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北京师范大学胡霞课题组揭示了高寒生态系统土壤SOC、微生物和三维孔隙网络结构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学术   2024-12-09 10:49   北京  

点击上方

  关注我们

北京师范大学胡霞课题组选取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海拔的六个典型高寒生态系统,结合CT扫描、元素分析和PLFA分析,探究了土壤三维孔隙结构、SOC和土壤微生物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
研究发现,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寒生态系统表层土壤孔隙的平均角度和表面积呈线性增加,下层土壤大孔隙度、孔隙连通度和表面积密度亦呈线性增加;随着海拔升高,深层土壤微生物丰度呈现“U型”变化趋势,而表层微生物丰度则无明显变化规律。土壤孔隙结构主要通过孔隙表面积来影响根系养分的输入和吸附,从而影响高寒生态系统SOC和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a)及典型生态系统景观图示(b-高寒草甸,c-高寒荒漠,d-草甸灌丛混合生态系统,e-高寒草原,f-温带草原)

图2 表土与底土微生物丰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图3 典型高寒生态系统土壤孔隙结构参数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图4 沿海拔梯度孔隙结构、环境因子及土壤理化性质对表土(a)和底土(b)微生物影响的方差分解分析



本研究于今年10月14日以“Alpine SOC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assembly were buffered through soil pore structure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为论文标题发表于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学生王睿哲为论文第一作者,胡霞教授为通讯作者。课题组毕业生赵云朵、潘朋宇和张佳璐亦对本论文做出了重要贡献。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冻融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结构、碳组分与微生物的影响,42371107)资助。



编辑 | 王睿哲
审核 | 胡霞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在线浏览论文主页

天然有机质研究情报
介绍天然有机质研究相关的经典文献、热点方向和最新资料,助推天然有机质化学特征和环境行为研究和发展天然有机质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学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