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侯,冠军侯。”——“末将在!”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随着解说员发出口令
“卫青”和“霍去病”被成功唤醒
伴随着激昂的音乐
双足人形机器人
展龙缨,翻身踢,拔剑斩敌,挥枪前击
……
在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的“舞台”上
华师机器人代表队的表演
中国味满满,创意感十足
一举斩获表演赛冠军、季军
近日,华师官微专访了
我校计算机学院机器人团队
一起来看冠军背后的故事
↓↓↓
中国机器人大赛(CHINA ROBOT COMPETITION)是中国机器人大赛自1999年举办至今,25年来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最权威的机器人技术大赛之一。11月1日,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在西安举办。我校计算机学院机器人代表队获得舞蹈机器人表演赛冠军、季军,创意赛亚军及二等奖。
《千古一帝——秦始皇》《穆桂英挂帅》
《机械征途》《汉武双璧》
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主题
是怎么选定的?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紧密融合的创意巧思让人眼前一亮,也让这些机器 人‘活’了起来。”
不论是表演赛还是创意赛,想从一众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主题的选定至关重要。“‘在科技中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团队一直以来坚持的参赛理念。大家都觉得用传统人物形象讲述中国经典故事,既是科技与文化的碰撞,又很有华师特色,”团队成员、计算机学院2022级本科生罗楠回忆说。
敲定了参赛主题,如何设计舞蹈动作便是关键所在。根据人物形象设计特色动作”成为大家的共识。“比如我们给‘秦始皇’设计了‘挥手展卷轴’的标志性动作,这样才能尽展他一统天下的帝王之气。而‘穆桂英’则以短而快动作为主,如此更贴近她英勇善战、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罗楠介绍道。
备赛不仅包括写代码、3D建模、机械拼装等专业“技术活”,还涉及到撰写故事脚本、解说词、设计机器人服饰等内容。在形象打造、服饰设计、文稿撰写等“锦上添花”之处的精益求精,不但体现了学院“做能文能武计算机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也让“华师特色”愈加深厚。
从备赛到参赛有将近一年的时间
但是由于挑战重重
队员们总是有种“与时间赛跑”的感觉
在这一过程中
所幸有彭熙老师的悉心指导
有大家精诚团结,共克难关的团队精神
每个人将自己擅长的部分做到极致
方能互相成就
队长、计算机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思豪仍然记得大家“泡”在实验室里忙碌的场景。“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时间倒排表,再根据每个人特长进行分工。擅长控制代码的队员先搭好代码框架,再由四个组的队员分别丰富细节,这样一来有效缩短了代码编写的时间。由于代码逻辑类似,遇到问题时,四个组的队员一起讨论交流,协商解决,大大提高了备赛效率。”
回想起比赛当天,队员、计算机学院2022级本科生刘炎东至今记忆犹新。“赛前半小时,‘霍去病’和‘卫青’的舵机参数异常导致测试时两个机器人都摔倒了。赛前三分钟,它们的语音识别功能又突然失灵。”得益于赛前重复过很多次的极限测试和反复演练,队员们临危不乱,紧急调试并成功化险为夷。“如果当时语音识别仍然异常,我们也准备了应急方案,能帮助我们正常完赛。”刘炎东庆幸,大家的辛勤和努力让他们在比赛中多了一份底气与从容。
“创新意识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以这样的方式‘播撒’在同学们心中,总会生根、发芽。”
参加学科竞赛之于计算机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从教多年的带队参赛主教练彭熙深有体会。“作为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学科,学科竞赛不仅给理论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还能激发同学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彭熙谈到,“赛场上,我们会留意其他高校参赛机器人运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观摩、请教、交流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机器人学属于交叉科学,涵盖了计算机、自动化、机械控制、人工智能多个专业。要想一直往前走,就得不断学习。”
通过参赛,队员们不仅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融合,更深刻体会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精髓。每一场竞技,都是对他们专业技能的精进打磨,也是他们不断学习新知的宝贵机会。
“人机交互的设计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将我带进实操的世界里,专业课的理论学习过程相对晦涩难懂,但是当从机器人身上看到五彩的灯带、有趣的显示屏,听到富有人物特色的播报回应,在与大家协作的过程中,学习就变成了探索惊喜。”杜佳对“以赛促学”很有感触。
响应大赛“聚焦于未来产业创新”号召,队员们在5个机器人身上搭载了很多技术,比如姿态识别技术助力康复机器人在智慧医疗中辅助诊断、语音识别功能促进智慧教室建设和师生互动,以及提高机器人感知能力的传感系统等。在彭熙看来,这是“以赛促创”的鲜明体现。每年赛后,彭熙都会鼓励学生把在比赛中遇到的问题申报“大创”项目,用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进行科研攻关,然后把研究成果运用到下一年的比赛中。
💫
以赛促学、以赛促创
持续探索、砥砺前行
相信在未来的时光里
华师学子将继续怀揣梦想与激情
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
绽放出更加璀璨耀眼的光芒
编辑:郭天琦(实习) 张智慧(实习)
文字:郝日虹 范一宁 孙佳琪
图片:鲁雪儿
视频:蔡欣芷 胡西努尔 徐婧瑶
投稿邮箱:rmt@ccnu.edu.cn
强烈推荐
▲
推荐阅读
转载自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公众号
转载编辑丨乔柳娜
终审丨曹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