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立冬不仅代表着季节的更替,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如今,虽然祭祀的形式逐渐淡化,但立冬依然是一个让我们停下匆忙脚步,思考生活、感恩收获的时刻。
立冬三候是指立冬节气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现象和象征意义。具体如下:
一候:水始冰:在这一阶段,水开始结冰,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地区,河面早已被冰冻起来。这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
二候:地始冻:随着气温的进一步下降,土地也开始冻结。阳气下沉到更深的土壤中,地面上阴气寒气加重,土地变得坚硬。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一阶段,野鸡一类的大鸟开始躲藏起来,不再出现在空中。海边则出现了与野鸡颜色和线条相似的大蛤。古人认为这是因为野鸡躲入大海变成了大蛤,实际上这是由于野鸡在冬季会躲藏到更加隐蔽的地方以避免天敌和寒冷。
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冬季的到来和严寒的到来,自然界中的生物开始进入休眠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
立冬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在北方,人们热衷于吃饺子,因为饺子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在冬天被冻掉。在南方,一些地区会吃鸡鸭鱼肉等美食来进补。
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和天津,立冬时节有吃饺子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标志着旧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则是秋冬季节的交替。因此,人们认为在“交子之时”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此外,饺子因其形状酷似耳朵,被视为能保护耳朵免受冻伤的象征。在北方,尤其是吉林,吃饺子也被认为有助于保护耳朵。现代人已经逐渐恢复了这一古老习俗,立冬之日,各式各样的饺子销售得非常火爆。
冬泳是一种在立冬时节受欢迎的冬季锻炼方式,特别是在哈尔滨等地。这种方式不仅是为了锻炼身体,更是为了迎接冬天的到来。然而,冬泳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准备。爱好者应从天气暖和时开始,每天坚持下水锻炼,并选择熟悉的水域。同时,结伴而行和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冬季气温低,人体的肌肉和关节活动性降低,容易受伤。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到了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立冬时节,气温下降明显,北方往往已经飘起了雪花,而南方也能感受到寒意渐浓。此时,养生变得尤为重要。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红枣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同时,要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物,避免受寒。适当的运动也不可少,如慢跑、太极拳等,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