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辩手老吐槽“老国辩判准”,但其实老国辩的判准也变化过很多次。
93和95年,评委侧重文稿华丽和引经据典,这也促进了国辩成为当时收视最高的节目之一,那时候大众对辩手的期待也是一种精英文化活动。但93和95的判准,也造成了辩论赛过于注重修辞而轻视逻辑,过于重视演讲而轻视交锋。
后来97和01国辩大陆兵败,整个大陆辩论圈的判准大转向,变为了重视形式逻辑的攻防。这样的好处是交锋感变重了,辩论技巧在那个时期有了大发展,但坏处是出现了很多脑残立论(如“网聊有聊”),也带来了收视率的下降。
到了07国辩,判准又开始回收,开始注重论证和价值,之后直到末代的10国辩,判准都是侧重内容的。
2013年是一个重要分水岭,那年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和新国辩正式出世,并第一次用纯辩手评委作为主体(之前是教授评委主体)。
为了扭转当时传统辩论赛不看攻防的问题,彼时的评委(也就是僵尸恐龙那批人)有意识采用白纸典范。在这个时间点,这种判准对辩论普及推广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侧重内容不容易标准化),也顺应了那几年民间辩论活动发展的需求,但也带来了14年新国辩麻绳这种争议判罚。
但当辩论不断普及和下沉,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早年新国辩和世锦赛的评委都是顶级辩手出身,他们即便是“白纸裁典范”其实也是带着很高的常识和论证门槛的。但地区赛和网辩赛里,很多随队评委采用了毫无门槛的“白纸裁”,就会把“白纸裁典范”演变成“白痴裁典范”,让各种胡说八道、不合题、反人类的论述获胜,这造成了很多乱象,加剧了社会对辩手的恶性印象。
于是有意思的是,2016-2019年活跃的一批辩手(现在都是评委了),早年都是技术流出道,并且早年判准都侧重攻防。但这几年,出于责任感,他们也都逐渐将判准转向侧重内容。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转变什么,只是相对现在的环境,早年的“攻防型辩手”也变成了“内容裁”了。
我个人是内容派,倒不是觉得内容比攻防高贵,而是我一直主张辩论应该出圈,而侧重内容更有利于出圈;侧重攻防会带来小圈故步自封,当然这却有利于竞技标准化。
拉长时间看,没有什么判准是绝对正确的,我猜测在未来,这样的动态变化还会发生无数次,只有不断调整才能顺应环境的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