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莱姆引擎|华闪对谈

文摘   2024-10-26 06:14   英国  



李汉威: Li:Hi是由史莱姆引擎支持,由青年图形俱乐部赞助的文化与应用程序,我会在其中与视觉艺术工作者谈论他们对工作方法的训练和视觉语言的提纯,以及塑造他们生活与工作的文化经历。


在第一集里邀请到了华闪(b.1995),她是一名数字艺术家和时尚电影导演,现居伦敦。华闪本科曾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时尚专业。她的作品探索流行文化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共生关系,并聚焦于身份的多重维度。从个体生存的现状出发,华闪收集记忆中不同时空的事物,将其重新组合,形成一种混沌的时空结构,使看似不相关的历史事件碰撞、共生发展以类童话的形式表现出来。


华闪于今年4月在线上艺术平台史莱姆引擎呈现了其首次线上个展“意志是一把鼻涕的尖刀它从来没有真正刺向任何一个人”,展览包含三件影像创作,《塔门》围绕一个简单的眼睛之旅展开对现实与幻想、执着与舍弃之间微妙平衡和宗教意义的探讨,透过自然元素的隐喻形象,揭示了个体在时代变革中的迷茫与困顿。该作品曾在2022年获得了London International Web & Short Film Festival 最佳动画奖和Madonie  Palermo Film Festival 最佳时尚影片,于2023年入围Vogue China Found决赛。


《小说家》则以一个“小说家”创作过程为线索,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阶段的变化。艺术家通过运用强烈的色彩和似是而非的对白,呈现了东亚式的含蓄与逃避。对集体现象进行批判性讨论。该作品获得了Cannes World Film Festival 虚拟现实单元金奖。


作品《我可以听到你,以一种陌生的方式》曾入围 Diane Pernet的时尚影节Asvoff A Shaded View。其内容是艺术家对自我认知的占卜式探索,通过解构个人潜意识的种族,性别,年龄和重组不同情绪的声音,揭示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这三部影像作品中,她将流行文化视作现成的、可编辑的素材,通过非线性叙事将视频、声音和文本结合,超越传统时间的叙事方式。在魔幻与现实主义的交织中,她探讨了身份、文化转型与社会重塑的复杂性,揭示了在变革时代中的个体困惑与集体命运。这种复杂的表达方式很容易让人产生好奇,让我想要知道她是如何开始这些创作的。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Novelist》静帧

复制网页链接至浏览器观看

https://slimeengine.com/huashan202404/



L - 李汉威 

H - 华闪



L: 你是如何开始你的影像的?

H: 因为我太懒了,所以我会故意让事情推着我走,投些比赛,影节,Open Call做一些commission的创作。

它像写个命题作文,我本来就有几个想做的方向再从中找几个靠得上边的。整过程是一个类似文献考古的过程,都以文字为主。我从我自己的收集的笔记,报纸,日记,和私人账号里面这些不同时期的东西的之间的线索和关联。就是一个考古的过程。古文献在没出土之前它属于过去,出土之后它属于未来。



L: 听起来像是你拥有一个私人的局域网,不断地累积自己的信息片段,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突然重新刷新出来,这种时间的跨度非常有意思,你也提到文献在出土前是过去的,出土后是未来的,似乎在表明你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寻找意义和对话,有种试图从过去中寻找一些新的能量来应对当下社会的问题?

H: 对的,我从过去文字找现在的答案,也会从现在想法去回答过去问题, 是在找聊闲天的一种状态,可能并不需要聊出实际的领悟和深刻的哲理。



L: 当我在观看你的影像时,总会容易被一些微弱的闪光点吸引注意力,例如闪烁的水滴、轻声细语、飘扬的发丝等等,能否展开讲讲这部分的内容是如何构思的,以及在你创作中是否有重要意义?

H: 从感性的方向讲,就是在营造一种上课上开小差, 不想听课看蚂蚁搬家看走神了的状态。

理性的讲,它是一个方法论,是空镜和特写,影像的节奏,是为关键1秒的铺垫,像是作文里的细节刻画的作用, 这些有的没的的东西内容上都不重要没意义,这些没有意义的画面不断地堆积,耗观众耐心耗到一个零界点,闪现 1秒我相信的东西就够了。它内容没意义,结构上有意义,像我的人生,无聊起到铺垫的作用。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They》静帧

复制网页链接至浏览器观看

https://slimeengine.com/huashan202404/



L: 我记得你跟我说过你喜欢《童趣》那篇文章,这能很好的辅助我理解你说的这种刻画方式,但我更想知道你的这种开小差更趋向于无意识的?还是有意识的去控制这种镜头对准的方向?

H: 在平时的积累文字和画面都是无意识的,纯直觉,创作时一定是有意识去垂直瞄准输出的,越精准越好。



L: 你的影像基本都有着各自塑造的人物角色,这些角色明显是你深思熟虑后创造的,能否讲一下创造角色在你作品中的普遍规则以及意义是怎么样的?

H: 好多人物都来自于我对生活中事物的联系,好比《They》中的眼睛,它来自于开关,眼睛像开关,睁眼天亮闭眼天黑。书人来自于地上被风吹动报纸可以做成定格动画,就是自然无意开启一个自动播放的感觉。有时候就是脑海中有个有趣的吸引我的人物性格,然后我就想象她会长成什么样。

好多角色我都会反复使用,让他们做我的御用演员。



L: 我看到你的访谈中有反复提到时尚,你是怎么看待时尚的?又如何把时尚转换成不同的视觉元素的?

H: 我背景是时尚专业的, 其实可以通过它很好的了解流行文化,它也让我的创作有个商业方向可以走。

就是我在学习网感哈哈哈哈,如何炸。它在视觉上要很抢眼,举个例子我们拍个戒指的创意,手上戴个戒指是不够,最好是胶皮手套每根手指都戴满戒指,再拿个化的一塌糊涂的冰淇淋,放昏暗环境下强闪光一闪,就情绪饱满很炸。我也在追求这种虚荣的炸感。



《They》静帧



L: 你第一个喜欢上的艺术家是谁?他的什么吸引了你?

H: 达芬奇,是真的,小学,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书叫达芬奇,封面是蒙娜丽莎,害我以前很多年都以为蒙娜丽莎叫达芬奇,真的服了。



L: 你现在喜欢哪位历史上的艺术家?

H: 喜欢的导演会更多,亚利桑德罗、老塔、荷索、伯格曼、周星驰!

喜欢的艺术家 Marianna Simnett, William Kentridge



L: 在你的工作室的 墙上都有什么东西? 你日常都能看到的一些提醒你创作的提示都有什么?

H: 墙上一般没任何东西,我有精神洁癖,我电脑屏保和手机屏保都是原厂设置。我写东西画稿都是用A4纸写好,或者打印出来,项目结束就盒子封存杀青。如果有媒体来我就会假装贴几个海报和制作过程在墙上,看起来有创作氛围更网感更好一点。

创作提示非常有可能是我各地搜罗和朋友的小物件小古玩,我会很随机的把它们混搭在一起放桌子上。



《Novelist》静帧



L: 你去的最多的文化场所是哪里?

H: 电脑,电影院,都姓电。



L: 什么样的文化体验改变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H: 留学这事有影响我,发现这里的年轻的艺术家都是兼职艺术家,他们还是会去咖啡厅拉花,会去商场当销售,会去酒吧跳艳舞。创作好像变成了一件必要但不重要的事情,不会为体现某一种身份而活成某种样子,让我也不再为创作感到难为情。



L: 这听起来很像是在生活中开小差,但为什么会难为情呢?

H: 以前担心别人看不上我,还有劳动羞耻症,认为这个职业需要轻而易举,足够天才足够高深,还抗压不行无法面临主流和非主流的双重凝视。现在感觉那些都是扯皮,我诉求很明确,目的明确,还有兜底,挺一步一个脚印的。



“无处不在的科技:美学的科学”,全英清华校友会 (UKTA),伦敦20 King Street

摄影:周俊康、石艺苑



L: 你最喜欢什么作家或者诗人?

H: 最近在读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喜欢史铁生。



L: 那有没有产生什么你单方面的想象和他们对话?或者你喜欢他哪部分内容或者共性?

H: 我自己不会和他们对话,我像是一个容器,会让一本书和另一本书之间的对话,比如《炼金术师》与《动机和人格》对话,《雕刻时光》和《蛤蟆油》对话,《呼啸山庄》和《日出》,像我变成了一种载体,让他们聊一聊的这种感觉。



L: 在你的工作方式中是否有一种特定的纪律会让你认为这是一种基本的仪式?

H: 创作习惯时先有文字后画面。



L: 你认为艺术是什么?

H: 是一群有趣的歇斯底里的沉默的天才们,看他们正在无所事事充满热情地辛勤劳动着。



L: 谢谢你的分享。




电脑用户请复制链接至浏览器观看展览

https://slimeengine.com/huashan202404/





手机用户请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展览







关于华闪


华闪毕业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Fashion专业,现在工作生活于伦敦。她的作品常常围绕着自然形态和人类情感之间的共生关系,以及对我们角色的思考。她擅长从个体经历出发收集记忆中不同时空的事物形态,并通过数字身份与多重时空讨论的叙事方法,重塑事物原有的形态制造一种混沌的时空使这些毫不相关的事物产生自然的碰撞与发展。她的作品《祂们》2022年获得了London international Web & Short Film Festival 最佳动画奖和Madonie  Palermo Film Festival 最佳时尚影片,2023年作品《我可以听到你,以一种陌生的方式,我们在一起,我们是一体的》入围了 Diane Pernet 办的时尚影节Asvoff A Shaded View 和 Vogue China Fashion Fund Finalist,《小说家》戛纳世界电影节虚拟现实单元金奖。





关于Li:Hi


Li: Hi是李汉威建立的线上分享平台LiHi旗下的播客类栏目,该平台旨在分享一系列非线性、不可描述的、难以量化的技术指南。






青年图形俱乐部(Teen Graphic Club)成立于2024年,是由数字艺术平台史莱姆引擎(SlimeEngine)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系合作推出的视觉图像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