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背诵!彭兰老师著作笔记更新(6)!

文摘   教育   2024-10-22 16:54   江苏  


冲刺背诵笔记
直接背诵!


《新媒体用户研究

——节点化、媒介化、赛博格化的人》

这本书主要讲解了什么呢?有三条线✍️《新媒体用户研究》观照新媒体时代的人,探究人与新媒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新媒体作用下人与人的关系。


全书从三个关键视角来观察新媒体时代的用户其一,节点化的用户。作者将新媒体用户视作新媒体的传播、社交关系、服务这三种网络的节点,以此洞察新媒体时代传播的新意涵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
其二,媒介化生存的人。移动时代新媒体用户的数字化生存,也是一种典型的“媒介化”生存,媒介与现实生活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相互生成的关系。理解这些新的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新媒体时代的人。
其三,赛博格化的人。正在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在促成人的“赛博格”化,也使得人-机关系成为未来重要的传播关系。
人既是新媒体的用户,也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更是复杂的生命体。《新媒体用户研究》既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察视角,更呈现出面向未来的研究意识。
每期都有PDF笔记,无需任何转发,任意门公益资料星球持续更新,同学们直接公众号后台回复【新媒体用户研究6】获取本期PDF版本笔记。


第六章:现实时空与媒介化时空共同笼罩下的用户


一、章节简介


进入网络时代,人们便体会到了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时间感与空问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人的时空感。人们既生活在现实时空里,又生活在媒介化的时空里,两者虽然有交叉,但并不等同,媒介化的时空也会不断对现实时空产生干扰。第六章的主要从时空两方面为我们解读了新媒体用户媒介化的表现。



一、书本内容


(一)碎片化的时间、交错的时间轴


1消失的黄金时段与碎片化的时间

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过去视听媒体看重的“黄金时段”概念被淡化。“黄金时段”的形成与传统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关,也与大众传播相关。但是当移动传播将大众传播变成个性化传播,信息传播与信息消费都可以随时随地实现时,一切时间都有可能是黄金时间。对用户整体来说,原有的共同节奏将被打破。除非一些特殊时刻或特别事件,在日常情况下,像电视观众那样的有规律的统一行为在移动互联网中将越来越少见。


移动终端的存在,也使得工作、生活中实时的反应成为“标配”,人们随时可能被召唤且需要做出实时的反应,否则就可能引来麻烦。而当人们疲于各种实时处理时,时间也就不免被碎片化。


2私人的时间轴与公共的时间轴

在今天的移动社交或服务平台中,作为独立的节点的用户可以基于自己的账号建立自己的时间轴。在个体的时间轴与公共的时问轴,共同汇入到历史的书写中。个体的时问轴串联起了个人史,而无数个体的时间轴与公共的时问轴的汇聚、则构成了社会史的一部分。每个个体越来越沉迷于自己的时问轴的时候,如何让他们在一些时候将注意力项新投向公共时间轴,关注公共叙事,这也是对专业媒体和平台的一个挑战。


3)实时与延时


1.实时带来的连接与仪式感

时间距离的消失,有助于缩短人们的心理距离。实时观看更容易调动人们的在场感、参与感。同步的参与有时甚至会反过来改变事件的进程。多人的同步行动更容易营造群体性氛围。这也是移动时代人们愿意观看直播的原因之一。


2.实时的时间轴与延时的信息累积

对个体来说,他们的实时,主要是在社交账号中展现给外人的时间轴上实时。虽然记录与分享是在这个时间轴上的主要行为,但人们发布的信息未必都是实时的,很多时候人们会把各种延时的信息放在实时的时间轴上,有时这是因为没有实时的活动可以分享,为了保存自已在社交平台时间轴上的持续存在感,需要从“存货”中寻找索材,有时则是人们有意想用延时信息伪装成实时信息,以形成某种表演效果。这种伪实时的信息,广泛地存在于个人的时间轴上。


3.实时回应或延时回应:社交策略新选择

从社交角度看,早期人们的互动,往往会在匿名还是实名的方面进行权衡。而今天人们的互动可以在实时(同步)与延时(异步)交流中切换,这为互动增加了一种新的策略选择。实时回应还是延时回复,在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关系的发展阶段、关系性质等,当人们处于关系的初建阶段时,往往会较快地对彼此的互动请求做出回应。但是,一旦关系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就可能渐渐减少实时的回应。


4)单线程与多线程


当互联网进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网络中的生存还出现了另一个特点多道任务的并发处理,也就是说,他们常常处于“多线程”中。保持单线程处理方式,对于人们来说,越来越不容易。而对于信息和服务的提供者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在争夺某一时空下用户大脑的多任务处理系统中的有限资源,获得用户“脑力资源”的挑战变得更大。


5)当下与永恒


1.当下的表达、永恒的痕迹、模糊的记忆

对用户来说,以数据化方式生存意味着,他在网络中,既会存在于当下,也会存在于永恒。一方面,用户可以在各种平台上,以实时的信息来宣示自己当下的存在。这既可以是他们各种行为的数据化,也可以是他们主动发布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数据保留的长期性,人们又不得不被动地接受自己会长久甚至永久生存在虚拟空间的事实。


但这样的记忆,并不等于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当人们越来越多地将记忆功能转移到外存,大脑记忆能力也可能会弱化,也可能意味着个人历史中最重要的部分的模糊。


2.流动的热点与难以凝固的记忆

虽然移动空间里时时刻刻都在涌现无数的信息,但绝大多数信息是转即逝的,社交平台里也不时地会形成热点,但它们一波接一波不断涌动,每一个新的热点拍打来,旧的热点随即被淹没


(二)流动的位置、交织的空间


1)移动用户空间的流动性与私人化


1.广播大空间向流动的场景的演变

电台广播是一种传统的移动传播形式,它是点对面的、在某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无差异传播,即在同一地域范围内,所有听众收到的都是同样的内容。移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兴起的LBS则正在改变这一状况,LBS的应用,意味着信息的更定向的发送,这种定向性可以精准到一个商场、一个咖啡馆,甚至每一个具体的位置。LBS技术的普遍应用将意味着,移动互联网不仅可以向移动状态的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还可以向不同位置的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它可以跟踪人们的移动轨迹,理解人们在不同位置的需求,把每一个位置作为向其提供个性化服务的重要依据。


2.共享媒体空间私人媒体空间的转换

媒体内容的消费,也对应着相应的媒体空问,即内容消费时一个终端所覆盖的空间范围。不同的媒体,其内容的消费所形成的空问特性也有所不同。在共享性的媒体空间占主导地位的年代,媒体在家庭或公共场所中也具有一种中心地位,它们不仅为同一空间的人制造了注意力焦点,也制造了共同交流的话题。但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家庭里的公共媒体空间面临瓦解。即使有些家庭还保留着电视机,还会有部分成员看电视,但已经很难形成过去那样的统一行为,电视也不再是家庭媒体消费活动的中心。电视收看本身很多时候变成伴随性行为。而人们的手机成为个体的媒体中心,构成了一个私人化的媒体空间。


2)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界限的模糊


1.现实空间属性向虚拟空间的渗透

在基于位置的技术的支持下,现实空间的位置属性可以直接映射到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的需求,也会随现实空间的位置变化而转换,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两者会越来越如影随形。由此,虚拟世界里人们的互动也越来越多地与现实空间的互动连接起来。过去人们在网络中的互动可以完全超越现实空间,网民只需要借助网络中的各种符号互动就可以实现“神交”,虚拟互动可能永远不会演变成现实互动。但是,LBS使得虚拟互动越来越多地由现实空间位置的邻近性引发,虚拟空间的互动成为现实空间互动的前奏。


2.现实空间在虚拟空间的媒介化

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映射,还有另外一种方式,那就是被“媒介化”。这样一种“媒介化”的一个基本表现是,人们往往会将现实中的空间变成在虚拟空间中传播的内容,人们越来越多地从传播价值的视角来审视空间--它能否变成吸引人的照片或视频,人们也会越来越多地透过手机的取景框来看现实空间,取景框成为空间的媒介化的一个重要“隐喻”。


3)“现场”与“在场”的重塑


1.从“现场”到“在场”:移动直播改变的空间感

哲学意义上的“在场”是一个复杂晦涩的概念,但今天这个词往往被通俗化地使用,这时“在场”即是指主体在也就是身体在事物发生、进行的现场。在新媒体时代,技术促进了人们对自我存在感的追求,自拍便是普通人体现其在感的最基本方式。也因此,智能手机兴起以来,自拍一直是最热门的应用。即使在重大的事件中,在场的人也不再满足于作为这个事件的一个旁观者或事件的记录者,不满足于作为事件的一个背景元素存在。他们开始更强调“我在现场”,我是主角。此外,幕后的内容,也可以让观看者感觉置身于现场,产生在场感。而对记录者来说,传达这种幕后感,不仅可以证明“我在现场”,也在证明记录者的某些特殊位置,例如,如果能拍到一个演出场合明星的后台表现,至少可以证明自己有能力在这样的场合接触到明星。


2.更真实抑或更虚拟:VR/AR 创造的现场在场

VR和 AR技术都会带来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同一化,两种情形下,人们在身体上都有同时位于两种空问的体验。VR/AR创造的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新关系,使得“真实”这一概念也会受到动摇。一方面,无论是还原还是模拟现实环境,VR都可以带来更强的身临其境、眼见为实的效果,也就是说,从体验角度看,真实感大多时候是被增强了。另一方面,更强的真实感却不等同于更强的真实性。VR/AR技术会模糊虚拟和真实之间的界限,影响人们对现实环境的认识与判断。


3.既在场,又不在场:社会资本导向下的在场策略

无论是心理性的在场,还是身体性的在场,无疑,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强的“在力”和“在场感”,也赋予了人们对于在场与缺席的控制能力。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常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一个人虽然不在某个现场,但借助移动工具通过虚拟空间,以直播、VR/AR或文字的方式参与现场活动,可谓“缺席的在场”——缺席但试图在场。


另一种情况是,一个人虽然身在某个现场,但通过移动终端转移到虚拟空间,仿佛已从现场逃离,可谓“在场的缺席”——在场却试图缺席。无论哪种情况,都意味着,人在两种空间里穿越或对两种空间的控制能力,因移动互联网而增强。


三、真题


1.媒介事件(2024年北京大学专硕334名词解释)

2.媒介事件(2024年复旦大学专硕334名词解释)

3.媒介事件(2024年南京大学专硕440名词解释)

4.VR新闻(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专硕440名词解释)


四、拓展内容


(一)LBS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是通过电信移动运营商的无线电通信网络或外部定位方式(GPS等)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在GPS平台(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为用户提供相应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这意味着,服务商可以对每个用户进行实时定位,并向不同位置的人们提供不同的信息和服务。在LBS的支持下,现实空间的位置属性可以直接映射到虚拟空间,虚拟空间的需求也会随着现实空间的位置变化而变换,虚拟空间与看是空间两者会越来越如影随形,LBS使得虚拟互动越来越多地由显示空间位置的临近性引发,虚拟空间的互动成为现实空间互动的前奏。但LBS类应用也把人们推到新的风险中,虚拟空间的传播可能将现实空间位置这一在多数时候应该作为个人隐私存在的信息暴露无遗,这些信息一旦被滥用,人们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二)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是丹尼尔·戴扬(DanielDayan)和伊莱休·卡茨(Elihu Katz)在1992年出版的《媒介事件:历史的电视直播》一书中正式提出的概念。戴扬与卡茨认为媒介事件是指“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在这里,媒介事件是由电视呈现而不是由电视创造的事件,是指电视直播的令国人乃至世人集体观看的重大历史事件,不仅与电视直播对事件的呈现有关,而且与大规模的、同一时刻的集体观看有关。戴扬与卡茨把媒介事件概括为竞赛(如奥运会直播)、征服(如神舟飞船发射直播)、加冕(如英国王室婚礼直播)三种基本脚本,媒介事件具有三个特点: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由于媒介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使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


(三)VR新闻

VR新闻,即“虚拟现实”+新闻,通过360度全景摄像机与其他实体设备记录新闻现场,经过处理后呈现在虚拟现实的设备上,使受众能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VR技术的核心特征可以归纳为沉浸、交互和想象。VR新闻是典型的沉浸式新闻,指一种能让观众获得新闻故事中描述的事件或情形的第一人称体验的新闻生产形式。其基础思想是让参与者成为一个在场者的数字化身,并以其第一人称视角(或者第三人称视角等)进入一个虚拟重现的新闻故事剧情场景。其最主要目的是通过让观众化身为新闻事件现场的“目击者”而不仅仅是新闻的“观望者”。

VR新闻报道很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新闻报道的主流形式之一。


(四)AR新闻

AR新闻,即将AR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中一种新型新闻形式,AR是增强现实(Augment reality)的简称,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信息之上,增强用户对现实世界的体验和认知。其优势在于新闻视角改变,增强感官体验;科技与新闻结合,提升娱乐趣味;增强现实带来的交互感。


每期都有PDF笔记,无需任何转发,任意门公益资料星球持续更新,同学们直接公众号后台回复【新媒体用户研究6】获取本期PDF版本笔记。




◀往期回顾▶
《新媒体用户研究》背诵笔记01
《新媒体用户研究》背诵笔记02
《新媒体用户研究》背诵笔记03
《新媒体用户研究》背诵笔记04
《新媒体用户研究》背诵笔记05






新传考研任意门
专注新传考研。拿下全国25所新传院校第一名,超50所新传院校前三名,连续五年考研成绩优秀。获评新传考研年度机构、年度人气讲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