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招商干部服务产业发展一线
一粒咖啡豆,链接国际大市场
11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昆山综合保税区的咖啡烘焙企业亿政公司,只见烘焙师轻轻割开麻袋,将生豆倾倒入料台,再通过管道送往烘豆机烘焙。
“正在加工的,就是从埃塞俄比亚、巴西、乌干达等地采摘处理的咖啡生豆,它们漂洋过海来到昆山咖啡烘焙工厂,加工成为风味不同的精品熟豆后,再从昆山销往全国和世界各地。”昆山综合保税区管理局副局长邵志强拈起一粒咖啡豆,熟练地放在鼻子下闻了闻,“嗯,这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西达摩咖啡。”
说话间,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
“邵局,眼看就要年底了,我们新工厂设备进口还有咖啡豆仓储等事务,能不能抓抓紧?”
“我们品牌下一步想要更好地整合供应链,该怎么更有效地搭配新平台?”
“马上到,我们今天给出解决方案!”面对企业的急切询问,邵志强边走边说,脚步飞快,前去会商。
邵志强也是昆山助力咖啡集群产业发展的团队成员之一。4年前,因敏锐捕捉到以咖啡为代表的高端食品产业涌动的机遇,他和同事们认准咖啡产业赛道,开展紧锣密鼓的布局。短短几年间,从贯通生豆仓储分拨到平台交易,再到研发烘焙、品牌销售等环节,没有咖啡“基因”的昆山凭空长出一条千亿级的咖啡产业链,并且快速集聚国内外40余家头部企业,拥有全国60%的咖啡生豆烘焙量和超过六成的生豆进口量,让业界刮目相看。
一杯咖啡醇香,昆山人品出的却是浓浓的思考余味。
“现在,全球有24个国家和地区的咖啡生豆汇聚昆山,企业生产所需的90%的豆子,都能在昆山买到。一进一出,这一笔笔‘生意’怎么做好?”邵志强笑着说,“昆山干部最不怕的就是算账。”尽管昆山咖啡产业已经处于国内领先位置,但面对产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敏锐感知到,必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求新求变。眼下,他和团队正在探索如何算好“效益账”——进一步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建立产业标准,进而提升昆山咖啡市场竞争力。
具体怎么个干法?当天下午,邵志强邀请记者参加了一场关于昆山咖啡贸易智慧监管辅助平台建设的专题推进会。会上,他和同事们就平台优化改进方案等议题,与平台开发方以及业界专家等进行了热烈探讨。“能否再说具体一点,什么叫自动审批?不能多弄出一套流程给企业增添负担。”“所有问题12月上旬前能不能全部解决?绝不能拖到明年去。”……“连珠炮”式的密集发问,指向同一个目的:为企业营造更便利的进出口条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作出部署,要求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营造有利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制度环境,我们与昆山海关正在打造的智慧监管辅助平台,将实现保税仓货物动态情况与进出口数据的一体监管,做到资源融合、流程追踪,推动咖啡产业进一步实现贸易终端化,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探索。”邵志强说,一旦试点成功,在海关部门的批准下,企业将只需要开通一种类型账册管理就可以顺利开展国内物流、仓储、贸易业务,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此前,昆山海关已专门为进口咖啡企业量身定制“即检即放、一检分放、抽检立放”监管模式,综保区内所有咖啡进出口企业,90%的进口生豆可实现“随报随检”,出证时间压缩在一天以内。
“从一粒咖啡豆起步、沿着产业链上拓下延,这与当年昆山人‘拆笔记本电脑招商’的精神异曲同工,懂得产业、舍得投入、等得成长,乃至容得失败,这样专业又坚韧的产业土壤,给了企业很大的发展信心。”采访中,昆山引进的第一家咖啡企业——亿政咖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落地昆山以来,企业实现业务上的突飞猛进,当前正在昆山积极谋划更大的商业版图。
今年5月,国际咖啡品鉴者协会正式授予昆山“国际咖啡产业之都”称号。前不久,昆山咖啡“香飘”上海进博会,一系列昆山咖啡产业推介活动吸引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企业及品牌参加……利用高水平开放优势,昆山通过一粒小小的咖啡豆,进一步架起开放合作“友谊桥”,链接全球大市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昆山进口咖啡生豆总货值10.5亿元,同比增长94.6%,越来越多来自世界多地优质产区的咖啡生豆,正抢“鲜”运抵昆山。
“预计到2025年,全国咖啡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不等邵志强说完,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一位远道而来的客户找上门来洽谈。他拎上工作包,和记者道别,匆匆奔入夜幕中。
优质内容我们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