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年轻一代创作者这样讨论艺术与科技

文摘   2024-10-26 06:14   英国  



如果在互联网海量的信息中搜索艺术与科技的关键词,你可能会收获以下信息:人工智能、编程、机器人技术、增强现实、区块链……


如果询问艺术创作者们关于融合艺术与科技的关键词,以下是他们给出的线索:情感、具身知识、技术与欲望、时代性、可持续发展……


由全英清华校友会(UKTA)举办的展览“无处不在的科技:美学的科学”在伦敦市中心20 King Street 展出。本次展览由全英清华校友会(UKTA)发起,并联合清华校友、京东公益基金会荣誉理事长章泽天女士共同举办,旨在提升青年华人艺术家的国际影响力,搭建东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桥梁,推动跨文化对话与合作。



 “无处不在的科技:美学的科学”展览现场,2024



本次展览作品采用公开募集形式,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百余位艺术家踊跃投稿,最终30位/组艺术家的逾40件作品入选。其中,90后艺术家占比超过一半,清华校友占比超过一半,也有海内外跨学科背景的艺术家参与其中。开幕现场吸引了来自艺术、科创、金融等众多领域的人士。





科技如何影响艺术创作与审美意识?这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于最朴素的技术工具论层面,技术渗入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艺术创作也得益于此,不断尺度延展,范式翻新。从古时画师或雕刻师的手与工具之间的默契,到如今艺术家能够调动无穷的工具将脑海中的异想化为现实。


然而,随着地质学领域因技术冲击而诞生的“人类世”概念,以及哲学视阈中技术霸权带来的“艺术危机”批判之音,科技如何开拓更新我们的认知,同时异化我们的本真体验,逐渐成为许多创作者的语境起点。




“无处不在的科技:美学的科学”展览现场,2024



展览的总策划、清华校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远表示,无论是清华校友还是更多华人青年艺术家,都亟需多元化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他们的才华,传递他们的声音。此次艺术展正是以此为契机,由全英清华校友会在伦敦这一国际艺术中心倡导并发起,旨在为华人艺术家们搭建一个通向国际的广阔舞台。希望通过本次展览,提高和支持青年艺术家、特别是青年华人艺术家,在国际文化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并促进中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与合作。


章泽天在开幕现场进行了致辞与导览,并鼓励观众和在场的艺术家交谈。她说,支持此次展览的初衷是希望为亚洲艺术家,尤其是青年华人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机会,支持“新声音”的发展,并希望通过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交流甚至激发出跨文化的对话。





漫步展览现场,Raoul Marks利用移动设备上的图像处理软件制作渲染动画,将脑海中的超现实画面以无限逼真的形式呈现出来,思索宇宙中人类的孤独与进步。刘昕在失重环境下使用自制手持设备重新控制身体,在空间中自由地三维移动,探讨身体与重力的关系以及技术于何种程度上延伸身体。


雷鏊使用计算机程序来创建可视化的物理模型,呈现宏观尺度下不可见的抽象场景。刘思麟的创作利用数字技术将个人肖像融入到摄影史中的经典瞬间,探究图像在当今时代的定位与功能,反思全球文化景观。童心笛&沈婷则通过自制的釉料滴绘机,精准控制釉点滴落,并改变釉层对光线的折射量,创造出类似电子屏幕的独特视觉效果。



Raoul Marks, 

OG Astronaut,2015

图片由Raoul Mark&TripleXGroup提供


刘思麟, 《Player Dali》,

数字艺术微喷印画,2021



展览中也不乏利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前沿科技的作品。不难看出,这些在技术浪潮背景下成长,并掌握了更为全面的知识体系的年轻创作者们,早已将科技嵌入整合至日常维度,将其视为一种经验,进而在艺术表达中更留意探索自身感知与思想的边界。


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麻省理工学院和罗德岛设计学院的艺术家刘昕,在学科交叉地带找到了独特的诗意语言。本次展出的《轨道编织者》融合物理学、工程学、仿生学和舞蹈表演等。创作的契机源自一次由Zero-G Corp执行的抛物线飞行发射计划。这件作品被视为艺术家从学生身份转化为职业艺术家的转型之作。刘昕最初的想法是考察人在零重力环境中运动的姿态,探索身体在浩瀚虚空中运动的体验。


“激发我的灵感通常是出于一个视觉的瞬间,从这一瞬间出发我想要捕捉到这之前和之后的故事。”1965 年,美国宇航员埃德·怀特 (Ed White) 踏出舱门,实现了人类在太空中的首次行走。一个可以突破重力束缚的身体,一个在三维空间中完全自由移动的身体,这是艺术家乃止全人类的浪漫想象。而刘昕的很多创作就是出于一个纯粹的念头。



刘昕,《轨道编织者》,

高清影像,2分10秒,2017



于她而言,在提出问题阶段并不会刻意去区分或顺应某种模式,反而希望模糊掉二者界限。而在制作阶段会趋于严谨,确保作品的结构、程序、性能等方面不会出错。“我认为科学和艺术的方法论是十分相似的,需要推演、计算,也需要观察,运用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许多科研中,科学家们也需要那些“灵光一现”。


尽管出身于扎实的理工训练,刘昕对于科技的看法略带有一丝疏离。“如今我们太习惯利用技术和虚拟的界面,而蕴含着智慧与能量的具身知识恰恰难以通过技术传播。我现阶段会努力推进自己身体感知的边界,不管是作为艺术家还是私人生活中,那些知识和经验对于一个人的塑造同样非常重要。”


至于未来的创作方向,刘昕对于“改变时间技术”非常感兴趣,比如人体冷冻、细胞再生技术等等。她指出,抗拒衰老和死亡是人类的深层欲望,而有趣的是,这些技术的叙事会在不同群体和语境中相异。观察和反思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取向,将是她持续关注的课题。



童心笛&沈婷,

《Manifestation-Mist》,

陶瓷、釉料,2021



从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原理出发,童心笛和沈婷在自己的工作室中通过计算机算法来模拟频率、湍流等物理现象,并将这些转化为陶瓷上的艺术表达。他们的参展作品《Manifestation》系列,在具备随机性的陶瓷艺术与精准科技手段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张力。“数控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确度,让我们将复杂的创意逻辑实现为物质形态。但我们同样尊重材料在烧制过程中的自然变化,让算法控制和手工质感并存。”


对童心笛和沈婷来说,科技并不是为了替代传统。以陶瓷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创作过程中工匠的“手”至关重要。童心笛和沈婷将“手”的角色引申为对材料的熟悉与理解,而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操作工具。“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简单的替代,而是通过技术拓展“手”的能力,使其能够处理更复杂的形态与概念。”艺术家分享道,“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是创作过程中的思想表达和材料对思想的回应,这种互动才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核心。”


展览主题看似将科技置于主导,事实上,策展团队在策划展览和挑选作品的过程着重呈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多种可能性,既让展览呈现具备科技的严谨精神和实验属性,也保留艺术创作中的手工质感与人文精神。 策展团队的赵彤在谈及筹备过程时分享:“我们特别注重那些在情感表达和技术革新之间建立联系的作品。”



姬凡,《Oscillating》,

釉陶、金属网,

35x15x18cm,2023



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姬凡的作品《Oscillating》和《Crimson Triplet》围绕生态环境与人类世的议题展开。姬凡认为,科技的烙印已成为人类世的时代特征,贯穿着我们当下的生活与环境。在创作过程中,她常常以“考古”的视角审视工业制品与自然物之间的关系,探索工业制品如何改变自然,或被自然改变,抑或两者如何共生。


当跨学科的创作方式日益成为一种趋势,姬凡表示,创作不仅仅是对物质的重新组合,也是对生产与制作过程的不断更新和思索,尤其是其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她致力于让自己的创作更加“可持续”。“未来我希望研究从废弃的电子元件中提炼金属和硅,融入陶瓷创作,对特定地点与特定语境进行视觉化的回应。这不仅是实现对废弃材料的真正再利用,也是一种艺术化表达,使非常规的材料在艺术的语境下获得新生。” 在展览中,许多基于前沿科技与科学方法的作品也为姬凡带来了启发,因此,去理解和运用技术便是对当下社会的回应,保持开放,就是保持创造的能力。



刘冰清,《FLOW》,

混合媒介印刷、刺绣、丝绸、木材,

90x90cm,2024



在作品《FLOW》中,刘冰清尝试将图像模糊技术与传统版画和刺绣结合。这些经过模糊处理的照片让她重新审视图像,从中提取抽象的情绪和色彩,成为作品灵感的来源,也见证了她创作方式的转变。她指出,版画与苏绣等传统工艺与许多其他传统技艺一样,具有重复性、过程性和时间性的特点。艺术的直觉表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持续的无意识状态中创作。尽管她目前的创作仍以手工为主,但她认为科技如同一面镜子,提供了更多自我反思的途径。通过作品,她希望引导观众思考日益数字化的世界与个体感知力的关系。




艺术家们运用科技介入的深度与角度各有千秋,而科技为创作带来的灵感火花,从宏观到微观,不一而足。章泽天表示,“这次展览的一个核心亮点在于,很多参展的艺术家来自不同的背景,如物理、工业工程、建筑等,跨学科背景使得他们在艺术创作中引入了多元的视角。这种背景的多样性恰好展示了科技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为展览注入了新的活力。”



 “无处不在的科技:美学的科学”展览现场,2024



本次展览较为宽泛的框架,得以呈现在技术价值观的复杂光谱上处于多种坐标的作品。这些创作中并无对抗或徘徊之感,而是贯穿着问题意识与人文精神的频频提及,也许这正是新一代创作者们给出的启示。


“无处不在的科技:美学的科学”将于10月9日至11月18日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在为期一个多月的展出期间,主办方还将策划沙龙、讲座、亲子活动等,为不同文化背景和各个年龄段的参观者提供互动与交流的平台。










全英清华校友会THUAAUK
全英清华校友会UKT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