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收获更多语文公益教学资源
【珠溪古文】高考文言文读写009无为与有为
材料一:(节选自《慎子·民杂》
材料二:(节选自《吕氏春秋》第二十五卷)
【好题精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4 题。(潍坊市2024届高三期中测试语文试题讲评)
材料一:
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故曰:君人者,好为善以先下,则下不敢与君争为善以先君矣,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有过,则臣反责君,逆乱之道也。
(节选自《慎子·民杂》
材料二:
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 以其智强智,以其能强能,以其为强为,此处人臣之职也。处人臣之职而欲无雍塞,虽舜不能为。武王之佐五人,武王之于五人者之事无能也,然而世皆曰取天下者武王也。故武王取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也。通乎君道,则能令智者谋矣,能令勇者怒矣,能令辩者语矣。夫马者,伯乐相之,造父御之,贤主乘之,一日千里。无御相之劳而有其功,则知所乘矣。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乐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先王之立功名有似于此。使众能与众贤,功名大立于世,不予佐之者,而予其主,其主使之也。譬之若为宫室,必任巧匠,奚故?曰:匠不巧则宫室不善。夫国,重物也,其不善也岂特宫室哉!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功已就,不知规矩绳墨,而赏巧匠也。宫室已成,不知巧匠,而皆曰:“善,此某君、某王之宫室也。”此不可不察也。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者则恶之与不肖者议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君者固无任,而以职受任。工拙,下也;赏罚,法也;君奚事哉?若是则受赏者无德,而抵诛者无怨矣,人自反而已。此治之至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第二十五卷)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人主之不通A主道者则不B然C自为之则不D能E任F贤者则恶之G与H不肖者议之。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与,指赞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吾与点也”中的“与”意思相同。
B. 怒, 指威武、勇健,与《屈原列传》 中“而齐竟怒不救楚”中的“怒”的意思是不同的。
C. 乐,指让自己快乐,成语“触目惊心”“汗牛充栋”中“惊”“汗”的用法与此相同。
D. 规矩, 指圆规、矩尺,与上文“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中的“规”“矩”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君主身居高位,只要让臣下竭尽智慧和能力来把事情做好,就能很容易治理好国家,否则就会让国家陷入混乱。
B. 君主如果硬要凭借自己有限的才智治理国家,那他即使像舜帝一样,也同样会使自己落得耳目闭塞的境地。
C. 虽然周武王并不能胜任任何一位辅佐大臣的工作,但世人却说是他夺取了天下,这说明武王是通晓为君之道的。
D. 治理国家与建造宫室道理相通,如果任用技艺不精巧的工匠,就建造不好宫室;如果连宫室也建造不好,就更治理不好国家。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若是则受赏者无德,而抵诛者无怨矣,人自反而已。
(2)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14. 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相同主张。(3分)
【好题精讲】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CEG
人主之不通A主道者则不B然C自为之则不D能E任F贤者则恶之G与H不肖者议之。
【解题思路】
“人主之不通主道者”作主语,“……之……者”定语后置标志,应为“不通主道人主”;“然”,作代词,意为“这样”,因此“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作为完整的主谓宾结构不断开;断句部分主语一直为“人主”,“任贤者恶之”与“与不肖者议之”句式相似,因此“不能”后可断开;“恶之”作动宾结构,“之”后可断开;
句意:不懂得当君王的方法的君王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他们那些人自己要去做别人的事情但是不能胜任,任用贤能的人去做又厌恶他们,反而和腐俗的人来商议问题。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A. 与,指赞成,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吾与点也”中的“与”意思相同。
B. 怒, 指威武、勇健,与《屈原列传》 中“而齐竟怒不救楚”中的“怒”的意思是不同的。
C. 乐,指让自己快乐,成语“触目惊心”“汗牛充栋”中“惊”“汗”的用法与此相同。
D. 规矩, 指圆规、矩尺,与上文“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中的“规”“矩”意思相同。
( A.错误。文中的“与”意为“参与;赞许
B.正确。《屈原列传》中“而齐竟怒不救楚”中的“怒”的意思是”发怒。与文本二中“能令勇者怒矣”的“怒”意思不同。
C.正确。“触目惊心”的“惊”意为“使……震惊”;“汗牛充栋”的“汗”意为“使……流汗”,皆为使动用法,与文中的“乐”,“使……快乐”用法一致。
D.正确。规矩, 分别指圆规、矩尺。上文提及“为圆必以规”中“以”表方式途径,意为用,“规”作名词,圆规,“为方必以矩”同理。)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 君主身居高位,只要让臣下竭尽智慧和能力来把事情做好,就能很容易治理好国家,否则就会让国家陷入混乱。
B. 君主如果硬要凭借自己有限的才智治理国家,那他即使像舜帝一样,也同样会使自己落得耳目闭塞的境地。
C. 虽然周武王并不能胜任任何一位辅佐大臣的工作,但世人却说是他夺取了天下,这说明武王是通晓为君之道的。
D. 治理国家与建造宫室道理相通,如果任用技艺不精巧的工匠,就建造不好宫室;如果连宫室也建造不好,就更治理不好国家。
( D(“如果连宫室也建造不好,就更治理不好国家”曲解文意)
回归原文:文本二中“夫国,重物也,其不善也岂特宫室哉!”句意为,治理国家是很重大的事情,如果治理不好,其严重后果又怎么可拿宫室来相比?D项直接曲解为,建造不好宫室,更治理不好国家,故错误。)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若是则受赏者无德,而抵诛者无怨矣,人自反而已。(4分)
【参考答案】
(1)如果这样,那么得到君王赏赐的人就不会感激他,而抵罪处死的人就不会对君主产生怨恨,人人都进行自我反省罢了。
(4分。“若是”“德”“抵诛”“自反”各1 分)
【细则补充】
(1)句“若是”翻译成“如果这样”“像这样”“倘若这样”;“德”,翻译为“感激”,或者近似意思,如“感恩”“感怀恩德”都得分,;“抵诛”,弱化“抵”的含义,翻译为“抵罪被诛杀”“治罪”“受到处罚”“受刑”“抵罪”等都得分,但译句逻辑不通者不得分,如“抵抗诛杀”“抵赖处死”“诋毁被诛杀”等 。
(2)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4分)
【参考答案】
2)重视学校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告诫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行走了。
(4分。“谨”“申”“孝悌”“负戴”各1分)
【细则补充】 (2)句 “谨”翻译成“慎重”(办理)、谨慎(办理)等也算对,“申”翻译成“告诉”“陈述”等也算对。
14. 淮浦先生自赞为“乐道以安贫”,其“乐道安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参考答案】
①要善于发挥臣下的特长;
②君主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越俎代庖。
(3分。一点1分,两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
【细则补充】
第1条如果表述成“善于用人”“任用贤臣”“发挥臣下的特长”等,只要意思接近即可给分。
第二条只要出现“各司其职”“垂拱而治”“无为而治”“不要代下司职”“不要抢臣下事”等关键词语即可得分。
【批注详解】
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故曰:君人者,好为善以先下,则下不敢与君争为善以先君矣,皆私其所知以自覆掩;有过,则臣反责君,逆乱之道也。
(节选自《慎子·民杂》
臣事【从事,做】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竭尽】智力以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完善、做好。】其事,而君无与【参与】焉【代词,它】,仰【依赖、依靠。成语:仰人鼻息。】成【成果,结果】而已【句末语气词,罢了】。故事【政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这样】也。人君自任,而【表递进,而且。】务【事务事情】为善以先下【状后】,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反而】逸矣。故曰:君人者,好为善以先下,则下不敢与君争为善以先君矣,皆私【谦称,表自己。】其所知以自覆掩【覆盖掩藏。】;有过,则臣反责君,逆乱【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使……混乱。】之道【道理,规律】也。
(节选自《慎子·民杂》
译文:臣下做事情,君主就用不着做事情;君主安选享乐,臣下就从事辛劳的工作。臣下竭尽智慧和能力来把事情做好,君主无需参与,只需坐享其成罢了。这样,国家的政事没有治理不好的,治国的正道就是这样。身居统治地位的君主如果事必躬亲,而且一定要抢在臣下之前把事情做好,那就是代替臣下担负职责蒙受辛劳,臣下反而安逸自在了。所以说:身居统治地位的君主,喜欢在臣下之前抢先把事情做好,那么臣下就不敢在君主之前抢先把事情做好了,臣子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隐藏起来;有了过失,臣下反而会责怪君主,这是导致臣下叛逆使国家混乱的根源。
夫君也者,处虚素服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则不然, 以其智强智,以其能强能,以其为强为,此处人臣之职也。处人臣之职而欲无雍塞,虽舜不能为。武王之佐五人,武王之于五人者之事无能也,然而世皆曰取天下者武王也。故武王取非其有如己有之,通乎君道也。通乎君道,则能令智者谋矣,能令勇者怒矣,能令辩者语矣。夫马者,伯乐相之,造父御之,贤主乘之,一日千里。无御相之劳而有其功,则知所乘矣。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乐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先王之立功名有似于此。使众能与众贤,功名大立于世,不予佐之者,而予其主,其主使之也。譬之若为宫室,必任巧匠,奚故?曰:匠不巧则宫室不善。夫国,重物也,其不善也岂特宫室哉!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功已就,不知规矩绳墨,而赏巧匠也。宫室已成,不知巧匠,而皆曰:“善,此某君、某王之宫室也。”此不可不察也。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者则恶之与不肖者议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君者固无任,而以职受任。工拙,下也;赏罚,法也;君奚事哉?若是则受赏者无德,而抵诛者无怨矣,人自反而已。此治之至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第二十五卷)
夫君也者,处【置身在……】虚素服【同“服素”,服,执持;素,质朴,朴素。】而无智,故能使众智也;智反【通“返”,返回,回归。】无能,故能使众能也;能执【执守】无为,故能使众为也。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定语后置句,……之……者,作定义后置标志;】所执也。人主之所惑者【惑,迷惑,糊涂。】则不然, 以其智强【逞强】智,以其能强能,以其为强为,此处人臣之职也。处人臣之职而欲无雍塞【同“壅塞”,闭塞,堵塞。】,虽【表让步,即使。】舜不能为。武王之佐【辅佐】五人,武王之于五人者之事无能也,然而世皆曰取天下者武王也。故武王取非其有如己有之,通【明白,通晓】乎君道也。通乎君道,则能令智者谋【谋划】矣,能令勇者怒【奋起,奋发。【另:①生气,愤怒;②形容气势强盛】】矣,能令辩者语【谈论,说话。】矣。夫马者,伯乐相【相中】之,造父御之,贤主乘之,一日千里。无御【驾驭】相之劳而有其功,则知所乘【乘坐】矣。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明日不拜【拜谢】乐【形容词活用,作使动用法。使……快乐。】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先王之立功名有似于此。使众能与众贤,功名大立于世,不予【给与,文意引申为“落到……手里”。】佐之者,而予其主,其主使之也。譬【譬如,打比方】之若为宫室,必任巧匠,奚故?曰:匠不巧则宫室不善。夫国,重物也,其不善也岂【哪里,怎么】特【作副词,单独;单单;特地。】宫室哉!巧匠为宫室,为圆必以规,为方必以矩,为平直必以准绳。功已就【完成、成功。【成语】一蹴而就。】,不知规矩绳墨,而赏巧匠也。宫室已成,不知巧匠,而皆曰:“善,此某君、某王之宫室也。”此不可不察【明察,详审】也。人主之不通主道者则不然自为之则不能任贤者则恶【厌恶,讨厌】之与不肖【肖,贤能;不肖,不贤能。】者议之。此功名之所以伤,国家之所以危。君者固【本来】无任,而【表转折,而是】以职受任。工【精巧,文意引申为“做得好”.】拙【笨,文意引申为“做得坏”。】,下也;赏罚,法也;君奚【给宾语前置,应为“事奚”,做什么事。奚,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事【事,名词作动词,做事。】哉?若是【表假设,如果这样】则受赏者无德【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感激。】,而抵【抵偿,抵罪。】诛【诛杀】者无怨矣,人自反【反省】而已。此治之至【极、最,最高境界。】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第二十五卷)
译文:君主,居于清虚,执守朴素,看起来没有什么智慧,所以能让众人展现智慧;智慧回归到无所能的境地,所以能让众人发挥才能;能执守无所作为的原则,所以能让众人有所作为。这种无智、无能、无为,是君主所执守的。糊涂的君主却不是这样,他们硬凭自己有限的智慧逞聪明,硬凭自己有限的才能送能干,硬凭自己有限的作为做事情,这是使自己处于人臣的职位。使自己处于人臣的职位,又想不耳目闭塞,即使是舜也办不到。辅助周武王打天下的名士有五位,对于这五个人所做过的事,周武王一件都不会,但是世上的人都会说取得天下的人是周武王。这就是周武王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看作是自己所拥有的一样,这是通晓当君王的方法啊。通晓当君王的方法,就能够使有智慧的人为自己出谋划策,能够使勇敢的人为自己奋勇作战,能够使能言善辩的人为自己说话。好马,由伯乐来相它,造父来驾驭它,贤能的主君来乘坐它,一天就可以跑千里的路程。不用有驾驭和相马的辛劳就可以有一日千里的功效,就是懂得该怎样坐车的道理。假使请客,尽情饮酒的时候,便叫人唱歌、跳舞、敲鼓、弹瑟、吹竽,到了第二天,客人们都不拜谢使自己快乐的人,而去拜谢主人,因为是主人叫他们这样做的。先代帝王建立功名同这道理相似。他使各位有才能的人和贤士各尽其能,因此功名就非常显赫地建立起来了,天下不落在辅助君王的人手里,而落到了他们的君主手里,是因为他们的君主懂得使用他们的才能的原因。就像建造一座宫室,一定要灵巧的工匠来建造,为什么呢?回答说:“工匠不灵巧那么宫室就不完善。”治理国家是很重大的事情,如果治理不好,其严重后果又怎么可拿宫室来相比?灵巧的工匠建造宫室,造圆形的就一定要用圆规,造方形的就一定要用方矩,要使它平直就一定要用准绳。宫室建造成功之后,主人不会知道有圆规、方矩、准绳、墨斗的功劳,而奖赏灵巧的工匠。宫室建成之后,人们都不会知道灵巧的工匠,而是都会说:“好啊。这是某位君王、某位帝王的宫室。”这种道理不可以不察明。不懂得当君王的方法的君王就不是这个样子了。他们那些人自己要去做别人的事情但是不能胜任,任用贤能的人去做又厌恶他们,反而和腐俗的人来商议问题。这就是功名受到损害、国家受到危害的原因。君王本来就是没有要自己亲自去办的任务,而是要授给下臣叫他们去办。做得好还是坏,是下臣的责任;赏罚,是法度来规定的;君王有什么事要做的呢?如果这样,那么得到君王赏赐的人就不会感激他,而抵罪处死的人就不会对君主产生怨恨,人人都进行自我反省罢了。这就是国家治理的最高境界。
【主题读写】无为与有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圣人无为故无败。--《老子》
有的人认为要想“无败”,应该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有的人则认为要想“无败”,应该积极有为。
你赞同哪一种?请写一篇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装,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考生可以赞成材料观点。如:
①无为意味着顺其自然,,不执着,不钻牛角尖,做事反而思路开阔,容易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②无为意味着不求有意作为,,遵循规律做事即可取得成功或避免失败。
(2)考生也可以不赞成材料观点,运用反向思维,列出若干种否定性可能。如:
①无为意味着没有目标,在竞争中会落于平庸和失败。
②无为意味着态度不积极,行动措施自然不会有力。
③无为意味着无所作为,容易落在历史潮流后面。
④无为固然可能“无败”,但仅仅立足不败,就是不求进取,对于推动事业、社会的进步发展无所助益,会在竞争中渐渐落后。
⑤败与“无败”,标准并非自己所能控制的,而是客观的。无为而相信自己不败,意味着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是正确的处事态度。
【审题要点】
1.理解名言内涵:首先,要理解《老子》中“无为”的真正含义。这里的“无为”并非真正的无所作为,而是指一种超越世俗纷扰,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它强调的是一种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而非消极怠工。
2.辨析两种观点:题目中提到的两种观点,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一种主张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另一种则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考生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对这两种观点进行深入的辨析。
3.阐述个人观点:在明确自己的立场后,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对所选观点进行深入的阐述和论证。可以通过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使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读写示例】
无败之道,顺势而为
“圣人无为故无败。”这句话出自《老子》,引发了人们对于成功和失败的思考。有的人认为要想“无败”,应该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有的人则认为要想“无败”,应该积极有为。那么,我赞同哪一种观点呢?
首先,我们来看顺应自然的观点。顺应自然是指人们应当顺从自然规律,不过分干预和改变。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秩序,如果人们过度干预,往往会破坏这种平衡,导致失败。他们主张放下欲望,不追求功名利禄,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同时,顺应自然也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这种观点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才能避免因为过度努力而带来的失败和痛苦。
然而,我认为积极有为同样重要。积极有为是指人们应该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只有积极主动地行动,才能创造机会,实现成功。他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可以克服困难,取得成就。积极有为的人更加注重个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和奋斗,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顺应自然并不意味着消极怠工或者不思进取。相反,顺应自然要求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行动。正如《老子》所言:“圣人之道,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并非无为而治,而是通过顺应自然的方式,以温和、柔软的力量引导万物。因此,顺应自然并不意味着放弃努力,而是在努力中保持平衡,避免过度的追求和执着。
在我看来,顺应自然和积极有为并不是对立的观点,而是相互补充的。在某些情况下,顺应自然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避免盲目追求、过度努力而导致的失败。例如,在面对一些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时,我们应该顺其自然,接受现实。然而,在面对一些需要我们努力去争取的机会和挑战时,积极有为的态度则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综上所述,顺应自然和积极有为都有其合理性和适用性。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需要灵活运用这两种观点,以实现“无败”的境界。只有在顺应自然和积极有为的平衡中,我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成功与幸福。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既顺应自然,又积极有为。只有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下,我们才能够在生活中取得真正的成功。因此,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最终达到“无败”的境地。
主编:陈海峰
编辑:孙 雷、徐玲玲、蔡兆霞、刘元举、杨丽娟、王宏兰
编委:魏继国、孙伟、陈春、丁爱华、唐旭东、梁艳、陈静静、王雨清、沈晓燕、王子文、王怀庆、韩燕飞、陈玲娟、丁凯、何云选、姚景慧、张夜雨、王夏夏
声明
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资源由珠溪语文编辑制作,仅供学习交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挪作他用。
往期推荐
团队介绍
珠溪语文工作室创办于2017年6月。珠,珍珠。取天地日月之精华,艰苦磨砺又浑然天成,圆融润泽又光华璀璨,是天赐珍品;溪,小溪。清澈明朗又细水长流,源远流长又奔向远方。珠溪核心团队由来自江苏、山东、广东等地的26位名校教师组成。以珠溪语文公众号为主阵地,积极构建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库;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先导,凝练高中非虚构写作特色教育成果。我们秉持“共创共享共同成长”的理念,致力于网络教研共同体建设。2023年获评“全国先进名师工作室”(证书编号:XKW00202307ZS03148)
教学资源下载说明
珠溪语文坚持公益,公众号推送的教学资源会在第二天上传珠溪微信群,署名资料、定制资料除外。
进群请联系独家记忆。
珠溪微信群主张共创共享,欢迎师友多多分享、多多交流。珠溪语文坚持公益语文,我们坚信共创共享才是宝藏群的本质。
让我们一起语文,为语文人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