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院士主持的“石斑鱼种质资源收集与高效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通过现场验收

学术   2025-01-29 23:08   山东  



1月2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邀请专家,对陈松林院士主持,黄海所、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海南蓝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项目“石斑鱼种质资源收集与高效繁育技术研究”成果在三亚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黄海研究员,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罗鸣副研究员和海南大学卢致远副研究员组成。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汇报,查阅了生产销售记录,查看了三亚西岛亲鱼养殖基地、乐东黄流苗种基地和三亚水产苗种南繁产业园,并进行了现场取样测量。经质询和讨论,专家组对该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目前,研究团队已累计收集鞍带石斑鱼亲鱼800余尾、东星斑6000余尾、红瓜子斑6000余尾,建立了上述石斑鱼亲鱼活体库;探明了红瓜子斑性腺发育规律和分化特征,查明了红瓜子斑胚胎、仔鱼和稚鱼发育过程;建立了东星斑、红瓜子斑等多种组织的细胞系;初步建成了东星斑、红瓜子斑和龙胆石斑等名贵石斑鱼种质资源库;建立了红瓜子斑等名贵石斑鱼亲鱼培育和苗种批量化培育技术。
根据2024年生产和销售记录,项目团队2024年累计繁育红瓜子斑苗种40万尾,自行养殖15万尾,验收时11月龄头鱼平均体重437.7克,最大个体达597克;繁育东星斑苗种500万尾,自养97万尾,验收时11月龄头鱼平均体重285.5克,最大个体达356克。
据统计,项目通过提供东星斑等石斑鱼优质受精卵和鱼苗,有效辐射带动了三亚、万宁、乐东、东方等地区的东星斑商品鱼生产超过300万尾。同时,项目组还开展了红瓜子斑工厂化流水养殖、海上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在我国首次实现人工繁育的红瓜子斑深海网箱养殖,养殖成活率超过90%。
本次项目取得的阶段性进展,有力支撑了海南石斑鱼养殖产业的发展,为实现水产种源自主可控、藏粮于海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专家进行现场测量

专家现场查看三亚西岛亲鱼基地


  • 信息来源:黄海水产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中国沿海的赤潮生物》正式出版!

《基于微纳传感器的海洋生物毒素检测技术》正式出版!

多位院士(张偲、周成虎、蒋兴伟)作序!杜岩、唐世林、冯洋等专著《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环境科学观测与应用》正式出版!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全25册】出版!

刘勇,李爱军,李华军著《波浪对海洋结构物作用的解析研究》正式出版!

征稿!《安全与环境学报》“面向海洋强国建设的海事安全与环境”专题

《近海海域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正式出版!

陈大可院士荐书!唐佑民研究员团队:集合滤波数据同化方法及其应用

《南海及邻域海洋地质丛书》正式出版!
《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报告》正式出版!
吴立新院士等: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现状、关键领域、总体思路及资助布局主要问题
“现代水声技术与应用丛书”正式出版!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正式出版
《海洋牧场概论》正式出版!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
《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探知海洋 ;拓展海洋知识视野,引领海洋科研前沿;与您分享海洋知识圈,打造海洋知识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