度不赋予他适当的权力,他就做不成什么事情;如果制度赋予他过大的权力,就容易放纵他、败坏他。
中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天壤之别,朝鲜韩国发展程度的天差地别,都说明了制度的重要性。
所以说,历史留给政治的第三条教训是:好制度使坏人变好,坏制度使好人变坏。

但制度的问题,不仅在于制度本身,还在于制度是怎么来的、如何运作的。只要制度不是外部强加的,制度就一定是政治博弈的产物。无论是1787年《美国宪法》,还是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都是政治博弈的产物。而制度创设以后,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运行这套制度,因为任何制度都是由人来操作的。比如,不少国家在转型时刻很容易制定出一部新宪法,但新宪法又很容易被抛弃。


-4-

分歧与冲突是永恒的


人类真实的政治生活,始终充满着分歧与冲突。阶级上,富人和穷人的观点从来不一样;身份上,来自不同族群和宗教的人们往往政治认同也不一样;意识形态上,有的人主张有限政府和自由市场,有的人主张更大的政府和更多的干预。
这些分歧,永远不能完全消除。所以说,历史留给政治的第四个教训:分歧与冲突是人类政治的永恒主题。
因此,所有人必须接受人类本身的不完善性,没有完美的乌托邦其实,冲突与分歧对一个社会来说,并不全然都是坏事。

比如,英格兰议会就来自于贵族与国王之间的冲突,普选权就来自于工人阶级与社会精英之间的冲突。这些政治发明最初都是作为政治冲突的解决方案而出现的。



-5-

观念的力量是巨大的


人们常说,政治是利益的博弈。但利益的作用往往被高估了,而观念的力量常常被低估了。
正如经济学者凯恩斯所言,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们的思想,都比我们一般人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很多政治家执政时,他们的思想资源,往往来自于上一代的思想家们。活着的政治家往往是已故思想家的奴隶。
比如美国制宪先贤,追随着洛克、孟德斯鸠的思想,召开了奠定美国繁荣的制宪会议;
里根、撒切尔夫人,追随着哈耶克米塞斯的思想,开启了英美两国80年代的改革;而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得益于我们开始相信市场、法治的力量。
所以说,历史留给政治的第五个教训:观念是塑造政治的重要力量。更进一步,改变世界的有时候不是事实,而是对事实的认知。比如民主国家的外交,不会把个人行为视为国家行为。这同样是观念的力量。


-6-

政治是妥协的艺术


没有冲突,就没有政治;而没有妥协,政治就只能以暴力冲突收场。英国大宪章运动、光荣革命有妥协,才有了英国工业革命和之后的百年日不落帝国;
美国制宪会议联邦党人反联邦党人、民主派共和派有妥协,才有了美国的世界性崛起;法国大革命没有妥协,是大屠杀、恐怖统治和长达百年的政治动荡。
所以说,历史留给政治的第六个教训是: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中国的主流文化传统,习惯于“毫不妥协”并暴力回答一切挑战。妥协意味着无能、软弱、受挫、丢面子等等。所以斗争的结果往往两败俱伤、鱼死网破。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妥协不仅是一种制度安排,而且是一种文化,一种行为方式。
越是在财富清零、生死攸关的政治环境,越需要掌握强大的思想武器,越需要汲取全人类的政治教训。遗憾的是,对古今东西政治进行系统梳理的优秀著作,在中文界屈指可数。

为此,店长荐书诚挚推荐“政治学通识八书”(含独家):分别从大陆、台湾和西方视角切入的三本政治学入门读物:《政治学通识》《政治是什么》《政治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政治学三个最重要分支——政治经济学、国际政治、政治哲学的通识读物:《政治经济学通识》《理解全球冲突与合作:理论与历史》《政治学说史》。还有两部拓宽政治学视野的典范之作《国际政治的社会演化》《比较政治学》

八套书系统全面,作者与内容涵盖古今中外,豆瓣评分均在9分左右,是快速上手政治学的绝佳套装。


往期精选

哈里斯赢了吗?马斯克评论说,你希望当前趋势再持续4年,还是真希望改变

在野党发起对尹锡悦的弹劾,韩国的“戒严风波”与政治动荡

汉娜书房
让我们的声音被听见,用观念影响视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