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民政局局长专访 | 延庆区:改革为笔 实干为墨 绘就幸福画卷

政务   2024-11-05 18:31   北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做好新征程民政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推进全会精神在民政领域落地形成生动实践,我们推出“区民政局局长专访”,展现各区民政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深化改革创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首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强决心和担当作为。




延庆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

孙凤霞


近年来,延庆区民政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牢记“延庆是属于未来的”重要嘱托,围绕民政事业发展关键,积极推进理念思路、方法手段和体制机制创新,助推延庆民政事业发展加速提质。


坚持用心用情用力

托起幸福“夕阳红”

△ 工作人员为老人测量血压


今年以来,3673名签约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享受基本养老服务14.08万人次、86家养老助餐点提供助餐服务81.36万人次、135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开展服务3.283万次、1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开展服务4035次……一组组精确的数字,反映出延庆养老服务工作成色,也折射出老年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延庆区共有3个街道、15个乡镇,老年人口9.1万人,老龄化率达26.5%。其中,8个乡镇老龄化程度已超过30%,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延庆区积极破题,先行先试,大力发展农村养老服务,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让全区老年人不离乡土共享幸福“夕阳红”。


小饭碗托起大民生。延庆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孙凤霞介绍,立足社会化和互助式运营思路,延庆区逐步探索出城区以“市场餐饮与养老服务机构并行”,川区以“市场餐饮为主、老年餐桌为辅、邻里互助为补充”,山区以“鼓励市场餐饮运营、老年餐桌为主、邻里互助为补充”的具体实施路径。特别是在山区,通过采取激发社会力量活力、发挥邻里互助点补缺作用、积极引导老年人消费意愿等措施,实现养老助餐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成运营养老助餐点86家,其中养老服务机构26家、社会餐饮企业28家、老年餐桌32家。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延庆区拿出勇于突破的闯劲,更加关注“老老人”问题。以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养老助餐体系建设和居家适老化改造建设为抓手,城区强化区域中心资源统筹调度能力、山区强化“以院统站带点”能力,指导街道(乡镇)发挥辖区养老服务设施和基层自治组织作用,落实“三张清单”,即摸清“老老人”底数台账、有偿养老服务需求清单和为老服务资源供给清单,聚焦“老老人”就餐、就医、居家照护等迫切需求,提质助洁、助餐、日常照护等基础服务,拓展互助养老、陪诊就医、代买代办、心理慰藉等个性服务。


目前,通过验收的2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为210名辖区老年人开展居家上门服务,年底前将完成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同时,争取民政部420万元中央福彩资金支持,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完成后将建成448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并为840名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照护服务,实现经济困难失能“老老人”全覆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奏响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时代强音,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出重要部署。”孙凤霞介绍,延庆区将以此为指引,领会好全会关于深化新时代养老服务领域改革的相关部署,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下一步,延庆区将更好聚焦“老老人”服务保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强化联动发展、提升供给能力、优化服务质量等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提质增效。同时,发挥区域优势,积极探索生态涵养区在推动银发经济发展方面的实践路径,推动医养结合、健康服务和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细化深化优化

兜牢民生“保障网”

△ 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


近年来,延庆区民政局不断强化社会救助服务能力,积极构建政策“清”、对象“准”、程序“严”、响应“快”、服务“暖”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今年以来,累计向全区困难群众、困境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发放政府救助补助资金、慈善资金超1.4亿元。


从低保到特困供养,从困境儿童到困难残疾人……一件件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工作,让延庆的社会救助更有精度、有力度、有温度。一方面,积极与区司法局、医保局对接,年内临时救助111户214人,发放资金36.8万元,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凸显。同时,设立区级康复辅助器具租赁中心和5个街乡站点,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康复辅助器具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持续深化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互动,链接北京春晖博爱公益基金会13.62万元开展“为爱携手·妫川童行”关爱项目,让60名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获享心理辅导、素质提升、亲子融合等关爱帮扶服务;实施“拒绝绝望”大病救助等10个慈善项目,226.1万元善款惠及困难群众769人次……一系列的举措让救助更添温暖。与此同时,通过整合资源力量,为751名社会救助对象提供卫生清洁、送医陪护等服务2250人次,救助服务更加精准高效。而通过引入专业寻亲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破解了多年来寻亲工作停滞不前的僵化局面,帮助救助站4名长期滞留人员回归家园。


今年,延庆区民政局拿出见行见效的实劲,把加大对社会救助工作的监管力度作为工作重点。一方面,结合低保、特困、低收入复审、残疾人两项补贴复查、养老服务补贴津贴审核工作,开展社会救助问题排查整改,及时纠正规范街道(乡镇)在社会救助审核审批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两次组织街道(乡镇)开展社会救助领域集中培训,深入街道(乡镇)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有力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此外,还制定《延庆区民政局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和低收入家庭救助监督指导工作方案》《延庆区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和低收入家庭救助复审工作指导意见》,切实提升社会救助工作质效。


孙凤霞介绍,延庆区将在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上持续用力,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强化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制度有效衔接,优化“社会救助+慈善救助”“司法+社会联合救助”工作机制,让社会救助的温暖更加可感可及。


坚持便民惠民利民

优化社会“服务网”

△ 新人在婚姻登记处办理婚姻登记


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需求为目标,延庆区民政局坚持便民惠民利民,大力提高婚姻、殡葬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严实举措推进婚姻、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紧盯群众“一红一白”服务需求,延庆区民政局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持续优化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在婚姻服务方面,按照《北京市延庆区推进婚俗改革工作措施》安排,利用“5·20”“七夕”等登记高峰日,持续发挥百泉街道、旧县镇两个婚俗改革工作区级联系点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全区各街道(乡镇)积极统筹现有资源和机制,开展宣传倡导、婚姻家庭辅导、集体颁证、文明婚俗礼仪引导等活动,持续深化婚俗改革,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全市首个与法院联合,在协议离婚登记环节中向有未成年子女夫妻双方发放“关爱未成年人提示卡”。


在殡葬服务方面,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祭扫节日服务保障工作有力有序,统筹全区管理保障资源,建立联合检查机制,各部门、各街道(乡镇)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紧抓祭扫宣传窗口,全区374个村级红白理事会常态化开展“每月一题”宣传,倡导厚养薄葬、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等理念,推进移风易俗。延庆区殡仪馆创新“一对一”全程引导服务,制定7项服务流程规范,殡仪服务更加暖心更有温度。


聚焦“管好、用好、服务好”社会组织,延庆区不断规范登记审查,加强管理服务,健全综合监管机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主动融入地区高质量绿色发展。目前,延庆区共有社会组织280家,其中民办非企业122家,社会团体158家,备案社区社会组织4069家。


近年来,围绕“长城、世园、冬奥”三张“金名片”,延庆区长城小站文化传播中心、延庆区墨墨祝福志愿者协会、延庆海陀农民滑雪队等一批社会组织,拿出奋发进取的冲劲,在弘扬传承长城文化、助力冰雪产业发展、服务“一老一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东西部协作等多领域焕发活力、绽放光彩。


孙凤霞表示,延庆区民政系统将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安排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深厚的为民情怀肩负起“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使命担当,以改革为笔、实干为墨,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努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探索新路径、作出新示范。




文图:《北京社区报》记者 张美荣
编辑:佳祥 明博
         北京民政



推荐阅读

本市“老老人”服务保障政策,这场媒体通气会为您权威解答→


快看过来,北京市关于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的措施来啦!

乐享家门口的养老服务!2024北京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秋季“家年华”开幕

第四届北京社会组织推介活动举办

祝贺!他们获得全国表彰→

北京民政
发布权威信息、解读重大政策、讲好民政故事、搭建互动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