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酸、强碱中毒如何抢救?

学术   2024-11-23 09:00   河南  

1



酸碱理论基础

根据酸碱电离理论,酸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酸碱反应的本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的反应。根据该理论,可以用溶液中的H+浓度来确定酸碱度,也就是pH值。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该理论由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于1887年提出。



2



常见强酸强碱分类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常见酸按酸性强弱的分类

1.强酸: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高氯酸等。

2.中强酸:如亚硫酸、磷酸、氢氟酸等。

3.弱酸:如醋酸、碳酸、氢硫酸、次氯酸等。


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1、强碱: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 等(上述为四大强碱)。

2、弱碱:一水合氨、氢氧化铁等。

临床中常见强酸强碱中毒的种类有:常见的强酸有硫酸、硝酸和盐酸。常见的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钠、氯化钾和腐蚀性较弱的碳酸钠、碳酸钾等。

3



中毒途径

1、强酸中毒

一般通过经口误服,经呼吸道吸入大量酸雾,皮肤或眼部接触或被溅洒硫酸、硝酸、盐酸等3种酸性液体可能途径对人体造成危害。

(1)皮肤接触者:创面干燥,边界分明,坏死可深入到皮下组织,局部灼痛。皮肤呈暗褐色,严重者出现糜烂、溃疡、坏死,迅速结痂,一般不起水疱。皮肤大面积烧伤时,可导致休克。

烧伤痂皮或焦痂色泽:硫酸为黑色或棕黑色,硝酸为黄色,盐酸为灰棕色,氢氟酸为灰白色。


(2)眼部接触者;发生眼睑水肿、结膜炎、角膜混浊、穿孔,甚至全眼炎、失明。


(3)吸入强酸类烟雾者:出现咳嗽、咳泡沫状痰或血痰、气促、喉或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窒息,甚至ARDS。


(4)口服强酸者:立即出现消化道损伤处的剧烈烧灼样疼痛,口腔、咽喉部等易见黏膜充血、糜烂、溃疡;难以抑制的呕吐,呕吐物中可有血液和黏膜组织。重者发生胃穿孔、休克。酸类吸收入血,可致代谢性酸中毒、肝肾功能受损、昏迷、呼吸抑制。幸存者常形成食管和胃部瘢痕收缩、狭窄,腹膜粘连,消化道功能减退等后遗症。


2、强碱中毒
强碱类中毒主要由于强碱类物质接触皮肤、黏膜造成腐蚀性损伤,以及进入血液后引起全身中毒损伤。好发于从事生产强碱类化学物质的工作者或儿童。

(1)皮肤接触中毒

皮肤黏膜接触强碱,可有局部灼痛、充血、水肿、糜烂或先形成白色后变为红棕色的痂。脱落后可形成溃疡。严重减灼伤可引起体液丢失而发生休克,眼睛损害时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


(2)吸入性接触中毒

吸入氢氧化氨释放出来的氨,有氨中毒表现和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高浓度氨气,少数因反射性声门痉挛而出现呼吸骤停。一般先有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很快出现支气管肺部损害。如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以及肺水肿。严重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抢救不及时,迅速发生休克和昏迷。


(3)消化道中毒

口腔黏膜呈现红色或棕色,有水肿、溃疡。口腔、咽喉、食管和胃有强烈的灼烧痛,腹绞痛。反复呕吐,呕吐物中有血性液体,常有腹泻和血性大便。出现声音嘶哑、语言障碍和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病例可发生食管和胃穿孔。强碱吸收后可引起碱中毒和肝肾功能损害,出现手足搐搦。


4



中毒机制

1、强酸中毒机制

吸人高浓度酸蒸气酸雾能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皮肤接触主要为化学灼伤,造成局部疼痛,甚至烧焦、坏死。眼睛接触高浓度酸蒸气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口服可引起口腔、咽喉部、胸骨后和腹部立即有剧烈的灼热痛,并发症有发绀、肺水肿、猝死等。


2、强碱中毒机制

强碱类物质作用于机体,能溶解蛋白及胶原组织,形成碱性蛋白化合物,并能皂化脂肪,使组织细胞脱水。与人体脂肪结合,皂化时产生热量,可导致细胞结构破坏、深层组织坏死,引起深度烧伤,因而灼伤初期的程度常不易估计,严重者后期可达Ⅲ度灼伤。强碱类物质还可引起蛋白质和胶原组织溶解,导致组织液化性坏死,更容易引起组织融化、穿孔。局部肿胀明显,丧失液量多,故碱烧伤病员成人总面积超过20%、儿童超过10%时要谨防因补液不足而发生休克。


5



强酸+强碱各途径中毒临床表现

1、强酸中毒表现

(1)皮肤接触

可引起皮肤灼伤、腐蚀、坏死及溃疡形成。

(2)经口中毒

可出现口腔黏膜糜烂,咽部、食管、胃发生剧烈的灼热性疼痛,严重者可发生胃穿孔、腹膜炎、喉头水肿、窒息等。

(3)酸雾吸入

出现呛咳、流泪、呼吸困难,部分出现喉头痉挛或支气管肌痉挛。吸入高浓度强酸烟雾,呼吸中枢因反射性抑制会出现电击样死亡。

(4)酸雾刺激眼睛

可表现为眼睑水肿、结膜充血、角膜浑浊,甚至穿孔、失明等。

(5)全身中毒表现

可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呕吐物中有血液及黏膜碎片,吸收后引起酸中毒及肝、肾损害。

2、强碱中毒表现

(1)皮肤接触者

局部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起水疱,局部灼痛,可形成白色痂皮。周围红肿,可出现红斑、丘疹等皮炎样改变,皮肤烧伤可达Ⅰ度以上。

(2)眼部接触者

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溃疡、混浊、穿孔,甚至失明。

(3)吸入强碱者吸入高浓度氨气体

氨为强烈刺激性气体,吸入高浓度氨,可因反射性声门痉挛而呼吸骤停。一般先有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呛咳、流泪、流涕和咽干等,很快出现不同程度喉阻塞和支气管肺损害,如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甚至引起窒息。极易继发肺部感染而发生肺脓肿,常伴有眼、皮肤黏膜灼伤等。

(4)口服强碱者

口腔、咽部及食管剧烈灼痛,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可并发消化道出血,呕出血性黏液和黏膜组织坏死碎片。患者可有血性腹泻。强碱吸收入血后可引起手足痉挛,重者昏迷、休克,迅速危及生命。

(5)其他症状

部分病人强碱类中毒,强碱类物质进入血液可引起全身中毒损伤,出现全身溶血、血管壁损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表现。


6



各类酸碱中毒表现

1、常见强酸损伤的特点
(1)浓硫酸作用于组织时,其吸水性强,能使有机物质炭化,硫酸烧伤创面呈黑色或棕黑色。浓硫酸含三氧化硫,吸入后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可导致严重肺水肿。

(2)硝酸吸收入血后,逐步代谢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前者可使血红蛋白变为正铁血红蛋白,引起中毒性肾病。硝酸烟雾与空气接触,释出二氧化氮,吸入后直接刺激支气管黏膜和肺泡细胞,可导致肺水肿;盐酸烧伤创面呈为黄色。

(3)浓盐酸遇空气呈白色的烟雾,具有剧烈的刺激气味,可引起口腔、鼻、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坏死、溃疡,眼睑痉挛或角膜溃疡;硝酸者烧伤创面呈为黄棕色。
硫酸,盐酸,硝酸在液态时可引起皮肤烧伤,气态时吸入可致吸入性损伤,三种酸比较,在同样浓度下,液态时硫酸作用最强,气态时硝酸作用最强,气态硝酸吸入后,数小时即可出现肺水肿,它们口服后均可造成上消化道烧伤,喉水肿及呼吸困难,甚至溃疡穿孔。

(4)氢氟酸是氟化氢的水溶液,无色透明,具有强烈腐蚀性,并具有溶解脂肪和脱钙的作用,氢氟酸烧伤后,创面起初可能只有红斑或皮革样焦痂,随后即发生坏死,向四周及深部组织侵蚀,可伤及骨骼使之坏死,形成难以愈合的溃疡,伤员疼痛较重
高浓度氢氟酸可伴发急性氟中毒,游离的氟离子容易与钙、镁离子结合,造成低钙、低镁血症,同时抑制三羧酸循环和Na+-K+-ATP酶,导致高钾血症。
1、氢氟酸烧伤后,关键在于早期处理,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水冲洗,至少半小时;
2、冲洗后,创面可涂氧化镁甘油(1∶2)软膏,或用饱和氯化钙或25%硫酸镁溶液浸泡,使表面残余的氢氟酸沉淀为氟化钙或氟化镁,3、忌用氨水,以免形成有腐蚀性的二氟化铵(氟化氢铵),
4、如疼痛较剧,可用5%~10%葡萄糖酸钙(0.5ml/cm2)加入1%普鲁卡因内行皮下及创周浸润,以减轻进行性损害,
5、北京积水潭医院配制了一种霜剂,外涂创面,每2~4小时换药一次,必要时可包扎,至疼痛消失为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6、皮质激素对氢氟酸也有一定效果,若创面有水泡,应予除去烧伤波及甲下时,应拔除指(趾)甲,Ⅲ度创面应早期切痂植皮。

(5)草酸皮肤,粘膜接触草酸后易形成粉白色顽固性溃烂,且草酸与钙结合使血钙降低、手足搐搦,故处理时在用大量冷水冲洗的同时,局部及全身应及时应用钙剂。

(6)铬酸可引起溃烂及水疱,如处理不及时,铬离子可从创面吸收,导致全身性中毒。铬酸雾反复吸入接触后,可发生鼻中隔穿孔。
(7)石炭酸烧伤吸收后主要对肾脏产生损害,其腐蚀,穿透性均较强,对组织有进行性浸润损害,故急救时首先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洗,然后再用70%酒精冲洗或包扎,深度创面应早期切痂或削痂。

2、常见强碱损伤的特点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苛性碱是指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钾,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其烧伤后创面呈粘骨或皂状焦痂,色潮红,能和组织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使脂肪组织皂化,产生热量继续损伤组织,烧伤后疼痛剧烈,创面较深,愈合慢。


(2)生石灰,生石灰(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熟石灰),遇水产生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能,导致热和化学烧伤双重作用,除对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外,加上其产热对皮肤的热烫伤,使组织烧伤程度较深,创面较干燥。注意用水冲洗前,应将石灰粉末擦拭干净,以免产热加重创面。


(3)氨水,主要成分为氢氧化氨,挥发后释放出氨,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可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可发生喉头水肿、支气管肺炎和肺水肿。氨水接触之创面浅度者有水泡,深度者干燥呈黑色皮革样焦痂。


7



就医指征

1、酸中毒患者就医指征:

  • 当患者接触强酸的物品后出现皮肤灼伤、腐蚀、坏死及溃疡时。

  • 当患者接触强酸的物品后出现口腔黏膜糜烂,咽部、食管、胃发生剧烈的灼热性疼痛时。

  • 当患者吸入酸雾出现呛咳、流泪、呼吸困难时。

  • 当酸雾刺激眼睛出现眼睑水肿、结膜充血、角膜浑浊,甚至穿孔、失明时。


2、碱中毒患者就医指征:

  • 接触强碱类物质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痛、水肿、充血等,需要及时就医。

  • 接触强碱类物质后,出现结膜炎、角膜炎、气管痉挛、胃部强烈灼痛与绞痛,需要立即拨打120就诊。



8



处理措施


(一)局部处理
抢救者需做好自身防护,如穿戴防护衣、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立即将伤者救离现场。

1、皮肤损伤处理
应迅速脱除污染的衣物,清洗毛发皮肤。

对强酸损伤,先大量清水冲洗10~30分钟,再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10~20分钟,或用1%氨水、肥皂水或石灰水等冲洗,中和留在皮肤上的氢离子,然后用0.1%苯扎溴铵、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创面,直到干净。

对强碱损伤,先大量清水反复持续冲洗1小时以上,直至创面无滑腻感,然后用1%醋酸、3%硼酸、5%氯化钠或10%枸橼酸钠等中和,或用2%醋酸湿敷皮肤损伤处。皮肤烧伤应及时处理。

2.眼损伤处理
立即用清水冲洗眼部持续10分钟,再以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边冲洗边眨眼,受影响的眼睛低于未受影响的眼睛,可滴入1%阿托品眼液、可的松和抗生素眼药水。
但生石灰烧伤禁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产生更强的氢氧化钠。
强碱所致的眼损伤,勿用酸性液体冲眼,以免产热造成眼睛热力烧伤。
不要用油、软膏、油膏治疗眼部烧伤。

强酸中毒:如眼部受到损害则用蒸馏水或等渗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然后给予可的松及抗生素眼药水交替滴眼,疼痛明显时用0.5%地卡因溶液滴眼。

强碱中毒:常见的滴眼液有1%的阿托品滴眼液、可的松和抗生素滴眼液、1%~2%的氯化铵滴眼液等。可以阿托品滴眼液调节眼部肌肉,防止眼部肌肉麻痹,可的松和抗生素滴眼液有局部抗炎作用,避免眼部感染。氯化铵滴眼液可以溶解眼部的石灰颗粒。

眼灼伤时,冲洗更应彻底,至少冲洗15~30分钟,尤其需充分暴露穹隆部,清除可能隐藏的碱性物质。清洗液使用清水或平衡液均可,清洗液总量需达1000ml(每只眼至少500ml)。必要时可考虑球结膜放射状切开,辅以平衡液冲洗,以有效清除结膜下碱性液体,对减少张力和改善角结膜血供有好处。中和剂切勿在冲洗前使用,否则产生中和热量,加重灼伤。眼内有石灰粒者可用1%~2%氯化铵溶液冲洗,使之溶解,禁用酸性液中和。眼部剧痛者,可用2%丁卡因滴眼。

注意:
1、切忌用毛巾捂住伤眼,其他什么也不做到医院等医生处理,这样有可能耽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2、但生石灰烧伤应先将石灰粉末擦拭干净,再用大量流水冲洗,以免石灰遇水生热,加重灼伤。禁用生理盐水冲洗,以免产生更强的氢氧化钠。
3、强碱所致的眼损伤,勿用酸性液体冲眼,以免产热造成眼睛热力烧伤。
4、不要用油、软膏、油膏治疗眼部烧伤。

(二)吸入性损伤处理
可予以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类激素及抗生素气管内间断滴入或雾化吸入。对症治疗包括镇咳、吸氧,呼吸困难发生肺水肿时,应尽快行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以保护呼吸道通畅,防止坏死黏膜脱落窒息。
强酸中毒:立即使中毒者脱离中毒现场,尽快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针对喉头痉挛和肺水肿给予必要的处理。

强碱中毒:吸入性中毒者,发生呼吸困难可以立即吸氧,如果发生肺水肿及早进行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可早期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可以减轻呼吸道灼伤的程度。

(三)口服损伤处理
抢救原则:迅速清除、稀释、中和腐蚀剂,保护食管、胃肠黏膜;减轻炎症反应,防止瘢痕形成;止痛、抗休克等对症治疗。

一般禁忌催吐和洗胃,避免发生消化道穿孔及反流的胃液再度腐蚀食管黏膜。可立即口服清水1000~1500ml,以稀释强酸或强碱的浓度,并保护消化道黏膜。

对口服强酸者,禁服碳酸氢钠、碳酸钠等碳酸盐类中和,以免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致胃肠胀气、穿孔。

应首先用牛乳、豆浆、蛋清、稀粥、面糊、食用植物油等口服,以保护消化道黏膜,稀释中和胃中酸性物。随后尽快予弱碱性溶液如2.5%氧化镁溶液、10%氢氧化铝凝胶、7.5%氢氧化镁悬液等,以中和酸性物质。草酸中毒可用乳酸钙或其他钙剂等量或氧化镁适量口服。无机酸中毒时可用氧化镁加水摇匀后口服。服弱碱类溶液后,可再内服润滑剂,如生鸡蛋清或牛奶,最后再服植物油。

对口服强碱者可先口服生牛奶200ml,之后口服食醋,1%~5%醋酸、柠檬水,接着给生蛋清及橄榄油等植物油。禁忌洗胃或导泻。支持疗法为补液纠正脱水,防止休克及肾衰竭。
但碳酸盐(如碳酸钠、碳酸钾)中毒时需改用口服硫酸镁,以免产生过多二氧化碳导致胃肠胀气、穿孔

(四)对症及综合治疗
1、疼痛剧烈者,可予以止痛剂。
2、对有昏迷、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危重病人应立即给氧,建立静脉通道,组织抢救,防治肺水肿和休克;
3、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保护肝、肾功能,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门急诊护理
展现门急诊护士工作、护士风采、护士话题和案例,以及相关管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