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霜降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昼夜温差增大,夜间往往会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形成六边形的白色霜花,故名“霜降”。霜降之后,天气逐渐寒冷,农作物进入了成熟期,人们开始收获粮食,备足冬季的口粮,而动物进入了冬眠期。随着霜降的到来,大地开始凝结冬的气息,草木逐渐枯黄,万物进入沉寂。
二十四节气
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人就发现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汉武帝太初元年,二十四节气在刘安及门客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得以全部完成。在刘安把《淮南子》奉献给朝廷35年之后,公孙卿、壶遂、司马迁、邓平、唐都、落下闳等,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太初历,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汉成帝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共实行97年。西汉末年,刘歆把太初历加以修改,称为三统历,继承了二十四节气,但是把《天文训》三个节气的顺序改成“惊蛰”“雨水”“谷雨”。东汉初期,编訢、李梵等编制的四分历,恢复了《天文训》的顺序,从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沿用至今。
霜降的传说
传说,武罗仙子因协助黄帝打败蚩尤,收服蚩尤的七十二弟兄有功,被封为青要山女神,掌管人间的婚姻。她一心想要造福人间,但那场大战之后,人间到处弥漫着邪气毒雾,加上没有四季,终年炎热,百病滋生,瘟疫流行,很多百姓都疾病缠身。武罗仙子为了驱邪除污,消灾祛病,特地前往月亮,到广寒宫请吴洁仙子来人间帮助她。吴洁仙子是吴刚大仙的妹妹,在广寒宫里专门负责降霜洒雪。这年农历九月十四日,她下凡来到人间,站在青要山上的最高峰,手打女把七弦琴。随着美妙的琴声悠扬地响起人所频净的霜粉雪花飘然而下,洒在大地上,掩埋捍世间的一切不洁之物。邪气毒雾全都消失了,人们的疾病也都全好了。从那时起,吴洁仙子每年都要来人间降霜。从此,四季渐渐开始分明,花草树木顺利生长,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为了感谢吴洁仙子,便封她为“降霜仙子”并把她降霜的日子定为“霜降”。
霜降的习俗
食物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尚未发迹时,一日正逢霜降,他已饿了两天,行至一个村子发现村边一棵柿子树挂满红彤彤的柿子。朱元璋一见,兴奋地爬到树上,吃了十枚才饱。多年后,朱元璋已称帝,又一年霜降,他领兵再次路过此处,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上面依然挂满红彤彤的柿子。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百感交集,正是这棵柿子树使自己没饿死。于是他脱下红色战袍,爬了上去把战袍披在柿子树上,并封它为“凌霜侯”。于是,民间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说法,因此霜降时节还有食补保健、注重养生的习惯。在闽南、台湾地区,霜降这一天要进食补品,也就是北方常说的“贴秋膘”。闽南有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充分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每到霜降时节,闽台地区的鸭子都会卖得非常火爆。
广东一带,霜降前有“送芋鬼”的习俗。大家会用瓦片垒成一个梵塔,然后点燃堆在塔里面的干柴,柴火烧得越旺越好。直至大火将瓦片烧至通红时,人们推倒梵塔,然后将芋放置在烧透的瓦片下,称为“打芋煲”,待芋被烤熟后,便将瓦片都丢至村外,即称之为“送芋鬼”。
赏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霜降前后,百花凋零,唯有秋菊盛开、争奇斗艳霜降。因此菊花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自古有“霜打菊花开”,在很多地方赏菊成了霜降这一时节的雅事。
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