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功能有啥用?

文摘   2021-12-20 09:16  


相信每个做PM的小伙伴都多多少少从不同人口中听过这句话,“这个功能有啥用啊”“这个产品有啥用啊”(如果没有听过那说明你真的很幸运!)。

 

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上就是对方表达了对产品的不认同,算是产品经理职场沟通中的常见场景了,在争取各种资源以及和各个业务方串讲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判断。

 

所以本篇想理性讨论下,如果遇到这种问题应该怎么办,除了沮丧的情绪,还能干点啥让情况不更糟而是更好,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见脑图。

(点开可查看大图)

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如何优雅应对“这个功能没啥用”


在没有足够的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的情况下,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被情绪主导,被否定被不认可的情绪涌上心头,没有办法理性继续推进问题。

 

所以优雅应对的第一步,是稳定自己的情绪。

 

学会处理批评和否定,这些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都太正常了。产品作为一个低门槛工作,人人都可以是产品经理,每个人都可以judge。

 

虽然UED也是半个产品经理,但是UED说美没人敢说不美,你能说你的审美比设计更好嘛?


但是产品经理说这个对用户有价值,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说,我是用户我觉得这个没价值,你还没法反驳。

 

所以从我们选择做这份工作,就意味着可能要克服很多阻力去推进一些我们想坚持的正确的事,而且是想尽办法克服一切阻力,只要事成了,中间的过程,受不受委屈,有多少人否定,其实并不重要。(有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气)


 


虽然道理简单,但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我们可以慢慢尝试,第一次第二次可以归咎于生疏,让情绪占上风,但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就要学着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牢记一件事情,“你可以否定我的需求,甚至可以否定我,但不能砍我需求”,只要不砍我需求,爱说啥说啥,I don’t care。


牢记我们的初心是,克服万难,推动需求上线。

(图源网络,侵删)


另一个面对“被否定”的常见误区是,急着去解释和获得肯定。

 

我之前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如果有人在需求串讲的时候,对某个小细节提出一些质疑,我就会很着急的去说服他。


从我是怎么调研,怎么分析数据,怎么得出结论,为什么这么考虑说起,结果是打乱了整个串讲的沟通节奏。

 

人家可能只是一个小疑问,并不构成阻塞性意见,但我太急于说服对方,太急于让所有人都认可,在需求评审的时候花费大量时间去获得单个人的认可,导致时间把控不到位,真正该细讲的内容讲的不够充分,耽误了会议的效率,消耗了其他参会者的信任。

 

这类问题其实可以说“会上时间有限,这个细节一会会后我们单独沟通,我先继续往下讲”。

 

稳定情绪之后,可以开始理性解题了。



 

被“他”否定真的很重要吗


但正式解题之前,还有一个比解题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评估重要性和影响范围。

就好像解bug一样,不是所有bug都一定要修复,如果影响范围仅限于老版本,且复现步骤及其复杂,只影响到极少部分用户,就不一定要花时间去解决,可能性价比极低。

 

-1️⃣重要性。

这个人有没有对这个需求的一票否决权,虽然有点现实,但是确实要学会抓关键角色,比如你老板,老板的老板,研发老板,这些重要的角色的认可是一定要获取的。

 

对于研发,也要尽可能获得研发1号位的认同,如果是从他们口中提出的否定,一定要极度重视,并且进一步去沟通他们为啥不认可,不认可整个需求还是不认可部分细节。

 

除了一号位,还有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关键角色,也需要关注他们的评价。

 

比如我之前在推送里夸过的一个研发哥哥,虽然并不是研发leader,但他的靠谱程度有目共睹,产品都相信他开发的需求质量一定高,研发都相信他写的代码一定结实。


所以,从他口中提出的质疑,一定要谨慎对待和回答,避免导致大范围的不信任。

 

如果识别不是关键角色,那就看情况了。

 

  • 我们要意识到其他人不是产品经理,没有你那么全的信息,咱们也不可能在需求评审把所有的背景讲的那么清楚。

  • 退一步,即使讲清楚了,也有可能由于他们本身不是这个需求的目标群体,无法对我们的目标用户共情,所以认为没用。

  • 再退一步,即使他们能共情,也有可能单纯就是喜欢嘴炮,热衷于否定别人(当然不是说要恶意的揣测别人,只是说什么情况都有可能,我们要理性面对被否定)

 

面对这种非关键角色,有精力的话可以去沟通,去获取更多认可。没精力的话,忽略就好,继续该干嘛干嘛。

 

 

-2️⃣影响范围

除了重要性,还需要识别一下影响范围。比如在需求评审等重要场合,公开的负向评论有可能影响到其他人对需求的看法和评价,不容无视,需要尽快解决。

 

不过,这不就和我刚刚提到的case有冲突了嘛,一下子说需求评审的时候不要急着说服别人,可以先安抚一下对方会后找他沟通,以免耽误时间,一下子又说需求评审上的负向评价要尽快解决。

 

这俩不是自相矛盾吗?

 

到底要不要当场解释清楚,我觉得在于当这个人说出自己的疑惑或者反对意见的时候,是不是获得了其他人的潜在认可。

 

如果当他表示了对某些细节的不认可从而diss你的需求的时候,很明显只代表他的个人意见。


在座没有其他人表示认可,大家也没有被他所带偏,那么不用花太多时间去急着解释,安抚对方情绪,建议会后沟通,然后接着讲就行了。

 

但如果当他发表完意见的时候,你发现在座挺多人都表示了认可,说明他们心里也有这些疑惑。


或者这个人比较有影响力,无形之中说服了大家,大家也开始趋向于认为这个需求还有待商榷,还有一些值得质疑的细品的点。

 

那这个就不再是单点问题了,需要及时的当场沟通清楚。否则大部分人都跑偏了,后续你讲的内容大家也听不进去了。

 

至于到底怎么辨别是不是大多数人都被对方说服了?

 

这个就需要考察产品经理的察言观色能力了,对方表达不认可的时候,底下其他人什么反应,有没有人在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所以再强调一次,这个时候不是陷入自我为中心,感受到被否定和自我崩塌的时候,聪明人在一边审时度势一边思考对策,根本没时间沉溺自我

 


 

如何说服一个人


按照上面的评估方法,如果重要性低,影响范围小,那就该放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重要性高,影响范围大,那为了确保需求能上线,一定要想办法说服这个人。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有效说服一个人?

 

这个是最近在脱不花老师的《沟通训练营》中学到的,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大家。说服一个人的方法=自己说话有分量+击穿对方心理阈值。

 

1)自己说话有分量

其实这个大家生活中都能有体感,刚刚提到识别重要性的时候,就提到了两类人,领导和高影响力的人,他们说的话更有分量更值得重视。


反之亦然,如果你是领导或者人群中高影响力的人,你说话就更有分量,更容易说服别人。

 

当然这不是说领导说的话一定就是圣旨,但相对而言,职级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能力象征,职级越高,能力一般越强,能力强的人说出的话大概率经过了深思熟虑,大家天然的信任感更强。

 

所以,我们如何让自己说话更有分量?

 

  • 方案A:努力当领导(也是个思路,核心是努力提高自己能力,职级是一个体现

  • 方案B:努力做个高影响力的人。

 

我们主要讲讲B方案,当然,这里指的高影响力是正向的影响力,“代码杀”“破坏王”“需求变更小能手”不算是我们现在提到的高影响力。

 

在和研发的沟通中,高影响力来自于靠谱。


在长期的合作中,作为产品经理,如何建立一个靠谱的形象,这个话题在之前的推送中已经提到过了,这里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小伙伴戳“六月工作思考|努力做一个靠谱的产品”)

 

不过,这些远水解不了近渴。

 

拿到具体的实战中,我手头的这个需求,要怎么样说服研发给我做呢。


关键我也不知道对方觉得我靠不靠谱,有多靠谱,或者说我就是第一次和这个研发沟通,以前和其他研发建立的影响力纽带根本不work。

 

那么,让本次沟通的说服力大大增强的秘诀就是强准备

 

只要你准备足够充分,充分到别人想到的你也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你也想到了,且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和考虑,就好像打辩论之前思考反方论点一样,知道对方要问什么,猜到对方怎么立论,才知道怎么反驳。

 

无论别人怎么问怎么盘都盘不倒你,击穿对方的心理防线。通过强准备来让对方感知到你是有备而来,而且充满信心。


那么问题来了,强准备可以准备些啥呢?

 

technically,准备你想得到的一切,多准备点总是没错的,因为你不知道哪个细节才能超出对方预期,让对方感知到你的强准备。

 

比如说面试场景,本身能力素质够硬是前提必备的,此外你可以提前了解这个公司,你可以提前在脉脉上查一下你的面试官名称,了解他的过去经历,去了解他之前做过的产品(当然,耍小聪明,了解对方喜好并且投其所好这种歪路子不鼓励),你可以在牛客网和各种地方查面试面经,看看自己是不是还有没准备到的地方。

 

再比如跨部门协作的时候,希望对方部门和你合作,那首先要知道对方要什么,对方部门的核心OKR是什么,我们的这次协作是否有机会协助对方完成他的O,进而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KR,找到共同目标是完成协作说服对方的第一步。

 

此外,提供一个小技巧,能够大大增强说服对方的概率,这也是多次需求串讲实践得到的。这个技巧就是讲故事

(真的超级好用的讲故事大法)

很多时候,开发不认可的原因在于,没有足够的同理心,很难代入我们所描述的场景,所以理解不了目标用户在该场景下的痛点,从而无法理解需求的价值。

 

为了帮助对方共情,可以通过举实际例子或者讲故事的方式,来帮助对方共情。


人天然就是喜欢听故事的,在故事中植入你想表达的观点,说服力会大大增强。

 

比如说,我之前提过一个需求,主要目的是打感知。


类似于你住酒店的时候,酒店会通过给卫生间的卫生纸折角来让你感受到“房间已经被精心打扫过了”,我提的就是一个类似于“给卫生纸折角”的需求,但是开发普遍觉得用户不需要这个,这个没什么用。

 

所以我在需求串讲的时候,面对这个问题,给开发讲了一个小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你暗恋的女孩有胃病,医生让她每天吃早餐。所以你开始每天早上偷偷往女神的桌子上放早餐,这的确是她最需要的东西,但是怎么让她感受到呢?

 

可以在某天不经意的时候假装落下你的小笔记本,笔记本上写着,周一早上要去护国寺小吃给女神买早饭,周二要准备小米粥和鸡蛋,周三要准备xxxx。让她不经意间发现,原来不是每个人桌子上都会长早饭,原来这些都是你精心准备的,原来你默默为她做了这么多。


而我们这次要做的需求就是,做一本小册子,让用户也能感知到,我们做了什么。



这个故事效果拔群!(也许大家都有过一个暗恋的故事吧hhh~),总之在大家的笑声中,疑问自然解散了,需求串讲也很成功。

我大胆猜测,看完这篇一周后,大家可能不记得这篇讲了啥,但是记得有一个暗恋的故事🤦‍♀️)

 

2)击穿心理阈值

其实强准备已经是击穿心理阈值的方法之一了,但这里还有一个隐藏在大气层的说服技巧。

 

刚刚提到的方法,是说在需求串讲的现场被质疑或者否定了,怎么样去当场说服别人。但其实要求的难度还挺高的,要被质疑的那几秒钟判断是不是要立即解释,并且要想好怎么解释才不会越说越糟。

 

隐藏在大气层的说服技巧是,将风险前置,把说服这个过程战线拉长,并且分成单点去击破。

 

吹风指的是在正式的串讲或者沟通之前,先用各种方式把消息放出去,让对方大概听说这么个事,而不是完全陌生(大家对于完全陌生的信息可能会下意识的警惕甚至反对)。


而且越是大事,越要慢慢吹风。

真·吹风.jpg


吹风的实战技巧是其实和我老板学到的。

 

背景是下半年本来我们部门有个重点项目,项目还没正式立项之前,我老板就开始通过周会也好,各种正式非正式渠道也好,给我们的合作部门吹风,鼓吹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和重视程度。

 

于是当我们真正开始落地实施的时候,老板层面基本都拉通了,而合作方也差不多都知道我们有这么个事儿。

 

真正业务上沟通的时候变得无比顺畅,不用花很多时间去说我们有这么个项目,然后有多重要。


大部分时候,大家都表示,行行行,不用多说了,我已经知道这事儿了,也知道有多重要,老板层面已经拉齐了需要高度配合,你直接说需要怎么配合就行。

 

吹风的重要性在此可见一斑!!!(呜呜呜我老板tql!要是能围观一下怎么吹的就好了

 

除此之外,脱不花老师还介绍了一个风险前置的说服小技巧,也是非常神奇!

 

这个技巧就是,道德绑架之化“敌”为友。

 

如果你已经可以预知到某些人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或者质疑,或者你拿不准某些关键角色是不是能认可你的方案,那就前置沟通而不是等需求串讲。

 

既然他的意见这么重要那确实值得单独沟通,这也考验我们识别关键角色的能力,毕竟单独沟通是比较花时间的

 

此外,你不一定非要他认同,而是充分考虑他的意见,并且按照他的有效意见进行修改,把他的建议充分融入你的方案。

 

这样串讲的时候,你可以说,“关于实现链路的部分,也非常感谢xx同学的宝贵建议,帮助我们规避了xx问题和风险”。

 

这样,对方就不会再坚持反对了。


毕竟,没有人会反对他自己。我们成功的化“敌”为友。

 

我在工作中真实碰到的案例是,我在跨部门沟通的时候,特别害怕一个研发,就是X哥。我非常认可他是一个超级靠谱的研发,因为他会抠细节抠的非常细,所以最终实现的时候会非常流畅。

 

但是这也意味着他对产品文档要求很高,如果产品文档有没有细化的逻辑和细节,在他眼里就是不及格考卷,就会毫不留情的diss。

 

比如“这个需求根本做不了,太多边界没有考虑到了”。

 

之前很多次被大哥在串讲现场diss,但是我太紧张了,完全没有get到他希望我细化哪个部分,哪一块逻辑。

 

所以参照这条技巧,这次项目串讲之前,我在自己尽量想的足够细的基础上,在正式串讲之前先单独和他前置沟通,并且诚心请教,“那,x哥你觉得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补充吗?”。

 

然后大哥给我提出了从代码实现层面还有哪些逻辑不完善,哪些场景和边界需要处理。最终在正式串讲之前按照他的意见进行了细化,串讲过程就变的很顺利了。

 

(内心窃喜!知识就是力量啊友友们!之前真的怕的要死,不知道本次串讲会不会被diss,甚至有点每次有X哥参与的串讲都紧张的开始磕磕巴巴的。)


 

 最后,如果有些人就是死活没法被说服,但是又越不过去怎么办?


那就小火慢炖。

(图源网络,侵删)

虽然火很小,但只要持续时间足够长,一定能炖烂。


核心点在于在不把对方搞烦和惹怒的情况下,充分沟通,找到可以立足的共同目标,挖掘对方不同意的原因,慢慢优化和迭代,直到给出对方能接受的方案。

 


 

说服与被说服的自我反思



关于这个题,还有一个值得反思的点,我是一个难以被说服的人吗?

 

之所以反思这个题是因为,这周小伙伴西番哥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意见,提到了一个词,叫做“温柔的压迫”

 

之所以用这个词是因为,很多时候和我沟通时,虽然我没有黑脸,也没有很凶,虽然是一直是笑着说的,却是不容置疑的语气,不允许任何反对意见的那种,which means我其实自己也是一个难以被说服的人。

 

我在费尽心思考虑怎么说服其他人的时候,我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不怎么好说服的人。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我叭叭叭的吐槽别人难沟通,难被说服,结果我自己也没好到哪去。

 

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之前提到的开发X哥难沟通的背后,是对需求品质的把控,而且是能够通过不断完善需求去获得他的认可的。

 

而“温柔的压迫”的背后不是我的意志力多坚定,多不被花言巧语迷惑,是来自于我性格的两个方面:急躁和好胜。

 

比较急性子的性格导致我很多时候希望事情尽快如我预期一般推进,很多时候自己心里有了倾向的答案之后,只听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和自己认同的信息。


对于自己不认同的信息,倾向于直接打断不让人说完,然后把强行输出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

 

这种性格万一以后当领导了,那员工可太惨了😭😭。所以我得尽快改正,不要成为我自己讨厌的那种人。唉,管理能力是比产品能力更大更难的一门课

 

好胜心强导致我不太能接受反对意见,和男朋友吵架的时候,虽然后边已经慢慢意识到自己错了,但还是不肯承认,而且试图找到对方的错,证明是两个人都有错。


和开发以及合作伙伴的沟通也有这个毛病,喜欢挑别人的错,逻辑漏洞也好,考虑不充分也好,反正想尽办法找错。

 

这种无法被说服,是不讲道理的那种拒绝沟通,长此以往,对我自己和对合作方都不好。

 

所以,非常感谢我亦师亦友的小伙伴西番❤️,先是大部分时候都先肯定我的方案,不直接反对或者否定(不然的话我肯定是听不进去)。

 

然后慢慢吹风,指出我可能的一些问题,陪我一起优化方案。


最后用“温柔的压迫”这个词完美总结和点出了我的问题所在但又顾及了我的面子,让我能够心平气和的接受问题并且意识到问题所在~沟通技巧和段位高太多了,神仙同事🐂🍺~

 

今天的推送就是这些啦。主要是以需求评审的常见场景——“这个需求没啥用”入手,介绍了怎么应对这种场景并且提高自己的说服技巧,也反思了自己在沟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希望对小伙伴们的职场沟通会有一丢丢帮助。

 



推荐阅读


聊一次拼多多面试经历:如何为拼多多增加100万新用户
春节期间的一些感想
我所理解的「产品宿命论」
产品经理的商业模式



更文不易,你点击“在看”的样子真的很美👇

壹叔
书籍「产品之旅」作者,资深互联网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