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比赛的终点,是思考真正的起点

乐活   2024-10-08 20:26   湖南  

辩论比赛的终点,是思考真正的起点




01

建议打辩论的朋友们,至少读5本书



有用的建议,主要是这个部分。


如果辩论也有专业基础课,我想有几个领域,是不应该缺席的。


具体到建议,希望打辩论的朋友们,至少读5本书。


第一,是读一本普通逻辑或法律逻辑的教材。


不要嫌弃它简单,不要嫌弃它枯燥,请从第一章开始,从定义、概念、命题等等最基础的概念开始,一章一章读下来。每章的课后习题,都按照要求一道一道做下去。等你完成了全部的练习,接受了相对完整的逻辑学的基础训练后,再去看辩论比赛,就像庖丁解牛,哗啦就开。


我自己当年入门读的书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普通逻辑(第五版)》,黄白封面,二十多块钱。虽然里面的例子很陈旧,颇具时代气息,但内容全面、深入浅出,特别是后面关于符号逻辑推理的部分,只要认认真真读完书做完习题,养成用符号逻辑思考命题的习惯,会有很大的进步。


第二,是读一本社会心理学的教材。


这是因为,说服行为本就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既然辩论是说服的艺术,自然应该了解说服过程的心理学机制,然后才能再实务中有的放矢。


此外,辩论比赛中的不少心理学理论,特别是跟态度、印象、人际关系等相关的问题,都属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所以,系统了解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方法,对于辩手而言,很有必要。


我自己读的第一本社会心理学教材,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社会心理学,蓝色封皮,引进翻译的美国教材,写得很好。至今给学生上心理健康课,还会不时翻阅,以资备课。


第三,是读一本哲学史的教材。


这是因为,哲学是现实问题的元命题。当你头脑中对哲学史有一个大致的轮廓,那么不论遇到什么辩题,你会下意识地将它放置在脑中的知识图谱里,然后迅速地厘清这道题目的核心分歧。所以,打辩论的读哲学,至少能在出论和攻防时提高效率。


此外,哲学本来就是爱智慧,而最早的哲学思辨,甚至主流的哲学思辨,就是通过辩论的形式展开的。打辩论的读哲学,也算是“文艺复兴”,回归本业了。

我自己读的第一本哲学导论书,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当时是第六版,蓝色封皮,大开本,很有分量。全书读完,顿觉豁然开朗,读其他书也更清晰了。


此外,不少同行会推荐所罗门的《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这本书也不错。它用问题的方式展开哲学史讨论过的主要议题,对于培养问题意识有一定的帮助。可惜这本书写得太简单,启发性有余,而知识容量相对不足,需要补充原典,或者与其他教材培养互鉴,方有效果。


如果有兴趣、有条件的,也建议你读柏拉图的对话录,《理想国》《克力同》《苏格拉底的审判》等篇章都不错,毕竟苏格拉底的诘问法,本身就是辩论。而他的对话录,就是最好的辩论实录类教材。


第四,是读一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材。


这是因为,辩论比赛中的论证,实质上就是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来解释某个社会现象,这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如出一辙。系统学习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对于理解什么是论证、怎么论证、用什么方法论证等等问题,很有帮助。


一般最常用的书,是艾尔·芭比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美国引进的教材,深入浅出、内容全面,可读性很强。不少学校的考博考研用书也是这本。


国内作者,风笑天老师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教材也很实用,用了都说好,就不多介绍了。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北大陈琪老师翻译的,政治学家范埃弗拉的《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这本书用非常精炼清晰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理论,已经如何检验理论的问题。而在辩论比赛中,立论就是建构理论,驳论就是检证理论,整个辩论的过程,就是围绕双方建构的理论展开交锋的过程。所以,理论的思维对辩论比赛非常有用。


第五,是读一本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史或思想史。


比如萨拜因的《政治学说史》,麦克利兰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瑞泽尔的《当代社会学理论》等。之所以建议大家读一本思想史或理论史,也是为了帮助大家扩充自己的理论储备,完善“理论军火库”。用理论的视角理解辩题,才能有足够的深度、高度,分析问题才更透彻。


此外,北京大学苏力老师的《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写得相当精彩,文章中融立论、驳论、质询、资料呈现、价值升华于一体,堪称辩论人的表达标杆。建议你抽出一些时间,反复细读他的某一篇文章,然后揣摩辩论中的表达方式与细节。经年累月,定能大有收获。


总而言之,和任何工作实务一样,理论学习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实现从“经验直觉”向“理论自觉”的转化,自觉地运用理论的方法展开分析和讨论。


以上,既是建议,也算是作业。如果能扎扎实实读下来5本书,至少立论能有很大的进步。


02

辩论比赛的终点,是思考真正的起点。



我曾经有个习惯,就是遇到大赛,每打一道题目,就会读1到2本书,沉下心来思考。


后来,发现其他队伍不是这么做的。大家的做法是,拿到一个题目,速速出论,然后把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磨攻防、找例子、塞资料。


临阵磨枪,确实不是太经济,但那些年读过的书,对我帮助很大。


我有另一个习惯,就是比赛之后,每一道打过的题目,都会留在脑海里。


然后当我读文献、看书、刷知乎、聊天、上课,看到和这个题目相关的讨论和资料时,就像遇见一位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忍不住要去跟他聊聊天。


聊什么呢?就是聊聊,如果当初遇到了这份资料、这个理论、这本书,我会如何理解这道题目。看似只准备一周的辩题,大概会在脑海里停留很多很多年,他们会相互对话,会提醒我,学无止境,这个题目大概还能有更好的解法。


就这样日积月累,可能我读书不多,但对于那些经历过的辩题,总归还是有很多新的思考。


我想,这就是辩论这项活动给予我的馈赠。


辩论比赛当然要求胜求晋级,但这不能限制辩论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辩论,于我们这些打辩论的人而言,是思维锻炼的游戏,更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如果以后,你遇到讨论过的辩题,见到相关的资料,希望你也能像个老朋友一样,和他聊聊天。


因为,辩论比赛的结束,是思考真正的起点。


03

一点牢骚:打辩论的,真的还需要多读书吗?



曾几何时,辩论圈流行过这样一句话:


“辩论的胜利,就是读书的胜利”。


那时,人们认为打辩论就要多读书,知识就是弹药,唇枪舌剑岂有赤膊上阵的道理?


据说,国辩手的集训,就是在短时间内密集地读很多很多书,听很多很多讲座,然后上场比赛。


这种训练方式是真是假,我没有机会考证。但作为一个传说,它流传开来的这一事实,大概说明,在一段时间里,至少在人们的观念中,辩论人应该多读书。


什么时候,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呢?


可能是资料包的流行?


有人说资料包是预制菜,吃多了味觉会变迟钝,此话有理。


因为“资料包”的流行,意味着读书的意义更具体,也更实用、更功利了。推理的过程、思辨的过程、理论对话的过程,似乎都变得多余,而只有最后的结论是有必要的。


“88%的受访者认为巴黎开幕式办得很好”。


看,这句话多好啊,有数据、有结论,直观清晰,好用爱用。


可是,作者是怎样做的抽样呢?


问题是如何设计的呢?


这里抽象出来的“好”,是如何测量评价的呢?


他们判断它“好”,是基于怎样的标准呢?


这88%的人,采用的标准,是一样的吗?


他们的标准,合理吗?


为什么合理?哪里不合理?


还有其他的标准吗?


另外那12%的人是怎么想的呢?


我知道讨论问题一定要有理有据,要有资料、有证据,但是如果将“论证”抽象、窄化成资料,将书籍矮化成数据资料包,那一定不是一个对知识负责任的态度。


但是,资料包能赢比赛。


——好用,爱用。


我的个人观察是,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可能读书越多,越不利于在比赛上取得优势。


道理很简单,因为你对一个问题了解地越深入,越知道其背后的复杂性,越会对这个问题心生敬畏,继而知道分寸,不敢乱说话,不敢随意下判断、作结论。


但对方未必不敢下结论,评委未必能理解这个问题背后的复杂性。


结果往往是,简单粗暴的推论逻辑+简单粗暴的资料堆砌,就能简单粗暴地赢下比赛。


于是,论点不重要了,场面优势才重要;理论深度不重要了,攻防密度才重要;逻辑推理不重要了,资料扎实才重要。


毕竟,评委会说,这是竞技辩论,看的就是拳拳到肉的交锋,是资料拆解的细腻,长篇大论、理论思辨,请出门右转,学术会议上见。


打辩论又不是写论文,更不是大学老师上课,内容太多,打不出来,只会输比赛。


然后大家就用短交锋,打短逻辑,举短例子,突出一个拳拳到肉的短平快竞技。


赢了的,继续去赢下一场,一直打到世界冠军;输了的就回家,该干嘛干嘛。

这样对吗?


也许吧。


但我希望大家能多一些思考,讲点有意思的。


别浪费这个舞台。


最后,祝福各位,天天开心,结业快乐。

常联系。


往期好文

辩手不应有裸辩的态度,但要有裸辩的能力

拉长时间看辩论判准的变化

小议辩论中有关量的逻辑问题


排版|董雨

素材|陈韵如

审核|黄纤雅 王露颖 许纳微


辩论
华语辩论网是2001年成立的以辩论为主题的公益网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