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单个企业)!打造“一站式”特色型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拟出台措施促进海洋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学术   2025-02-02 22:36   山东  
支持企业“上岛下海”,

扩大海洋应用场景;

支持海洋技术升级改造;

支持海洋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

为促进海洋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珠海拟推出新措施!

近日,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就《珠海市激活“蓝色动力”,促进海洋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共十条措施,

在结合珠海市海洋产业实际基础上,

通过广泛调研研究和专家意见提出,

主要内容如下👇


一、支持海洋科技先锋探索项目

对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深海探测等新兴领域开展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的项目予配套支持,优先对由珠海市涉海企业牵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等国家或省科技部门立项、总资助金额1000万元及以上的海洋科技项目给予配套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中国海油“绿能港”项目。(资料图)张洲/摄


二、开展涉海企业出题,
海洋实验室答题行动

推动政产学研融合创新,支持成立海洋科教共同体,收集遴选本地海洋领域重大技术和政策需求,支持举办海洋中试平台服务供需对接会。在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当年的项目研究预算里,安排资金用于海洋产业重大技术攻关和政策研究,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组织开展立项研究。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钟凡/摄


三、支持高校院所与涉海企业
构建合伙人关系

奖励高校院所与涉海企业构建合伙人关系,对于我市整体表现出色的海洋合伙人,经评审认定优秀给予科研单位年度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1000万元。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对我市涉海产业有突出贡献者,经评定给予表彰。


第六届中国海洋材料发展高端论坛在珠海举办。(资料图)吴长赋/摄


四、引进科研院所,
加强蓝色人才集聚

对符合我市海洋产业方向的科研院所落地我市,根据合作共建协议给予事后补助,配套科研条件基础设施,落实必要的办公及科研场所。在市级人才项目中设立“蓝色人才”专项,支持海洋产业人才集聚,优先支持海洋产业用人主体经珠海渠道申报国家和省级重大人才工程,市级人才工程相关项目对海洋产业人才单列赛道,给予重点支持


▲中海福陆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张洲/摄


五、打造“一站式”
特色型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

推动本地高校院所联合试验企业深化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深海探测等海洋技术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优先保障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海域、空域测试需求,对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测试单位提供“一站式”试验服务。探索建立保费补贴机制,鼓励保险机构对在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开展试验的企业开发研发费用损失、知识产权、数字资产等保险产品。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揭牌仪式。(资料图)


六、支持企业“上岛下海”,
扩大海洋应用场景

鼓励科技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院所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上岛下海”,支持举行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发布会,扩大海洋应用场景。定期收集、编制和发布海洋新型应用场景清单,开展海洋新场景试点应用,为陆海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真实应用测试空间,打造海洋牧场应用场景创新试验区。支持创新机构和团队参与我市海洋创新应用场景设计和建设,创新开放相关场景资源,通过科创评审立项方式创新场景落地方式,优先推荐具有创新示范效果的“上岛下海”项目开展试点化应用。


▲“低空+海上巡查”创新应用场景。


七、支持海洋技术升级改造,
助力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支持海洋领域企业纳入我市技术改造投资统计范围,对我市海洋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改造,经评定具有良好示范效果,以事后奖补方式进行奖励,单个企业每年奖励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企业开展海洋产业链合作创新采购,对参与产业链合作创新采购的需方企业给予相应奖励。支持海洋企业采购使用工业软件,采购相关软件享受与设备采购同等技术改造补贴。


▲“伶仃牧场2号”“伶仃牧场3号”矩形养殖网箱开工仪式。(资料图)


八、支持海洋专精特新产业园建设,
打造涉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在我市现有5.0产业新空间中,支持省市共建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园、园中园,加快形成优势产业创新基地,强化产业聚集效应纳入我市5.0产业新空间园区优惠租金范围,配套办公设施,进驻企业享受产业上下游推荐合作、投融资介绍服务,实现拎包入住。


▲珠海正以香洲区5.0产业新空间为依托,省市共同打造专精特新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园。


九、创新海洋金融服务机制,
打造蓝色金融服务平台

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平台登记备案,规范海洋牧场养殖,增强海洋养殖平台融资、抗风险能力。支持涉海“白名单”企业纳入我市四位一体融资平台,为海洋领域中小微企业提供全流程融资保障。鼓励金融机构成立海洋支行。支持银行机构对涉海产业园区开展“整园授信”。


▲金融赋能海洋经济发展。


十、加大“标准海”供应,
强化用海服务保障

优先保障海洋经济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用海需求。切实优化用海审批流程,推动“标准海”建设,用海审批同步核发海域使用不动产权证和水域滩涂养殖证,对符合现代海洋牧场及重点海洋项目规划,连片聚集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打捆”开展环评,通过统一区域论证范围内的单个用海项目,不再重复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和环评,实现“拿海即开工”。


▲“格盛1号”是珠海第一个“拿海即开工、交付即投产”的项目。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提到,

《征求意见稿》与本市其他文件

有重叠、交叉的,

按照“从优、从高、不重复”的原则执行。

政策执行过程中,

如遇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及规定

有调整的,

适用调整后的有关政策及规定。


据了解,

《征求意见稿》意见征集截止时间为

2025年2月12日

通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或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

可下载、查看《征求意见稿》,

并在线提交意见建议。


期待《珠海市激活“蓝色动力”,

促进海洋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早日出台,

助力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促进海洋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我市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


  • 信息来源:珠海政府网综合整理,素材来自珠海市海洋发展局,部分图片来自珠海传媒集团、珠海万山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中国沿海的赤潮生物》正式出版!

《基于微纳传感器的海洋生物毒素检测技术》正式出版!

多位院士(张偲、周成虎、蒋兴伟)作序!杜岩、唐世林、冯洋等专著《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环境科学观测与应用》正式出版!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全25册】出版!

刘勇,李爱军,李华军著《波浪对海洋结构物作用的解析研究》正式出版!

征稿!《安全与环境学报》“面向海洋强国建设的海事安全与环境”专题

《近海海域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正式出版!

陈大可院士荐书!唐佑民研究员团队:集合滤波数据同化方法及其应用

《南海及邻域海洋地质丛书》正式出版!
《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报告》正式出版!
吴立新院士等: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现状、关键领域、总体思路及资助布局主要问题
“现代水声技术与应用丛书”正式出版!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正式出版
《海洋牧场概论》正式出版!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
《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探知海洋 ;拓展海洋知识视野,引领海洋科研前沿;与您分享海洋知识圈,打造海洋知识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