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杂谈:立论托大不一定代表深度,也可能是离题了

乐活   2024-10-27 00:02   江苏  




初中的时候,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作文不要写爱情,当时全班议论一片。语文老师解释说:“虽然不鼓励早恋,但爱情不是写作中禁忌的话题。不让你们写是因为,你们年纪太小压根不懂爱情,写出来的那些在阅卷的成年老师看来非常幼稚可笑”。

多年之后回看很多青少年的文字,觉得老师说得太特么对了。


这两年圈内倡导内容辩论,这是好事,但很多辩手对此产生了新的误解。

比如有的辩题,本意就是比微观的,很多辩手却因为微观比起来吃力,直接说“这题目微观无意义,让我们比宏观吧!”然后立一个虚空浮躁的大论,打了全场。这么做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如果一个题目本意是比微观,你非要旱拔价值,会给评委一种“你打不过所以逃了”的恶感。

第二个更大的问题是,你该不会以为比微观要论证,比宏观就不要论证了吧?实际上,一个宏观的立论,论证的难度只会比微观立论要困难一百倍。因为你论证个体尚可以用心理学等佐证,论证宏观的时候需要引入的材料就太多了,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历史学、宗教学等诸多方面,很多甚至官方讨论百年没有定论。

可很多辩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觉得自己立了一个大论,就该得到评委的青睐,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有深度”。



有的时候,当某一个队伍在国际赛打出了一套富有新意的“角度立论”后,其他队伍便开展了拙劣的模仿。却只模仿皮不模仿骨,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

打个比方,早年港大在新国辩打了一套“天外飞仙”立论,因为张哲耀和熊浩的宣传广为流传。于是很多学校就开始了拙劣的模仿,打所有的文本题都来个“这是作者设置剧情冲突的需要”。

但原比赛为了贴合这个角度,是做了很多的演绎的,并不单纯一个概念打天下,模仿者却做不到细节,输了后还怪评委不懂行,也是非常难评的。


总之,如果你要做大立论,比如动不动从人类视角看问题,这固然可以。但请注意也配套上论证、展开和演绎,不然单纯寄希望于评委眼前一亮然后心证给你,多少有些冒险了。


辩论
华语辩论网是2001年成立的以辩论为主题的公益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