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宁波海洋中心持续助力浙北海洋观测网全面建设

学术   2025-02-02 22:36   山东  

浙江是海洋大省,同时也是全国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2024年,浙江各地启动了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项目(简称海洋国债项目),自然资源部宁波海洋中心(简称宁波海洋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单位,助力宁波、舟山、嘉兴三市围绕观测监测、预警预报、数据传输、风险管控四大能力提升,加快推进三市海洋国债项目以及宁波市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落地实施。



在宁波国债项目中,宁波市升级改造建设了一批海洋观监测站点、预报大厅、生态实验室等,旨在实现海洋观测监测能力、海洋数据传输网能力、海洋灾害预报警报能力、海洋灾害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从项目萌芽的初步设计,到落地生根的实施方案,从观测站点的精准选址,到仪器设备的选型与安装,再到机房和监控室的装修改造,中心全程做好技术支撑,共召开40余次专题会议,撰写30余份技术文件,确保质量向精优看齐。



在舟山国债项目中,舟山市基于自身海岛型城市特点,开展海洋站升级改造、浮标增设布放、警戒潮位桩选址设立等观测网优化布局,部署海洋观测数据传输链路,进一步提升观测监测能力,搭建高性能计算平台、改造预警预报支撑环境、构建海洋数值预报系统,全方位提升海洋灾害预警预报能力,同时结合海岛城市特色,开展航线精细化预报,拓展海洋预警预报领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中心下属普陀海洋站作为项目专班成员,实行“周推进、月总结、保质效”的工作机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形势下高标准严要求完成目标任务,保障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在嘉兴国债项目中,针对嘉兴市观测网络布局有待优化、观测手段较单一、现有设施设备逐步老化等薄弱环节,中心积极开展调研走访、现场勘察、研究论证,配合做好项目前期策划,全力保障波潮观测站点、浮标、警戒潮位桩等建设,支撑嘉兴市观测网科学布局、站点从无到有、数据稳稳落地、系统高效部署,实现嘉兴市海洋灾害防治能力提升。



宁波市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是践行宁波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重要举措,在宁波海域新建10座海洋观测站、2座地波雷达站、4座测波雷达站,以及综合浮标、波浪观测等设施设备。自2021年启动以来,历经项目立项、可研论证、初步设计批复、开工建设等阶段,在项目需求、站点选址、设备选型、设计安装、站点质量控制等方面,中心提供了针对性的技术支撑服务和培训,特别是在井筒安装工艺难题面前挺身而出,与设计、监理紧密联动、建言整改,有效推动了新建站点尽快形成实际能力,规范运行,为项目顺利建设保驾护航。


今年是国债项目关键年与宁波市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攻坚年,浙北海洋观测网建设快马加鞭,中心用专业与坚韧,攻克重重难关,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目前,宁波市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也进入了收官阶段,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安装任务。浙北海洋观测网的持续完善,将补足海洋观测短板,为甬舟嘉三市海洋预警报、海洋经济腾飞、海洋国防巩固输送源源不断的基础数据,中心作为浙北海洋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坚力量,将持续护航浙北海洋观测网建设。



  • 信息来源:自然资源部东海局;自然资源部宁波海洋中心 作者:贝京阳 应岳柳 元铎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中国沿海的赤潮生物》正式出版!

《基于微纳传感器的海洋生物毒素检测技术》正式出版!

多位院士(张偲、周成虎、蒋兴伟)作序!杜岩、唐世林、冯洋等专著《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环境科学观测与应用》正式出版!

海洋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全25册】出版!

刘勇,李爱军,李华军著《波浪对海洋结构物作用的解析研究》正式出版!

征稿!《安全与环境学报》“面向海洋强国建设的海事安全与环境”专题

《近海海域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正式出版!

陈大可院士荐书!唐佑民研究员团队:集合滤波数据同化方法及其应用

《南海及邻域海洋地质丛书》正式出版!
《中沙群岛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报告》正式出版!
吴立新院士等:我国海洋科学发展现状、关键领域、总体思路及资助布局主要问题
“现代水声技术与应用丛书”正式出版!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正式出版
《海洋牧场概论》正式出版!
戴民汉、周忠和院士重磅推荐!国内首套极地海洋科考绘本出版!
《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分类体系》和《中国近海底栖动物常见种名录》出版发行!

海洋知圈
知晓海洋 ,探知海洋 ;拓展海洋知识视野,引领海洋科研前沿;与您分享海洋知识圈,打造海洋知识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