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访谈 | 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多专业协作与高质量运营——中国院生态景观院关午军副院长专访

文化   2024-10-25 11:10   北京  

NEWS

风景园林实践中的多专业协作与高质量运营——中国院生态景观院关午军副院长专访

2024年9月,《风景园林》杂志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景观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关午军先生进行了专访。关院长在本次访谈中为我们解读在中国院参与的多个设计实践中,多专业协作与高质量运营的重要性,解读团队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中的设计思路,介绍自己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从设计到运营全流程的理念并为刚步入职场的风景园林学子带来宝贵建议。


采访:风景园林杂志 ©中国院生态景观院

(视频为精简版采访,详细内容请阅读全文)




/ 关午军 /

GUAN Wujun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景观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景观创研中心主持设计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现任国家科技部评审专家、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中央研究院城乡园林景观会委员、中国公园协会园林规划设计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园林景观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土木建筑学会城市园林景观分委会副秘书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秘书长、《景观设计》编委。天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天津城建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校外导师。

多年来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团队作品获得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奖项40余项;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及展览。近年来,立足“本土设计”理念,致力于多学科交互设计,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可持续发展及历史性景观的有机更新问题。

主要作品有: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景观规划设计、北京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国际竞赛优胜奖、北京副中心绿心起步区城市设计及景观设计、北京焦化厂工业遗址区景观规划设计、天津拖拉机厂更新与再利用景观规划设计、丰满水电站工业遗址规划设计、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北京)、2018年广西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vivo总部景观设计、百度总部景观设计等。参展作品:文化部主办首届“为中国而设计”大展、2020年深港建筑城市双年展、2020年北京国际设计双年展等。



LA:

您多年来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及理论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请问这些项目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是否有遇到过什么困难令您印象深刻?又是怎么解决的?















关午军:

这些年我参与主持的重点项目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的总体规划设计,也是我职业生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这个项目非常难得的是能有机会为国家服务,把中国的生态理念和践行的实践展现给全球。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中国院是承担了夏奥会和冬奥会双奥的设计工作,不同之处在于冬奥会大部分比赛项目是在山林中进行,所以更要突出绿色生态理念,场地也要以更加平和的方式面向全球运动员,这对我们也是巨大的挑战。


延庆赛区航拍


我们第一次去到延庆赛区的时候,面对的是一座研究范围在16 km²的巨大山地,最终生态修复的范围面积也在2.14 km²这样的尺度。场地有2个特点:一是地域面积非常大,二是海拔落差非常高。整个场地海拔的最高点是2198米,也是北京的最高点,是紫禁之巅。


延庆赛区航拍


延庆赛区是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山地媒体中心及市政配套设施组成的综合性赛区。我们之前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地情况,在这么大的地域面积和海拔落差的情况下的实践项目也并不多,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尝试与规划、建筑、市政、生态等多专业协同工作,景观专业在工作中起到重要的链接作用。我们边摸索边实践,包括和北京林业大学的林学院合作,他们做了非常多深入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例如如何在全域利用表土剥离技术来满足赛后的生态修复;在高海拔如何把高山草甸按照600 mm x 600mm的模块剥取下来,统一堆放到一个地方进行养护,两年后再把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冬奥村的总体规划上我们与建筑师李兴钢院士团队一起工作,在山林里把胸径比较大的树木用“身体丈量”的方式一一定位,建筑设计和市政设计以保留的这些大树作为“原始命题”,也就形成后来的院落式布局,大树也得以保留。我们兼顾赛时赛后功能需求,对赛后运营进行了统一规划,现在整个赛区也变成北京重要的旅游名片。


赛区安检广场无障碍环境设计


我们当时也调研了欧洲、北美等不同国家的关于冬奥赛区和赛后利用的建设模式,最终通过整个团队历时六年的实践,在不同专家和领导的指导下,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北京样板”。在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们看到更多专业的协同推进和不同团队的集思广益。如今很多大型项目里也都趋于综合,需要多方共同协作解决问题,这是值得总结和让我印象深刻的。


保护遗址原有风貌的“苍古”感
















LA:

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一批)的通知》,其中中国院生态景观院参与规划设计的北京市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及安徽省合肥市园博园(园博小镇)项目分别入选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案例和城市生态修复案例,具有示范意义。请您对这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享解读。















关午军:

确实中国的建设近年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快速发展进入到存量更新阶段,也进入高质量精细化的发展阶段。这两个项目也是伴随式的服务,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是史丽秀院长一起带着团队做的设计研究,合肥园博园(园博小镇)项目是跟李存东大师和李兴钢院士一起做的设计,在这期间得到他们的支持和指导,我非常感谢他们,这两个项目也是各有特色。

城市更新我个人理解它不是一个新的名词,从有了城市之后,其实一直存在城市的更迭和进步。就像我们院崔愷院士提到的,城市更新最重要的是体现城市生长的概念,并且可以生长得越来越好。


模式口大街更新后的街景


模式口项目其实非常特殊,我们第一次进到模式口的时候很吃惊,它离首钢非常近,是首钢宿舍边的一个古镇。它非常神秘且极具价值,有法海寺、承恩寺、田义墓等历史文化艺术瑰宝,是非常有意思的历史聚落。模式口大街以前是京西古道通往京城的交通要道,大量物资通过驼铃古道运往京城,但这样重要的历史信息也很遗憾地埋没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模式口区域有大量的原住民,也有很多外来人口在这里租住,和我们其他城市更新项目遇到的问题比较一致。同时场地的旅游资源丰富,有能跟敦煌壁画媲美的法海寺壁画这样国宝级的艺术瑰宝,这些因素让整个场地的更新更加错综复杂,我们如何将其梳理清晰成为非常难的切入点。 


更新后的模式口大街入口


所以我们提出四个计划

第一个是绿色计划,引绿下山。将山上的生态元素包括山林的植被引入场地,将场地整体变成花园式的街区,以一个可生长的状态面对未来。

第二个是生活计划,场地面对的不只是游客,也不仅有旅游方式的讨论,还有关于生活方式的本质研究。我们植入生活驿站和服务设施,既满足游客的审美和对文化的挖掘,也满足当地居民停车和快递接收等日常的生活需求,让不同的人群和谐共处。

第三个是艺术计划,我们通过艺术的手法将壁画艺术本身的魅力外化提取,把它们作为植入的公共艺术品进行激活。

第四个是夜探计划,当时也提出打造夜经济,通过数字媒体的方式把历史中京西古道的驼铃声声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建造寺院时的场景进行回顾和呈现,满足游客和原住民的多种需求。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有机更新手册,包括未来哪些建筑可以更新改造,哪些不能动,从而控制整个街区的有机生长。


更新后的模式口街景


我们希望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伪存真,把历史中的瑰宝留存住,链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后来这个项目也确实成为网红街区,这就是我们用景观的手法,各专业协同,把整个街区通过巧妙的方法进行城市更新,为其带来正向而积极的发展。


合肥园博小镇(二期)鸟瞰


说到合肥市园博园(园博小镇)项目,原先这里是个机场后勤区,场地内有机场办公楼、油库、工业厂房等等。通过景观和建筑共同协作,希望把它打造成为重要的城市更新样板。

这个项目最重要的模式是集群设计,把几个园区分给不同的明星建筑师,每人做一块,景观作为统筹基底和脉络。如何把整个园区的各个地块通过景观有机串联是整个项目的特别之处,也是比较超前的方式。这个项目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运营的前置,比如某个建筑未来的使用方式是什么,某个公共空间未来是哪种业态,是作为咖啡厅还是博物馆,这些在前期都要确定并根据功能进行量身定制,在开园的时候就要满足所有业态正式运营。作为一个“不要门票”的开放式园区,这里面所涉及到的所有游线和路径都需要在前期进行设计,包括这个区域未来如何服务园博会,会后如何服务整个城市的居民等等。这个项目开放街区的理念在全国城市更新案例中是非常具有示范意义的。同时,园区里需要考虑油罐的保留、历史遗留墙体的保留、树木的保留等,我们将这些油罐转化成儿童设施、洗手间、售卖亭,打造油罐主题体验区,为场地赋能,也是我们这个项目很大的一个特色。


空间叠合嵌套的方式实现有机更新
















LA:

近年来城市更新项目逐渐增多,请您分享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关午军:

城市更新确实是这几年包括未来长时间城市建设的主旋律,通过我们的实践总结几个要点,第一个是多专业的协同,城市更新涉及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就算是同一条街道的不同要素,都有不同的管理部门以及权属,这就要求城市管理者打破思维边界。我们从最早做西单、阜内大街的城市更新,到刚才提到的模式口更新,其实都有这样的问题。它一定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有更开放的边界的系统工作,并且要求规划、建筑、景观、市政、生态、艺术、照明、标识等专业交叉合作,这在我们大量的项目中有所体现。

第二个特点是运营思维,运营思维是城市更新中重要的“钥匙”。人们在共同的地方聚居,通过不同的公共服务设施互相服务,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来自于自下而上的多元需求,所以我和团队交流时所有的设计动作需要大家反向思考。城市更新的核心问题是运营,更深层次则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可持续的互相服务,重要的是设计者、建设方和投资方要打破边界。


滨江景观的生态修复与历史保护


例如重庆朝天门这个项目,它在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处,这里是重庆人民心中的圣地,这个项目既要立足于历史,又要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做好承前启后,这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把历史中的城墙、遗迹和水利结构、城市基础设施等通过巧妙的方式链接起来。


河街景观的重构


刚才还说到如何更有效的在未来进行可持续的经营和运营,我们需要寻求最优解,统筹好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与在新区进行建设是完全不一样的,新区的建设是在我们建设完毕后等着别人来评价,而城市的更新不仅仅需要经过市民和各级领导等不同人群的时刻监督和审视,还要平衡各方利益,也是我们这次城市更新的难点。


施工中的朝天门广场


丰满水电站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作为中国“水电之母”,是中国建造的第一个水电站。它建在松花江的干流上,为整个地区的供电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给全国输送了众多水电人才。这个项目的更新也是需要链接历史、现在和未来,我们把这些工业遗迹像纪念碑一样形成历史纪念,例如龙门吊、水轮机,这些都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碎片化痕迹,我们要把这些作为重要的历史线索保留下来,同时把这些碎片像拼图一样找出其内在逻辑,梳理出一条值得纪念的历史故事线索,从历史走向未来。面对新坝的建成,保留老坝的片段,形成新老互望的生动场景。

丰满水电站全区鸟瞰


我们把它总结成叠合、层积与重构,通过这样的手法梳理城市更新的逻辑,抽丝剥茧地去伪存真,把里面最真实的历史印记、最有艺术和历史价值的、最有生活价值的所有信息串联起来,焕发新的光彩,是这个项目的可借鉴之处。


丰满水电站观坝平台

丰满水电站水轮机组纪念草坪















LA:

随着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多专业协作设计”是必不可少的,请您谈谈在设计院工作如何做到在项目中与多专业合作完成设计?















关午军:

我刚刚入职的时候不少项目还是单专业为主,尤其像建筑设计院,建筑师主导性会比较强。近年我们院一些重大的项目,像冬奥会、副中心的城市绿心、园博会,完全是通过多学科多领域多专业的交互和合作来完成,把创作时的初衷最终落到建成和未来的运营中。这也是我给不同的学校进行教学的时候会给学生们经常讲的话题,在学习阶段往往面向某个单独的专业,而到就业后则是面临解决综合问题,所以在学习期间学生可以有多个感兴趣的专长,也弱化专业的边界性。

像冬奥会项目中可能就会有三十几个主要的专业共同协作,我们才能把这件事做好。在不同的项目阶段起主导作用的专业也是不同的,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我们在做园博园项目时也是一样的情况,如何跟建筑师一起寻找切入点是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每个专业都要贡献它的闪光点和智慧点,通过设计主持人的把控,最终把它凝结出一个作品。


工地施工指导















LA:

一个优秀的风景园林项目,不仅要做好设计,更需要考虑从设计到运营的全流程,请您谈谈风景园林师在整个流程中可以做些什么,有哪些思维需要转变?















关午军:

从教育方面,如何让学生们和更多的年轻人觉得我们这个专业非常有价值,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年轻学子也需要转变思维,带入运营和经营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只是风景园林设计师,更是城市的使用者、经营者和运营者。现在有很多设计师投入乡建,做文旅做民宿,或者成为咖啡厅的经营者运营者,都是不错的尝试。专业和思维的边界其实在教育早期就应该把它模糊掉,这样很多学生和青年设计师的出路就会拓宽许多。你也可以把自己作为运营者来定位,组建运营团队,投入城市运营之中,这样很多事情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城市的活力和品质也会提升,也能解决很多的就业问题。

现在进入精细化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所有建设都需要精确计算投入多少、产出多少,场地的价值是什么?谁来运营?怎么运营?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无论教学还是实践,都需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维引领。我也提到过阿那亚的模式,它不仅仅是传统的盖住宅卖楼盘,而是通过投入高水平高质量的运营,营建出一种不同生活方式和体验,慢慢形成良性循环模式。现在很多城市更新项目,都是很笼统的做些市集、快闪活动来吸引人群,这虽然能解决部分问题,但没有挖掘到实质,也就是如何真正创造更好的城市价值,亦或是叫创造更好的生活,我觉得这些都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未来我们也会在这个行业里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LA:

请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即将进入职场的风景园林学子提出宝贵建议。















关午军:

首先我对风景园林行业还是非常有信心的。风景园林作为自然和人之间的桥梁和媒介,他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在大规模的建设时期,风景园林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未来也一定这样的,但现在我们也需要在一些观念上的调整,将如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生长作为新时代的命题。我也希望同学们还是要心中有火,眼中有光,客观地面对和认识这个行业的本质和魅力。

我们一方面面对自然,一方面面对人和城市,作为链接者、建设者和传播者,风景园林师在大地上描绘风景,营造心中的自然,是非常有意义和乐趣的职业。 所以年轻的同学们首先需要认识这个行业的本质,如果是真心热爱的话就可以一往无前地投入到我们专业之中,未来也完全拥有广阔的空间。













*采访内容由中国院生态景观院授权《风景园林》杂志发布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简称生态景观院),为中国建科中国院下属的一级部门,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优秀的、以生态景观设计、研究、建设管理为核心的综合服务设计机构,拥有建筑、规划、风景园林等多项行业甲级设计资质,业务领域涵盖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总图场地及BIM设计、生态景观工程总承包等。

多年来,生态景观院作为设计行业的“国家队”,秉承服务国家战略、传承本士文化、聚焦生态文明、发展民生建设、创新科研技术的精神,在人与自然,文化与景观,建筑与环境的景观一体化设计中具有丰富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先后在国内外完成各类国家重点项目及其他规划设计项目2000余项,包括2022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生态修复及景观设计、北京雁栖湖“APEC”系列项目景观设计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景观提升、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广阳岛生态修复、北京模式口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等多个优秀作品;是中国建筑学会园林景观分会的发起单位。

微信编辑 李梓瑜

拍摄、校对、剪辑 李梓瑜

图片来源 中国院生态景观院

采访、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风景园林杂志
《风景园林》杂志社致力于记录国内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以及城市设计、公共艺术等领域的重要事件、新锐思想和优秀作品,是一家集出版、展览、讲座、咨询等学术交流活动于一体的传媒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