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痛不痒!身上这种“肉疙瘩”,癌变系数高! 医生:这类人最易中招,快自查!

健康   健康   2024-12-19 17:31   北京  

最近几天,刷到两条让人震惊又惋惜的热搜。

一条是:一家姐妹六人中,竟有三人被确诊为乳腺癌!


医生表示:像这种家族内多人确诊的情况,要考虑家族遗传的因素,建议家族内女性都进行基因检测和筛查。

另一条热搜是:一名36岁的女子,发现乳房长了个不疼不痒的疙瘩,因而一直没在意。直到有次生气时疼了一下,才去检查,结果被诊断为乳腺癌。



乳腺癌作为全球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2022年全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

  • 乳腺癌已成为我国女性癌症发病率第2高的癌症。


  • 在女性癌症相关死亡中排名第5位


乳腺癌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胸部的异常变化如疙瘩、肿块等,可能不痛不痒,极易被忽视,这也导致了很多女性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

乳腺癌到底会不会遗传?

哪些因素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哪些症状可能是乳腺癌“信号”?

如何预防乳腺癌?

今天,我们来说说。

乳腺癌虽然可怕,但并非无法预防。强烈建议大家看完内容,并转发给家人和朋友,提醒大家共同关注和保护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01

乳腺癌到底会不会遗传

先来说结论:乳腺癌确实具有遗传倾向

众多科学研究表明,约5%-10%的乳腺癌病例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联系。

其中,BRCA1BRCA2这两个基因的突变,堪称是导致遗传性乳腺癌的“罪魁祸首”。

如果家族中有多位亲属(尤其是母亲、姐妹或祖母等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特别是在较年轻的年龄患病,那么遗传性乳腺癌的风险较高。


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检测出BRCA1基因突变,并有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家族史(母亲患乳腺癌,外祖母患卵巢癌,这两种癌症均与该基因突变相关)

为降低患病风险,朱莉于2013年选择了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将个人乳腺癌风险从87%降至约5%(根据医疗评估)


02

哪些因素会增加
乳腺癌的风险?

遗传因素虽然在乳腺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同样也不能小觑。

这几个因素也要注意


1、高雌激素环境


长期处于高雌激素水平环境中,会显著增加乳腺癌风险。


现代女性因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易导致内分泌失调,雌激素水平偏高。


此外,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药物或保健品,也可能增加患病几率。


2、月经、生育状况影响乳腺癌的发生


  • 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晚于50岁;


  • 超过40岁未孕或第一胎足月产在35岁以后;



3、不健康的饮食与生活习惯也是重要诱因


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及蔬果摄入不足,容易导致肥胖和代谢紊乱,影响激素平衡。


此外,过度饮酒、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等,也会削弱免疫力,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癌预防治疗中心副主任 范照青:

中国的乳腺癌患者从30岁往后,发病率陡然升高45-49岁有一个小高峰,在60-64岁这个年龄段,发病率是最高的,有一个大的高峰。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多多留意乳房的变化,尤其是要警惕下面这5个症状。

03

这5个症状,
很可能是乳腺癌“信号”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信号1:乳腺肿块

无痛性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很多人会觉得乳房疼痛可能和乳腺癌有关(大多数乳房疼痛的原因多系乳腺增生,往往和月经周期关联),其实不痛不痒的肿块才更需要关注。

千万不要以为没有疼痛症状就没有问题,乳腺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疼痛感,所以定期筛查非常重要,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信号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乳头出现血液、浆液、乳汁或脓液流出,或在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的情况,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较多,常见的疾病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腺癌。

对于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需进一步进行乳管镜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引起重视。

信号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如局部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或“橘皮样”等外观的改变。

信号4:乳头、乳晕异常 

  •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 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 乳头乳晕湿疹样癌即佩吉特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甚至乳头回缩。


信号5:腋窝淋巴结肿大 

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 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 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 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04

如何预防乳腺癌

乳腺癌虽然复杂,但通过以下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及重症概率。


 预防 1:深入了解家族病史


家族病史就像一把隐藏的健康钥匙,如果家里有母亲、姐妹或祖母患过乳腺癌,或者多人得过这种病,就要特别注意。

这时,做一次专业的基因检测很重要,它能帮助准确判断是否有乳腺癌的遗传风险,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预防 2:定期自检


乳腺自检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能够帮助及早发现乳腺健康问题。

最佳自检时间月经结束后3天左右,此时乳腺不易充血或水肿。

乳房自检的步骤:一看,二查,三挤压,建议大家选择镜子前视诊、洗澡站立或者平卧时检查。

一看:面对镜子,双手下垂,仔细观察乳房两边是否大小对称,有无不正常突起,皮肤及乳头是否有凹陷或湿疹。

二查:左手上提至头部后侧,用右手检查左乳,以手指之指腹轻压乳房,感觉是否有硬块,由乳头开始做环状顺时针方向检查,逐渐向外(约三四圈),至全部乳房检查完为止,用同样方法检查右边乳房。


平躺下来,右肩下放一枕头,将左手弯曲至头下,重复“触”的方法,检查两侧乳房。


三挤压:除了乳房,还需要检查腋下有无淋巴肿大,最后再以大拇指和食指轻压乳头,注意有无异常分泌物。

 预防 3:进行乳腺检查


专业乳腺检查是防控乳腺癌的关键,尤其适用于高危人群。

推荐检查频率:

  • 20岁起:每月一次乳腺自检。

  • 40岁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乳腺检查。

以下是 3 种常见的乳腺检查方法:

 ❶ 乳腺超声检查:适合年轻女性和乳腺组织较致密的人群,能清晰显示乳腺内部结构,帮助发现早期的肿块和异常。

 ❷ 乳腺X线摄影(钼靶检查):40岁以上女性的常规筛查手段,可发现微小的钙化灶等早期病变迹象,对乳腺癌筛查非常重要。

 ❸ 磁共振成像(MRI):适用于高风险人群,或当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MRI能提供更详细的乳腺内部信息,帮助医生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通过筛查,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并减轻医疗负担。


 预防 4: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 健康饮食与运动: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并以积极心态面对生活,远离焦虑和抑郁。


  • 戒除不良习惯:不吸烟,少饮酒,保护身体健康。


  • 关注雌激素影响:避免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药物;选用化妆品或保健品时,注意避免含有雌激素的成分。


  •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维持内分泌平衡。


乳腺癌发病率虽然越来越高,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健康管理,还是可以有效降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

大家一定要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重视乳腺癌的预防和筛查,守护好自身的健康。

最后,记得点赞在看分享提醒身边的女性朋友们~

参考资料:

[1]Guo R, Si J, Xue J, Su Y, Mo M, Yang B, Zhang Q, Chi W, Chi Y, Wu J. Changing patterns and survival improvements of young breast cancer in China and SEER database, 1999-2017. Chin J Cancer Res. 2019 Aug;31(4):653-662. doi: 10.21147/j.issn.1000-9604.2019.04.09. PMID: 31564808; PMCID: PMC6736653.

[2]Zhang S, Sun K, Zheng R,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5[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2021, 1(1): 2-11.

[3]无.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 2019, 29(8):72.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19.08.009.

[4]国家卫健委发布《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5] 张海莲,张世超,于津浦,等.乳腺癌家系遗传易感基因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1):1113-1116.

[6] 谷微,金狄,雷慧君,等.遗传性乳腺癌的筛查与预防[J/OL].肿瘤学杂志,1-8[2024-08-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266.R.20240718.1757.002.html.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更新于2024年。文章仅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养育等方面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疗、用药问题请咨询医生。

授权转载:原创内容,欢迎转发,转载请留言。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育学园官方群
健康科普、24小时答疑...智慧妈妈都在这里




育学园
育学园为你提供专业的家庭健康管理服务,传递靠谱、实用的健康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