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高血糖,何时需要药物干预?

文摘   2024-11-12 06:00   重庆  



  血糖超过这个范围,就可以判断为高血糖


  高血糖的范围通常是指血糖水平超过了正常值,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测量维度:


1.空腹血糖:正常空腹血糖水平在3.9~6.1mmol/L(70~110mg/dL)。如果空腹血糖水平≥6.1mmol/L(≥110mg/dL),则被认为是高血糖。


2.餐后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正常应≤7.8mmol/L。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mL),则被认为是高血糖。


3.糖尿病的诊断切点: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是诊断糖尿病的两个切点。


 4.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称为“空腹血糖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称为“糖耐量异常”。


  综上所述,高血糖的范围通常是指空腹血糖≥6.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是用于诊断和评估高血糖的一般标准,具体的治疗和管理方案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个体情况来确定。


  这个时候,就需要应用药物干预高血糖了


  控制患者高血糖的策略是综合性的,单一策略并不可取,需要采取包括生活方式管理、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和应用降糖药物等在内的综合措施。当满足以上条件时,就需要应用药物干预高血糖了:


1.血糖水平:如果初次诊断时空腹血糖水平高于126mg/dL(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高于200mg/dL(11.1mmol/L),并且这种高血糖状态在随后的测试中得到确认,通常需要立即开始通过饮食和运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并搭配药物治疗。



  2.对于大部分患者,建议在诊断2型糖尿病时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一线药物的选择需综合考虑患者一般情况和危险因素,通常使用二甲双胍。


3.新诊断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化血红蛋白≥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并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新诊断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胰岛素并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方案可在血糖稳定下降后进行调整。


4.生活方式干预后的血糖水平仍然较高:对于那些通过改善饮食和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的调整后仍未能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患者,药物治疗通常是必要的。这通常在诊断后的3至6个月内进行评估。


5.血糖目标与患者个体情况:个体的血糖控制目标会根据年龄、伴有疾病的风险、糖尿病病史长度和其他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例如,年长患者或那些有严重并发症风险的患者可能有更宽松的控制目标,这可能会推迟药物治疗的开始。然而,对于大多数患者,如果经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后血糖水平仍旧高于目标范围,便需要开始药物治疗。


  总之,是否需要药物治疗高血糖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血糖水平、生活方式的调整效果、个体的血糖控制目标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应这样做


  童强教授特别指出,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就是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并对血糖控制的风险/获益比、成本/效益比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以期达到最合理的平衡,所以具体何时开始药物治疗、选择何种药物治疗方案,还是应该咨询医生。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分为口服和注射两大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及生活情况,个体化选择。

  口服药物。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而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奈类药物(如贵格列奈)、噻唑烷二酮(如吡格列酮)、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如利格列汀、西格列汀)是主要联合口服降糖药物。

  注射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和胰岛素是主要注射用药。前者还具有一定减肥作用,后者降糖作用强效,但需要关注低血糖风险。

  高血糖是非常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及时干预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时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高血糖导致的远期并发症风险。


药物治疗,应这样做


  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就是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健康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风险等因素实施分层管理,并对血糖控制的风险/获益比、成本/效益比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以期达到最合理的平衡,所以具体何时开始药物治疗、选择何种药物治疗方案,还是应该咨询医生。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糖药物分为口服和注射两大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及生活情况,个体化选择。


口服药物。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和药物联合中的基本用药。而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奈类药物(如贵格列奈)、噻唑烷二酮(如吡格列酮)、α-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如利格列汀、西格列汀)是主要联合口服降糖药物。


注射药物。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和胰岛素是主要注射用药。前者还具有一定减肥作用,后者降糖作用强效,但需要关注低血糖风险。


  高血糖是非常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及时干预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必要时的药物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高血糖导致的远期并发症风险。 


文章来源于中国妇女报,版权或知识产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选用仅用于科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若有异议,请及时联系删除。

医药汇通

每一次分享都想与你同在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医药汇通
传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让人们少生病,生病后少花钱。适合所有人群阅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