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一切治愈,都是自愈
文化
2025-01-26 17:38
四川
作者 | 帆书 · 蓝蓝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
今天给大家解读一本既专业又好读的心理学故事书——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
。
这本书荣登《纽约时报》《时代》《人物》等媒体年度必读书榜单。
让我们一起打开这本书,重新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吧~
知乎上有个提问:“在如今焦虑遍地的当下,我们应该怎么过?
高赞回答是:
“不争不抢,不慌不忙,自我疗愈,按照自己的节奏,从容随性地生活。”
就像《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讲述的就是有关自我疗愈的故事。
这本书,刚上市就荣登《纽约时代》畅销榜,出版两年总销量超七十万册。
作者洛莉是一名资深心理治疗师,她把四位来访者和自己诊疗的真实故事,集结成书,帮助无数人摆脱焦虑的桎梏。
其中,有人遭遇丧子之痛,有人渴望抚平原生家庭的伤害,有人刚新婚就罹患癌症,还有人一辈子活在别人的错误里。
他们因不同的人生困扰,陷入焦虑迷茫的境地,被折磨的痛苦不堪。
最后在心理治疗师的帮助下,他们各自找到了治愈自我的方法,走出情绪困境,得到了自我救赎。
看完书中的故事,你就会明白: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而最终能拯救你的,只有自己。
打破原生家庭的诅咒,才能实现自我救赎
二十五岁女孩夏洛特,
从小生活在一个缺乏温暖关爱的家庭里,母亲抑郁,父亲飘忽不定,很少回家。
为了得到父母的一丝关心,她故意喝醉、逃夜,甚至早恋,但依旧没能如愿。
夏洛特无数次怨恨自己的原生家庭。
可不知不觉间,长大后的她陷入了原生家庭的诅咒中。
她不停地和多情的男人约会,只为补缺曾经失去的父爱。
她用酒精麻痹自己孤独难过的心灵,只为填补内心的空虚寂寞。
甚至找到洛莉,要求她暂时充当自己的母亲,享受一次渴望已久的母爱。
而洛莉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不能抱有幻想,觉得还能改变自己的童年。
只有这么做,你才能去创造更好的成年生活。”
被唤醒的夏洛特终于意识到,与其奢望改变已有的出身,不如主动打破原生家庭的诅咒,救赎自己。
之后,她选择加入戒酒协会,不再只用酒精麻痹自己,遇到不愉快时,她会找朋友聊天,或出去旅行。
一段时间后,夏洛特发现,即便没有父母的关心,自己也能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成年人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就是阻断原生家庭的重复性伤害。
父母只是我们的起点,但无法驾驭我们的人生。
只有接纳不完整的家庭,原谅不完美的父母,让自己释然,才能走向理想人生。
如同一句话所说:“原生家庭并不是一生的诅咒,它带给你的伤,你可以自己去治愈。只要你愿意走出来,一定可以活出全新的自己。”
停止对自己的苛责,痛苦才会远离
“蠢货,到处都是蠢货!”
每次来到诊疗室,约翰都会气愤地吐槽身边人的“愚蠢”,
好似只有他一个人聪明智慧。
其实,在他看似强势刻薄的外表下,藏着一颗饱受悲痛折磨的心。
约翰,曾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相爱的妻子,懂事可爱的一双儿女。
然而,一次全家外出游玩时,约翰因手机来电分神,与一辆越野车相撞,儿子盖比当场死亡。
幸存下来的约翰,认定是自己害死了孩子,整日活在愧疚自责的痛苦里。
他每天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死亡,不敢在家里谈论有关盖比的一切。
就连对后来出生的小女儿的宠爱,约翰都认为是对儿子的背叛与遗忘,与妻子的关系也日渐恶化,争吵不断。
为了掩饰自己的脆弱,他用吐槽的方式,发泄内心的压抑情绪。
洛莉鼓励他:
“你要努力成为一个好爸爸,允许自己拥有正常的情绪,哪怕是释放心中的愤怒。
与家人自然地谈论盖比,才是真正的放下愧疚,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有所改变。”
在洛莉的开导下,约翰心中压抑已久的情绪突然爆发。
一阵放声大哭后,慢慢平静下来的约翰,终于放下心中愧疚,不再苛责自己。
回家后,他主动和妻子谈起盖比的话题,毫不掩饰对小女儿的疼爱,对身边人的态度也变得温和起来。
生活中的你我也曾如同约翰一样,一遇到自己掌控之外的打击,就满心自责,整日活在自我消耗的痛苦中。
直到放下对自己的责怪,心灵得到解脱,才幡然醒悟,越是自我谴责,越困苦。
很赞同《自我关怀的力量》中的观点:“仇恨无法克服仇恨,自我评判也无法停止自我评判,只会让人不断强化痛苦。”
过度从内心讨伐自己,不但化解不了困扰,反而会让痛苦加倍。
停止对自己的苛责,让心回归安宁,才能远离痛苦。
原谅别人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六十九岁的瑞塔,是一名独居老人。
第一次来访时,她就告诉洛莉:“如果自己的生活在一年之内还没有改善,就在七十岁生日时自杀。”
二十岁时,瑞塔和一位成熟迷人的学长结婚,生育了四个子女。
却不曾想,外人面前帅气绅士的丈夫,在家里是一个喜欢酗酒家暴的人。
瑞塔本想带着孩子逃离这个家,可一想到自己无力承担孩子们的生活,只能继续忍气吞声。
而孩子们对母亲逆来顺受的初衷并不理解,只有满心的厌恶。
十几年后,瑞塔终于有机会带着孩子离开暴力的丈夫。
但她一直活在对丈夫的憎恨中,对孩子缺乏关心与照料,母子关系日渐疏离。
而孩子们,除了让瑞塔寄钱,没有一个人愿意再见她。
洛莉知道后,建议瑞塔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在重建新生活的过程中,慢慢放下心中恨意。
瑞塔捡起喜欢的绘画,去艺术大学给学生上课,参加公益活动。
她因画结识了新朋友,还在垂暮之年遇到了灵魂伴侣艾伦。
她主动给每位孩子写信,承认对儿女们造成的伤害,希望得到他们的谅解。
七十大寿那天,瑞塔居然收到了孩子们谅解她的回信,她也终于释怀多年心结。
王尔德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事。因为一个人,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经历越多,你就会越明白,生活是自己的,没必要为了一些往事与烂人,耽误自己的人生。
原谅别人的错,让心态释然;解脱自己的心,生活才能转弯。
接受命运无常,过好当下人生
书中说,世上总有让你羡慕的好命之人,也总有人比你运气更糟。
三十三岁的朱莉,属于后者。
她努力多年,终于获得大学的终身教职,和相爱三年的男友走进婚姻殿堂。
可就在她欢喜享受人生幸福时,却在体检时查出得了乳腺癌,刚孕育的新生命也因癌症直接流产。
反复的化疗与手术,让朱莉看淡了生死,她决定接受生命的无常,用心过好当下每一天,认真去完成自己的遗愿清单。
她亲手为自己写讣告;去做心仪已久的超市收银员工作;
为丈夫写书,希望他永远被爱萦绕;为自己策划一场与众不同的葬礼。
生命最后,朱莉虽然没能战胜死神,她却亲手为自己打造了一段最美好,最快乐的日子。
林清玄曾说:“乐来欢喜,苦来甘愿。”
人生多歧路,唯有多看开。
你我都是行走世间的旅人,难免会遭逢命运跌宕,生死起伏的曲折。
也许今天还在享受安宁美好的生活,可能明天就被拽进残酷无情的炼狱。
虽然我们无法扭转命运的方向,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
面对命运无常,看淡生死,才能过好当下,不辜负对生命的敬重。
人生所有的治愈,都是自愈
在书中,四十多岁的洛莉有一个双重身份。
工作时,她是为别人解决烦恼的职业心理治疗师。
生活中,她却是一位因情绪困扰,一直在寻求心理帮助的患者。
作为单身母亲的洛莉,一直渴望与男友早日组建幸福的小家庭。
但对方却以“未来十年,不能忍受和小孩子一起生活”的理由,冷情拒绝。
洛莉痛不欲生,不知如何应对。
更糟糕的是,她发现,当备受情绪问题侵扰时,各种不如意都找上了门。
她的身体也亮起红灯,患上了神经系统疾病。
为了纾解压抑情绪,她带着满腹忧愁,找到心理医生,
希望自己在治疗别人的同时,也能找到治愈自己的方法。
于是,在心理医生的一步步引导下,洛莉决定正视自己的情绪,不再执着走进婚姻,取消了写作合约。
她试着放缓生活的脚步,用心感受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最终,洛莉完成了自我治愈,身体逐渐恢复健康,生活也回归正轨。
想起一句话:
“能够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是内心的那份释怀和明白。”
成年人的世界里,各有各的伤,各有各的痛,你我所经历的万般滋味,皆是生活。
人生本就不会事事如意,得到与失去既是人生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成长经历。
当你被生活的疾风骤雨冲刷过,暴击过,就会明白,唯有自我治愈是解脱人生苦难的最好方式。
写在最后
很喜欢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自己。”
世事总难圆满,生命总有缺失。
你若因此堕落,人生自是黑暗无光;你若一路向阳,人生便是爽朗晴天。
要相信,生活中没有过不去的苦难,也没有治愈不了的伤痛,只要你愿意自愈,一切都能治愈。
点个
「在看」
,
愿我们都能在这沉浮的人世间,修炼一份自愈力,看开不如意的事,放下不如意的人,创造自己的理想国。
作者 |
蓝蓝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帆书樊登讲书
欢迎关注「帆书樊登讲书」。和7000万书友一起,听懂好书,生活更好! 商务合作➕IIIris-l(请注明来意)
最新文章
春节随礼的四条老规矩,不可不知,建议收藏!
新的一年:不跟别人比,好好活自己
新年一定要坚持的三件事:少内耗、多赚钱、常读书
春节沟通“潜规则”:你的嘴,就是你的风水
新的一年:平淡是真,健康是福
初一到初七到底怎么过?一篇文章告诉你
人到中年,过个简单的年
真正通透的人,早就把春节调成了极简模式
帆书×IMAX给大家送《封神第二部》观影福利啦!
20首新年古诗词,带你品味传统中国年
“回家高铁上,我目睹了一个孩子变自卑的全过程”:这样的家庭,养不出内心富足的孩子
如果你家孩子正处于3~9岁,请花三分钟读读这篇文章!
一切治愈,都是自愈
过年三重归处:归团圆,归自然,归初心
为什么一定要带孩子回老家过年?这是我听过最棒的回答
书友来信: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读完《弃长安》大唐兴衰,终于顿悟普通人如何过好一生
觉得太累时,不妨看看这7句话
过年而已,不必太大方
为什么新年要给孩子仪式感?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回答……
《认知驱动》:别让伪自律,害了你
真正厉害的人,都很会休息
年前最好的断舍离:尽快扔掉这三样旧东西
过年了,为什么怕回家?真相竟然如此戳心......
养孩子越来越累?那就试试这三种方法:物质低配、陪伴高配、共情顶配
养出一个内心富足的孩子,不妨先做这件事
小年:过年的仪式感,从这8件事开始
这5句话,带你《抱住棒棒的自己》
逃离舒适圈,是我喝过最毒的鸡汤
熬不下去时,就读读李子柒这7句话,句句人间清醒
2025年好书推荐|香圃:《罗布!敦煌!》
人一旦开窍,就会明白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活得通透的女人,都有一个共性:不费力
2025普通人觉醒第一步:尽快吃苦
余华:没有轨道的人,到不了旷野
人活于世,敢上路,你就赢了
寒假一定要带孩子做的12件小事
真心建议所有爸妈:带孩子过一个低配寒假
30年前的童年快乐,我们帮你找回来啦!
大寒: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有出息的人:两不贪,两不乱
中年人觉醒第一步:学会守钱
让你运气越来越好的10条小法则
临近年底,我开始怀念《红楼梦》里的家常菜
凡事发生皆有利:要么助你,要么渡你
大冰: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是话少做多
3岁以后,父母该给孩子的,不是玩具、不是关爱,而是…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给“恋爱脑”女人的6个忠告:人生苦短,别爱太满
真正开窍的父母,从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5句经典沟通潜规则,带你走出人际困境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